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先从咱们老师身上找原因,然后就事论事,公平合理,别牵扯无辜,引导孩子自己反思。
1。彻底了解事实之后,先找自身原因,是不是咱们老师没有进行合理安排,没有提前告知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孩子犯错。如果是,那就先自我批评,然后告诉孩子这样不对,但是不能惩罚和批评,因为错在我们自己。
2。就事论事:很多老师批评孩子的时候总是说:你怎么没完成作业啊?这几天表现都不怎么样啊,昨天还怎样怎样,前天还怎样怎样。这种没有重点的批评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让孩子感觉到的是老师的针对。我们应当只谈一个错误。比如:今天没有完成作业。
3。公平合理:规矩定在前,如果之前没有规矩那就不应该惩罚。奖惩一致。
4。别牵扯无辜:很忌讳跟孩子说:你妈怎么教你的,类似于这样的话是对事情非常没有帮助的,通常都会适得其反。是谁的错就是谁的,孩子的错误为什么在他面前归咎于父母。如果父母有问题就应该单独和父母谈。
5。引导孩子自己反思:老师多听少说。谁也不是天生就是教育别人的。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后才能解决问题。不听孩子说话又怎么了解情况呢。不了解情况凭什么人家孩子要听咱们的呀,那不就是以大压小吗,孩子不服气啊。孩子自己说的多了,没话找话最后也能说到自己的问题上。如果说不到,那就说明说的少,不停地问他:还有呢,还有呢,还有呢,孩子说没有了,但仍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那就让孩子坐下来好好想想。别罚站,那是对人格的侮辱,不是教育。
其实挺不喜欢“批评教育”这个词的。批评确实是教育的一种方式,但却是效果最差的。老师仅是比孩子多了几年生活阅历而已,凭什么就去“批评”人家呢?咱们身为老师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是对的啊。凭什么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对错呢。比如不写作业。写作业的目的是会,如果孩子没写作业,那就让他补上不就完了吗。一次不写补一次,十次不写补十次。会了不就得了。哪里用的上批评啊。
总之,孩子出现了问题我们的目标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谁的责任。坐下来和孩子一起谈一谈,陪着他们找到解决方法,陪着他们学会处理问题,陪着他们成长,这才是老师。
老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参与者和欣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