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是指23点到1点之间。语出语《玉篇·午部》。
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12点便称为正午、中午,“中”、“正”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同样半夜也是一个中点——上半夜和下半夜的中点,因此半夜也称午夜。
古人常讲"半夜三更",即半夜,就是三更。古代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因为古人休息较早,所以半夜时都熟睡了,那时的半夜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深夜了。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午夜12点是子时。
扩展资料:
时辰对应的时间:
子时对应23:00~1:00。
丑时寅时对应1:00~5:00
辰时对应7:00~9:00
午时对应11:00~13:00
未时对应13:00~15:00
申时对应15:00~17:00
酉时对应17:00~19:00
戌时对应19:00~21:00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十二时辰养生法:子时前睡养胆 辰时早餐养胃
午夜是指23点到1点之间。语出语《玉篇·午部》,拼音为wǔ yè,词性是名词,近义词子夜。
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12点便称为正午、中午,“中”、“正”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同样半夜也是一个中点——上半夜和下半夜的中点,因此半夜也称午夜。
古人常讲"半夜三更",即半夜,就是三更。古代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因为古人休息较早,所以半夜时都熟睡了,那时的半夜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深夜了。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午夜12点是子时。
扩展资料
关于时间的说法:
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
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午夜
午夜12点是指夜里的十二点钟,也称为正子时。
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子时指夜半二十三时至翌晨一时,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即夜晚23:00~01:00,正子时为午夜24:00时,也就是12点。
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12点便称为正午、中午,“中”、“正”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同样半夜也是一个中点——上半夜和下半夜的中点,因此半夜也称午夜。
扩展资料:
古代人对于时辰的划分如下: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午夜12点也叫子时,一般指现在的零点。古人常讲"半夜三更",即半夜,就是三更。古代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因为古人休息较早,所以半夜时都熟睡了,那时的半夜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深夜了。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午夜12点是子时。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扩展资料
古代表示时间的说法
表述白天时间:
三国到唐初期,使用的是“时+刻数”格式,这里的时是时间点(和现在的用法一样,5点32就是5点后的第32分),后面的刻数是该时后第几刻,两时之间有八刻,第一刻之前称为初刻,通常初刻和八刻共同构成完整的一刻。比如“未五刻”,意思是未时后第五刻。
唐中期到北宋,兼用的是“时+刻数”和“时辰+初/正+刻数”两种表示法,比如“辰正一刻”。
南宋以后,使用的是“时辰+初/正+刻数”格式,这里的时辰是时间段,后面的刻数是该时辰内的第几刻,第一刻之前为初刻,通常初刻和四刻共同构成完整的一刻(子午卯酉,正初刻和初四刻是两刻)。比如“午正三刻”、“申初三刻”。意思是正午时后的第三刻、申时初段第三刻。
表述夜晚时间:
宋代以前,使用的是更点制。比如“四更五点”
宋代以后,使用的是时刻制,并采用“时辰+初正+刻数”格式,比如“酉正三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时
午夜12点也叫半夜,一般指现在的零点。古人常讲"半夜三更",即半夜,就是三更。古代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因为古人休息较早,所以半夜时都熟睡了,那时的半夜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深夜了。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午夜12点是子时。
子时23~1点
丑时1~3点
寅时3~5点
卯时5~7点
辰时7~9点
巳时9~11点
午时11~13点
未时13~15点
申时15~17点
酉时17~19点
戌时19~21点
亥时21~2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