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南方为什么有那么多割据政权?

2024-11-27 21:08: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五代十国时期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五代十国是对五代和十国的合称。五代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是:前蜀,后蜀,南唐,南吴,吴越,闽,楚,南平,南汉,北汉十个割据政权。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割据政权很少,为何割据政权都出自于南方呢?

总体来说,这是由人口经济促成的政治结构决定的。唐朝以前,南方的开发还不是太多,中唐时期人口南迁,极大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这就为南方割据提供了有利的土壤。晚唐时期节度使彼此对抗,这样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就与政治相结合,这样的经济结构有利于政治格局的变化,为割据势力提供了物质支持。

在我国,人口地理对于政治组织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南方地区土地辽阔,人口稀密,这就使得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很难展开,这样的环境下,各地就会寻求同盟,谋求共同的发展空间。中唐之后,人口的大量南迁,加快了经济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一种现象:人口多的地方,密集度高的地方都形成了自己的政权。

四川、尤其是成都平原形成了前后蜀。长江下游,扬州成为了杨吴的中心。而隔壁的杭州,则形成了吴越政权。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有两个政权长期对立,其实也反映初当地较高的经济水平。湖南江西一带,产生过许多割据政权,后来为马楚、南唐兼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赣江到长江下游一带形成了一个水路交通网。沿江地带人口密,这一赣江-长江下游经济区,基本构成了南唐的版图。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际上就是军阀割据。五代十国之前是唐朝。唐朝的藩镇势力比较大,藩镇的军政长官拥有很大的权力,而且权力可以世袭。他们不听中央政权指挥,俨然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其实就是府兵制的瓦解,唐朝中期采用的募兵制,导致了中央政权对边镇的控制能力降低,加之政权腐败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形成。而黄巢起义大大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进一步打击了中央政权和地方大门阀势力,这样就有一批新兴军阀的随之登上历史舞台。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久而久之就成为割据政权。

在当时黄河流域仍然是经济的中心。北方的割据政权仍然具有很大的势力,当时北方政权由于各种原因走马换灯式的更迭,北方政局动荡,导致北方政权无力南下,这就给了南方割据势力很大的生存空间,南方割据势力于是就变成一个个割据政权。

五代各朝虽然掌控中原与关中地区(除后梁未控制关中),但是没有像唐朝一样成为所有藩镇认可的共主,主要势力范围也不出华北地区,只能说是一个藩镇型的朝廷。各地藩镇在唐朝灭亡后,初期有些政权依旧使用唐朝年号割据一方,有的奉五代为正朔,其他则是保境固守或称帝争天下。不管他们的外交策略是什么,这些藩镇都已经独立自主,其中十个同时或相继存在的具代表性的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家称为十国。

南方政权的存在也是有其原因的,北方政权无力南下,南方政权各自割据,于是就形成了南方分裂的局面。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订阅“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创,不尽之处请指正,希望大家多多评论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