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和鬼子签订马关条约的故事
日本明治维新后,向外“开疆拓土”,陆上西进的目标是朝鲜和中国大陆。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由此日本侵略势力进入朝鲜。清朝与朝鲜有宗藩关系,日本极力破坏这种关系,在朝鲜造成与中国的尖锐矛盾和多次冲突。1885年3月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确立了两国在朝鲜的对等地位。此后日本即有计划地大力开展了针对中国的扩军备战活动。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帮助镇压。日本政府表示对中国出兵“决无他意”。但当清军入朝时,日本以保护使馆和侨民等为名大军入朝,于7月25日突袭中国北洋舰队,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战争打响后,两国海军进行了黄海大战。陆上战斗军从朝鲜打到奉天(今辽宁),占领大片领土。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初又侵占山东威海。清政府无心抗战,一再求和,最后派直隶总督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全权代表、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议和。
3月20日双方在春帆楼会见。李鸿章要求议和之前先行停战,日方提出包括占领天津等地在内的4项苛刻条件,迫使李鸿章撤回了停战要求。24日会议后,李鸿章回使馆途中突然被日本浪人刺伤。日本担心造成第三国干涉的借口,自动宣布承诺休战,30日双方签订休战条约,休战期21天,休战范围限于奉天、直隶、山东各地。此时日军已占领澎湖,造成威胁台湾之势,停战把这个地区除外,保持了日本在这里的军事压力。4月1日,日方提出十分苛刻的议和条款。李鸿章乞求降低条件。10日,日方提出最后修正案,要中方明确表示是否接受,不许再讨论。在日本威逼下,清政府只得接受。4月17日,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主要内容有:1.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关系。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4.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5.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是1860年中英、中法等《北京条约》以来外国侵略者加给中国的一个最刻毒的不平等条约,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适应了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输出资本的愿望。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中国付给日本“酬报”银三千万两。
中国屈辱的历史故事有《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甲午战争》等。
辛丑条约: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10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的行动,直接造成义和团的消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赔款最多,签订国家最多,并丧失多项主权。
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指1937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 。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而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的行动,直接造成义和团的消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赔款最多,签订国家最多,并丧失多项主权。
以现在大多数正统流行的观点来看,中国的封建王朝,唐是最高峰,自宋起就开始衰退,经元人以武力摧残后,更加元气大伤。幸好出了个朱元璋,挽狂澜于继倒。有明一代,又被认为是政治上最黑暗的朝代,空有无数成果无人看见。至满清,终至丧权辱国,终结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说宋。宋是封建王朝里面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整个两宋都没有什么大的农民起义事件。有方腊.梁山起义都被限制在一省范围之内,并不能波及全国。到最后亡宋的是蒙古,而不是本身的内部起义,暴乱等问题。足以说明宋时阶级矛盾,生活水平相对与其它朝代来说没有那么的尖锐和难以过活。事实上历代的中国百姓都是有这么良好的忍耐性,不到活不下去,决不会造反的。宋的科技,经济等都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临安,.开封是当时世界是最大,最多人口的,两个城市。如果硬要说宋开始衰弱的话,只能是说宋王朝的统治者削磨去了整个民族的勇武之气。因为重文轻武的原因,在加上社会的稳定和生活的良好。汉民族的武风从此开始消退。最后灭于蒙古。
蒙元,没什么好说的了。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而已。武功上,蒙元天下无敌,文治,没有。所以说在曾经辉煌的帝国里面,只有蒙古帝国衰落得最彻底,彻底到800年后的今天其生成能力,生产方式等与成吉思汗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彻底到曾经的辉煌痕迹已几不可寻。蒙元时期对整个中华来说,是标准的倒退。
幸好出了个朱元璋,建立了一个明朝。重续和发展了中国的各个方面。细说一下明朝各个方面的成就。政治方面,朱元璋鼓捣出了一个内阁制度,使皇帝和大臣之间在有争议的时候多了一个缓冲地带。明朝皇帝的意见有时候大臣们不同意,通不过,甚至还有皇帝象大臣行贿之事情。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确有其事(真宗贿赂王旦,景泰帝给王直.胡濙升官等)。都说明在明朝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后世流传的那么的血腥的,皇权还不是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明朝农业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屯田制度,使粮食的产量和储存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明朝战时事频繁,但军队基本都不缺粮(土木堡之变的失败是因为军队准备时间的仓促,二天时间,50万大军,怎么能准备的好)。经济上还是以农为主,当时江南沿海一带的手工也及海外贸易也开始起步,到中后期海外贸易已经形成了巨大的顺差,据说是全世界有一半的白银通过这种贸易流到了中国。明朝也禁海,但是明朝的禁海是为了防止敌人从海上来进攻,在基本剿灭倭寇之后,明朝的禁海政策得到了放松,到后期只不过是一指空文而已。军队方面,明军开始大量装备火器了。在援朝战争中,明军装备的火炮起了巨大的作用。丰臣秀吉的所谓20万战国精英最终战败退回日本。海军的战舰吨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术使用也是最先进的。先在露梁海战里击败日本舰队,使其100多年无力恢复舰队。后几次击败海上马车夫荷兰,英国等西方海洋强国。七下西洋使中国文化远播海外,大明水师到处,无不臣服。要是明也象西方那样一掠夺和建立殖民地为目的的话,那明的版图和势力将会得到无限的延伸,可惜的是,成祖只是为了显示天朝国威而已,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科技文化方面,中国的四大名著有三本(《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方以智的《物理小识》。还有《徐霞客游记》等著作都出自明朝。民间文化有以唐伯虎等为代表的一批人才。要是真的民不聊生,能有这么多的人有精力去完成这么多的著作吗。可见明朝大的混乱只是后期才开始,但是那也是天灾啊,冰封大旱蝗灾加上瘟疫流行,任哪个帝国来都承受不了。所以说,不管在哪个方面,都看不出明朝衰弱了(政治.军事.文化.科技)。同时期的西方,又有哪个国家在哪个方面能超过明朝呢?
而随之来到的清朝,才是中国衰弱的根本(原因太多了,就不细说了)。对内.军队火器数量的减少,对汉人的屠杀欺压,文字狱,剃发改装等等。对外,丧权辱国。对于荷兰人制造的“红河屠杀”事件,英明神武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却说“内地违旨不听召回,甘心久住之辈,在天朝本应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孽由自取。” 极大的鼓励增强了西方强盗征服中国的信心。随着愚昧落后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天朝上国,自满自大的心态。落后了,开始割地赔款了。中国突然发现天朝上国,礼仪之邦成了任人鱼肉了。于是,百年屈辱开始了。
我始终认为,满清,才是我们民族衰弱的开始和根本。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攻北宋,宋徽宗退位,长子赵桓在十二月十三日继位,后庙号宋钦宗,年号靖康。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同意割让太原、中山与河间三镇,后反悔。
靖康元年十一月遭到十几万金军攻打,于月底攻至皇都开封,同时派康王等三路人往金军,分别割让太原、中山与河间三镇,河北,河东。被围城十几日后听信迷信,派郭京迎战金军,被攻破城门,破城后金军随意封锁城内各地金银为已。
仍保有大片国土时的大宋钦宗,十二月向金国正式投降。交付全城尽半兵器,搜括开封市内的金银贡献于金军,承认割让北方太原等三镇。而此时康王并没有去金营割地,而是借勤王之名拥兵自守一路南逃(此时正是岳飞出山在康王刘浩下效力时,曾随宗泽与金开战)。
靖康二年(1127年)宋钦宗和宋徽宗本人及后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被俘虏,另俘虏皇室少女,妇女、宫女、官女、民女等共一万五千多人,运至大金国土,大部分作妓女。
宋钦宗赵恒这位苦命的皇帝,做皇帝只一年多,被金人掳去,受尽折磨终身监禁达三十年之久。
通常历史家公认北宋亡于1126年。此后徽钦二宗先后死于五国城。
耻辱啊,大宋朝当时文有李纲,武有宗泽,后有岳飞,但关键在大宋根底已腐败不堪,多数人想着如何保命,如何保官,同时又是重文轻武的朝代,对于猛烈的金朝攻势,节节失利,又没有好的组织起来抵抗。唉,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