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读后感 1000字以上!

2024-11-01 10:54:1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同是作为莎士比亚笔下的杰出的悲剧著作,如果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由家族悲剧而引起的爱情悲剧的话,那么《哈姆雷特》就是由家族悲剧而引起的性格悲剧。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用故事情节来感动人,来让读者(或者观众)哭,而《哈姆雷特》则是更多的以人物来让读者(观众)感动。

小说有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三要素。若是一本小说只有故事情节而没有人物,那么它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好的小说是要以人物的塑造为主的。戏剧的评判价值标准,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似乎只有一个“戏剧冲突”常常被戏剧批评家们挂在嘴边。其实对于戏剧,我们不妨引入小说的评价方式,即是人物第一性。所以,《哈姆雷特》可以被称为莎士比亚的悲剧之首,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尽管名扬于世界,却未能进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列,正是因为它只有故事而没有人物,乃是小乘之作而已。

写到这里,暂且“跑一会儿题”吧。我们可以借助莎士比亚的“他山之玉”来看看我们国内这些被推崇倍至,顶礼膜拜的戏剧作品。无论大家如何的不愿意,但还是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戏剧,能进入世界杰出戏剧之列的,只有《雷雨》和《茶馆》两部而已,《日出》最多只能算半部。但《茶馆》并不能算一个标准的戏剧,或者可以说是一个戏剧的“异种”,它是以“环境”为主的。而《雷雨》的成功则就是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鲜活的人物(繁漪),它是以“人物”为主的。

写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提出一个观念:将小说的要素引入戏剧之中。传统的戏剧以“故事情节”为主,它们其中的人物是因为故事情节的存在而存在的;以“环境”为主的戏剧总是有所寄托,写得好了就是经典,写得不好了就连一般的凡品都不及了。除了《茶馆》外,《等待戈多》也属于这一行列。还有一种以“人物”为主的戏剧,这种戏剧不是人物因故事而存在,而是故事因人物而存在,这种戏剧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才是真正地脱离了艺人的“匠气”,而成为文人所创造的作品了。《哈姆雷特》就是这种类型的作品。

莎士比亚当时为培根等“居庙堂之高”的文人所讥笑,大抵就是因为其作只是为伶优所著的剧本,只是为博达官贵人一笑(或是一哭)而已。况且伶优在当时的欧洲社会是一个低贱的职业(可以参照雨果的《笑面人》),莎士比亚之作未能被当时的正统所承认,是可以理解的。当然,由于职业和生活所迫,莎士比亚的作品之中,颇有许多的“匠人之作”,但是,《哈姆雷特》此类的作品,则是超凡出众的神来之笔,是真正臻于高雅而免于流俗。

现在,就让我们来走近,来看一看“哈姆雷特”这个人。世界上有一句名言,叫做“一千个人的眼中,有着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哈姆雷特”,已经不是一个形象,而是一个人。形象是单面的,是一个概念;而人是多面的,是一个活体。之所以说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是因为他的性格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他既勇敢,在面对雷欧提斯的挑战的时候;在面对他的父亲的灵魂出现的时候;在刺死波洛涅斯的时候,但同时他又是懦弱的,对于复仇的犹豫不决,对于他母亲的爱狠交织,面对他叔父即位迎娶他母亲,哈姆雷特既十分不满,心中诅咒,却无可奈何,任凭事情的发生。

他,既是真诚的,对雷欧提斯的道歉足见其真。“当着在座的众人面前,我承认我是在无心的情况下射出的箭,误伤了我的兄弟,我现在要向他请求大度包涵,宽恕我的不是出于故意的罪恶。”

他,同时又在许多时候显得很虚伪,比如对于奥菲丽亚的“爱情”(这将在后文中详细说明)。

他,有时显得很单纯。比如安排一场戏剧,让自己以前刻意的装疯的成绩前功尽弃,比如他在国王祈祷的时候有复仇的机会,却因为迂腐而放弃了。“他现在在祈祷,我正好动手;我决定现在就干,让他上天堂去,我也算报了仇了。不,那还是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了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抱怨了。”
他,有时有老于世故。比如他的装疯。比如他让别人的发誓。“过来,朋友们。把你们的手按在我的剑上,宣誓永不向人提起你们所听所见的这件事。”

在这里,我想针对他的矛盾的性格,重点谈一谈两段感情。是哈姆雷特和他母亲的感情,以及他和奥菲丽亚的感情。这两段感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爱恨交织。可以这么说,哈姆雷特和他母亲的爱情,是由爱而生恨。而哈姆雷特和奥菲丽亚的感情则是由恨而生爱。

先谈他和他母亲的感情。剧中第一幕第二场中有一段哈姆雷特的对于他母亲的叙述。可以初见他的爱恨交织的感情矛盾。“她(哈姆雷特的母亲)会依偎在他的身旁,好像吃了美味的食物,格外促进了食欲一般;……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哭得像一个泪人儿一样,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得更长久一些。……啊,罪恶的短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被子里。”

接着还有两场重点反映哈姆雷特和他母亲的戏。一场是在第三幕第四场。即杀死波洛涅斯的那场戏。在这场中,可以充分反映哈姆雷特的心态。先是自我告诫说不能杀死母亲,只能用言语来伤害,而后的言语却是在无尽的羞辱中含着深深的爱。另外一场戏是在他和雷欧提斯决斗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他喝了毒酒。在这场中哈姆雷特的语言,他母亲的行为都表现出了一种爱的存在。

在哈姆雷特和他母亲的这三场戏中,第一场可以说是爱恨交织,第二场是恨到极至,而背后有爱,第三场是爱的谅解和爱的融合,同时也是爱的结束和爱的死亡。

后世有人分析哈姆雷特的性格和思想的时候,提出他对他母亲其实有一种潜意识的爱的冲动,即“恋母”情结,并对他的行为做出种种的验证。其实在上面提到的三场戏中,哈姆雷特的语言也可对这一观点做一个验证,只是这里就不做具体分析了。

接下来谈哈姆雷特和奥菲丽亚的感情纠葛。许多人说哈姆雷特其实是一直爱着奥菲丽亚的,但笔者却持怀疑态度。因为从书中就可以知道,哈姆雷特是在他父亲死了以后才对奥菲丽亚表示爱意的。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哈姆雷特对他父亲十分热爱,以致于他叔父已经和他母亲成婚,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他还是穿着丧服,还是“阴郁的神气”。还是“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还“在泥土中找寻你的高贵的父亲”。像这样的人,这样的情绪,怎么能对爱情产生憧憬。怎么能对奥菲丽亚说出“我爱你”?

那么哈姆雷特为什么要对奥菲丽亚说出那三个字呢?首先,可以从文中看出一个现象,就是奥菲丽亚的父亲是哈姆雷特的叔父的亲信,他叔父谋害他父亲的事情,即使奥菲丽亚的父亲没有参与(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一定知道这件事情。在哈姆雷特刻意演出一场戏的时候,奥菲丽亚的父亲在国王站起身的时候,喊出一声“不要演下去了!”然后,又和国王定计,专门针对哈姆雷特。

其次,当哈姆雷特在误杀了奥菲丽亚的父亲的时候,如果他是爱奥菲丽亚的话,断不会在误杀的情人的父亲即未来的岳父老泰山的情况下,说出“这个家伙一死,……这一位大臣生前是个愚蠢饶舌的家伙,现在却变成了非常严谨庄重的人了”之类的话。

第三,其实在哈姆雷特还未遇见鬼魂的时候,他已经对他的叔父产生了怀疑,只是不能十足确定而已。在他和鬼魂对话中,有这么一句话:“啊,我的预感果然是真的!我的叔父!”

由以上三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哈姆雷特并不是爱着奥菲丽亚,他只是像借助这个求爱的形式来隐藏自己的想法,来探求自己父亲的真正死因。当他已经知道了以后,奥菲丽亚对于他的意义就变成自己装疯的理由和宣传者。甚至可以再把哈姆雷特想得不堪一点,他其实就是在享受着玩弄敌人的女儿的快乐,他只是将奥菲丽亚作为一个工具甚至于玩具。

那么最后哈姆雷特对奥菲丽亚有没有爱呢?可以说是有了一点,但还是忏悔多于痛苦。怜惜后悔多于爱。他其实是在看见奥菲丽亚这个昔日的无知少女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失去亲人、失去理智、失去生命后,情不自禁而产生的后悔,在这种心态下,他才跳进奥菲丽亚的墓中忏悔。

那么奥菲丽亚爱不爱哈姆雷特呢?书中并没有明确的标志。不过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最初,她是少女怀春,不知道到底是爱还是不爱。所以才会有她听从她兄长和父亲的决定。后来因为她发现哈姆雷特为她而“发疯”,由怜生爱,在看戏的时候表现得最为明显。最后,她的疯,与其是因为父亲,更多的是因为哈姆雷特,因为她已经从父亲的死中知道了,哈姆雷特并不是爱她,而是在利用她。从她的疯的行为中就可发现,这个疯和哈姆雷特有着说不清的关系。

其实,《哈姆雷特》的艺术价值决不是一两篇文章所能说清楚的,这篇只是泛泛而谈。不求有所用,但求有所悟而已。所以对于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毁灭”的疑问,就不是此文所能回答的了。

回答2:

《哈姆雷特》读后感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这个创作于1600~1601年的剧本整整被推崇了几个世纪。就是现在,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它的震撼人心。而这震撼不只来源于情节,也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学手法,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

它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同时,它还提出了一个关于命运的问题:命运这种东西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它既像影子一样和我们形影不离,又似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但更多时候,,像梦魇一样深邃而可怕。霍拉旭在戏剧的第一幕、第五场 露台的另一部分有这样的一句话“上帝的意旨支配一切”,这句话,无疑,相当精辟。

本剧是围绕着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他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学习时,国内传来噩耗,父王突然惨死,叔叔克劳斯迪篡夺王位,母亲改嫁克劳斯迪。哈姆雷特回国奔丧,在一天深夜,他在城堡里见到了父亲的鬼魂,父亲的鬼魂告诉了他自己是被其叔克劳斯迪所害的真相,并要求儿子为他报仇,但不许伤害他的母亲,要让她受到良心的责备。哈姆雷特知道真相后,精神恍惚,他整天穿着黑色的丧服,一心想着复仇。一天,他去见自己的恋人首相的女儿奥菲利娅,他又想求爱又想复仇,行为怪诞。奥菲利娅把王子的情况告诉了首相,首相又报告了克劳斯迪。克劳斯迪虽然不知道老国王鬼魂出现的事,但他心中有鬼,派人试探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一方面想复仇,一方面又碍于母亲的面子,同时他也不十分确定父亲鬼魂的话,非常苦恼。哈姆雷特决定要证实克劳斯迪的罪行,正好这时宫中来了一个戏班子,他安排了一出戏,内容是一个维也纳的公爵被他的一个近亲在花园里毒死,不久这个凶手还骗取了公爵夫人的爱。戏演时,他在旁边注意观察克劳斯迪,见克劳斯迪坐立不安,中途就离去。哈姆雷特确认了父亲鬼魂的话,决定复仇。一天,克劳斯迪独自一人的忏悔,哈姆雷特本可以杀死他,可又觉得忏悔中的人被杀后会进入天堂结果罢手。克劳斯迪派王后劝说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与母亲发生争执,误杀了躲在帏幕后偷听的首相。克劳斯迪以首相的儿子要复仇为由,要将哈姆雷特送往英国,准备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识破克劳斯迪的诡计,中途返回丹麦。当时,奥菲利娅受刺激发疯,落水身亡,哈姆雷特回国时,正赶上她的葬礼。克劳斯迪挑拨奥菲利娅的哥哥同哈姆雷特决斗,并在暗中准备了毒剑和毒酒。哈姆雷特第一会合获胜,克劳斯迪假意祝贺送上毒酒,但哈姆雷特没喝。哈姆雷特第二回合获胜,王后非常高兴,端起原准备给哈姆雷特的毒酒喝了下去。决斗中,哈姆雷特中了对手的毒剑,但他夺过剑后又击中了对方。王后中毒死去,奥菲利娅的哥哥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揭露了克劳斯迪的阴谋。哈姆雷特用最后的一点力气用手中的毒剑击中了克劳斯迪,自己了毒发自亡。

在人物刻画上,莎翁可谓是煞费苦心。剧中人物的语言充分表现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和环境是相矛盾很有复杂性的。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过来”这句豪言壮语,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绝望的叹息的全部心里背景。他一系列的语言表明他是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有决心,只能以思想代替行为,不可能成为英雄的人。歌德说过:“这是一株橡树给我栽在一个只应开放娇嫩的花朵的花瓶里。”而他就是那个“花瓶”,那项他承担不起,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但又决不可推卸的复仇重任,就是那株“橡树”。

一旦“橡树”的根须膨胀开来,“花瓶”就非给挤破不可,这就是悲剧。在哈姆雷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环境的残暴性是如此的相反而又相成,以至这个独特的性格在内涵方面显得致密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显得博大而深广。正因如此,有的专家便声称,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过时的角色,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本剧表现得并不只是那个年代的某个故事,也不只是那个时代矛盾的缩影,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为我们指引航向。所以说: 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戏剧就象灿烂星空中的北斗,为人们指引着方向。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曲折的情节,深入的人物刻画,更是其中蕴含的哲理。这也许就是莎翁及其戏剧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回答3:

给你一个链接 http://www.thn21.com/top/duhougan/4379.htm里面有哈姆雷特的读后感,适合各个年级的,很多,很全,你可以取舍下另外帮你找了一个好的开头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哈姆雷特》就是一幕极具震撼力的悲剧。哈姆雷特是勇敢的,也是不怕死的;但是,他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却了行动的力量。哈姆雷特理想崇高、思想深刻,他立志重整乾坤,但他又耽于沉思、自责、自我怀疑上,加之忧郁与孤独,他迷惘、矛盾又痛苦。于是一再拖延复仇计划,导致了最后的结局。文中最令人同情的就是悲惨的配角奥菲利娅,她柔弱、沉静、腼腆又天真无邪。可她那脆弱的身心被爱和恨一起挤压着、煎熬着。她不幸、痛苦、无助,却都逆来顺受地忍受了它,最终还是迷失了自己,离开了自己。“生存还是毁灭?是默默忍受命运的暴虐,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这峨我不知道,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分得清的事情,只是哈姆雷特选择了后者,承担起了那项他承担不起,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但又决不可推卸的复仇重任。如今的现实中,倘若我们遇到了困难,我们是去面对它,还是选择逃避?我想应该是面对。无论是什么困难,没有人解决不了的,除了死亡。可是就算在死亡面前,如果能勇敢的接受,那么也算的上高贵了。总而言之,不论在什么艰难险阻面前,我们都应该勇敢面对,接受挑战。

回答4:

《哈姆雷特》是最令人觉得扑朔迷离的,或者说是最富于哲学意味的。其中如父王为恶叔所弑,王位被篡,母后与凶手乱伦而婚,王储试图复仇而装疯卖傻等情节,均可见于古老的北欧传说,特别是丹麦历史学家所著的《丹麦史》中。这些尘封已久的原始资料,本来只记载着一些粗略的情节和苍白的姓名,毫无性格于动作可言,但是在莎士比亚的笔下,读者却发现自己生活在一群鲜活的人群中间,几乎和他们休憩相关,祸福与共。特别不可思议的是,其中出现了一个几百年来令世人叹为观止而有莫测高深的光辉典型。围绕这个主人公,可以提出很多问题。例如哈姆雷特是真疯还是假疯?这个性格的典型意义在哪里?这些问题都不是单凭剧情就可以解决的。

要充分认识和正确评析本剧的中心人物,必须全面照顾他的性格和环境相矛盾的复杂性,认识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过来”这句豪言壮语,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绝望的叹息的全部心里背景。实际上,哈姆雷特的尴尬在于以一个纤弱而又明达的心灵肩负着与其行为能力不相称的重任。用歌德的说法:“这是一株橡树给我栽在一个只应开放娇嫩的花朵的花瓶里。”哈姆雷特,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有决心,只能以思想代替行为,不可能成为英雄的人,就是那个“花瓶”;那项他承担不起,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但又决不可推卸的复仇重任,就是那株“橡树”。

一旦“橡树”的根须膨胀开来,“花瓶”就非给挤破不可,这就是悲剧。在哈姆雷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环境的残暴性是如此的相反而又相成,以至这个独特的性格在内涵方面显得致密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显得博大而深广。正是这样,有的专家便声称,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过时的角色,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戏剧就象灿烂星空中的北斗,为人们指引着方向。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他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哲学的基本命题。因为刚刚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些事引发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他的人生中诸事顺逆的时候,他是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的,那时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的光亮面,那时的生活无疑是美好的,而现在,突如其来的这场悲剧迫使他正视生活阴暗的一面和人性丑陋的一面。

可以说,哈姆雷特对人生中阴暗的那一面还是有比较深刻的了解的。过去他对这一切只是视而不见而已。如今残酷的现实迫使他面对这一切。他预感到,自己已经被不可避免的拖入到一个悲剧的命运中。如果他父亲真是被害死的,那么为父报仇就成了他一生中不可推卸的使命。而他的敌人又是当今的国王,要想杀死他,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无论多么困难,杀父之仇是不能不报的,而他当前的任务是要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来核实他的叔父是否杀害了他的父亲。阴谋,暗算与残杀,这些是违背哈姆雷特善良纯真的本性的,但又是他复仇的使命所必须的。处在人生中花样年华的哈姆雷特背上了沉重的复仇使命,心中整日充满仇恨,使他内心阴暗而沉重,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痛苦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