汉代怎么解决肉食问题?

2025-04-14 17:54: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汉代,人们更加重视小家畜的饲养以解决肉食问题。如《汉书•黄霸传》记载,西汉黄霸为河南颍川太守时,“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龚遂为河北渤海太守时,命令农民“家二母彘、五鸡”。东汉僮仲为山东某地县令,“率民养一猪,雌鸡四头,以供祭祀”。

尤其是养猪业普遍得到发展,人们已认识到养猪的好处,西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载:“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

此外,在秦汉时期,鸭、鹅与鸡已成为三大家禽。据古代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记载:“高帝既作新丰衢巷……放犬羊鸡鸭于通途,亦竟识其家。”

此外,秦汉时期的肉食中还有一突出特点,就是盛行吃狗肉。当时还出现了专门以屠宰狗为职业的屠夫,如战国时期的聂政:“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荆轲则“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西汉开国将领樊哙在年轻时候就是“以屠狗为事。”这么多人以屠狗为职业,可见当时食狗肉之风的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