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具有干部身份是解放以后,准确说,从建国后就开始。尤其是统配时期1950年到1995之间,中专以上学历的,一毕业,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单位接到毕业生档案后,即为干部身份。1996年后,大中专毕业生自主择业开始施行,取消统一分配制度。教育部要求从2000年起停止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启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
正因为从2000年后至今,国家还实行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管理模式,所以,本专科毕业生档案管理模式,仍然是国家干部档案管理模式,其身份是指“干部档案身份”。由于取消了工作统配制度,所以不是指正式工作编制的干部身份。
本专科毕业生,从就业报到证,由人社局或其人才中心签证盖章起,开始具有“干部档案身份”。
就业报到证,不是单位报到证,不是用于工作报到的,而是用于干部档案报到用。
到民营单位工作的,其就业报到证,到单位辖区的人社局人才中心报到签证。回原籍的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到原籍人社局报到签证。跨省毕业就业的报到证,要先到省级就业辅导报到中心签证后,再到就业地人社局报到签证。只有完成了报到签证,即档案落档了,才是“干部档案身份”。万一,找了多个工作单位,或跳槽又找,档案最迟不得超过择业期两年还未报到落档。超过择业期,人社局不再确认签证。其档案自动成为“学生档案”,学生档案无法参加国考、事考,享受有关就业待遇,即有别于“干部档案身份”。
单位见习满一年以后,是干部档案的,由档案管理部门予以转正定级。是学生档案的,由个人自行申请转正定级,不定级也无所谓。学生档案的,多数是在民营单位工作,民营单位一般不讲究转正定级。
严格来说,从你办理完转正定级的那天开始。
就是到人社局办理正式报到手续,然后办人事代理,一年以后办转正定级。之后你的档案就是干部档案了。
大学本科生毕业时,就已经是干部身份了。本科毕业生毕业时,档案袋上已经注明是干部档案袋。
不要纠结你是什么身份。自从人事制度改革以来,干部身份的概念一直在弱化甚至于消失。我从事人事工作多年,经我手招收的公务员也有许多。直白的讲,只要你符合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考条件,在你被录用的那一刻起你就具有了干部身份。这个干部身份是与特定的工作环境相联系的。比如说毕业生甲是个打工仔,你不能说他是个干部身份的打工仔吧。毕业生乙干脆回家承包土地当农民去了,你不能说他是干部身份的农民吧。毕业生丙考取公务员,那么他就是个干部。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