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漫求真佛(王梵志)
莫谩求真佛, 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
城外土馒头(王梵志)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欲得安心处(寒山)
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
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吾心似秋月(寒山)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世有一般人(寒山)
世有一般人,不恶又不善。
不识主人主,随客处处转。
因循过时光,浑是痴肉脔。
虽有一灵台,如同客作汉。
重岩我卜居(寒山)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
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可笑寒山道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联溪难记曲,叠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身是菩提树神秀(约606—706)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佛性常清净(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佛法在世间(慧能)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几度逢春不变心(法常)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亩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
永嘉证道歌(玄觉,665—713)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
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
过融上人兰若(孟浩然)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恋翠微。
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辛夷坞(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江亭(杜甫)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景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罄音。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灵澈)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摧残枯木(法常,752—839)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亩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
开悟诗(志勤)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寄韬光禅师(白居易,772—846)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作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杂诗(庞蕴)
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
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
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
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
杂诗(庞蕴)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谈禅诗(白居易)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即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游城南十首.把酒(韩愈)
扰扰驰名者,竟无半日闲。
我来无伴侣,把酒对南山。
山石(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扁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桅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饥。
嗟哉吾觉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尘劳迥脱(希运)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空门不肯出(神赞)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船居寓意(德诚)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达本(常察)
勿于中路事空王,策杖还须达本乡。
云水隔时君莫住,雪山深处我非忘。
寻思去日颜如玉,嗟叹归来鬂似霜。
撒手到家人不识,更无一物献尊堂。
家在闽山(怀浚)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
而今再到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悟空上人院夏日题诗(杜荀鹤)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
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咏声(韦应物)
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
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
禅诗赏析
元 好问 说:“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中国的文人骚客历来喜欢结交僧侣,颐情自然.比较有名的如王维,苏轼等.他们融禅意与自然之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鄙人文采浅陋,聊于此罗列一些以共读者XIAN食.
唐代比丘尼之“寻春”诗
寻春
终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此诗以“寻春”比喻访道。起初,不得入道之法,向东向西,四处寻找佛法真谛。 结果“芒鞋踏破岭头云”。实际上,佛行就在自心,不用向外去求。 一旦领悟,就觉到了“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与另一首禅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一切心结皆在于心,外求之是本末倒置.《坛经》曰:“是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此诗笔调安闲。 首联:中年后厌世好道,晚年隐居,游览山水。 次联:独来独往的悠闲情致。 三联:诗人漫游无目的、随意。 末联:行程如行云流水,任运自然 .行至水穷处,此时常人定会烦恼无比、败兴而归,但诗人却坐看云,将诗人 随遇而安的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展云舒."应是读此诗有感而发.后世广为流传.
王维另一首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佛道禅心,诗中写山空林静,更是写诗人的心虚空宁静,恬淡闲适.在这空山中诗人听到了桂花落地的声音,更是听到了自己心灵呼吸的声音.山空只是眼前的虚景,心空才是诗人至上的欣喜.
唐代有名的德诚禅师,俗称“船子和尚”有诗曰: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佛教认为人之所以痛苦,在于其"无明","执着".若能放下,便是解脱.此诗意境极为空明,表现了禅宗那种毫不执着,心无所住的恬适态度。正如前文所言"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心无挂碍,颐情山水.
下面再献上一些禅诗:以供细细品味: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空手把锄归,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留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
松下无人一局残,空山松子落棋盘。神仙更有神仙著,千古输赢下不完。
大梅禅师: “一池荷叶衣无尽,树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去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
灵云志勤开悟诗: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苏东坡寓禅《如梦令》二首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其二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
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遣兴>
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 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寒山诗: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冷冷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活计,闷闷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皎然 <投知已>:
若问令遇洞庭春,上有闲云可隐身。无限白云山要买,不知山价出何人。
庐山东林杂记
咏怀诗
登石门最高顶
城外土馒头
慧心近空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