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监制、制片人、出品人的工作是干什么的

2024-11-20 16:44:0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监制,导演,制片人,出品人是:
1、出品人:出品人一般是主要出资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对影片销售有帮助的影视界大腕人物。出品人是整个影片的灵魂人物,决定影片的风格、种类及市场走向。
2、制片人:制片人一般指影视剧制片生产制作人。全权负责剧本统筹、前期筹备、组建摄制组(包括演职人员以及摄制器材的合同签订)、摄制成本核算、财务审核;执行拍摄生产、后期制作;协助投资方国内、外发行和国内、外申报参奖等工作。
3、监制:编制影片的具体拍摄日程计划,如何时开拍,何时杀青,进度如何等;负责摄制组的支出总预算和电影制作的后勤保障;代表制片人监督导演的艺术创作和经费支出,同时也协助导演安排具体的日常事务。
4、导演:导演是制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视文学剧本搬上荧屏的总负责人。作为影视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的任务是:组织和团结剧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和演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溶为一体。

回答2:

导演、监制、制片人、出品人的工作是干什么的

  大家听着这些词都觉得高大上,那么导演、监制、制片人、出品人的工作是干什么的?在跟随我一起去看看吧!欢迎阅读!

  一、导演

  首先,导演大概干嘛大家有基本的概念了吧?大家都知道他是主要的创作者,编剧、演员、摄影、剪辑等分工都是为他的创作服务的(当然理想状态下各技术部门也都是在进行艺术创作),我再说些在片场和制作期的具体的执行方法。选角就不说了。

  对于编剧,导演要审定编剧撰写的情节的可行性和连贯性,将其转化为有画面感的叙事构图形态(因此最好要亲自画分镜头,大家都看过那个姜文、徐克等人的分镜对比图吧,一部分绘画功力不足缺乏构图概念的导演就会雇人画分镜),然后判断编剧撰写的台词是否符合角色和情节需要,大部分导演会在片场亲自修改具体的台词(部分擅长即兴表演的演员也会修改,前提是他具备这个权限或导演很欣赏他的修改)。

  对于摄影(摄影指导),导演要提供分镜构图、景别要求、镜头长度等具体要求,然后由摄影指导、掌机摄影来掌镜,将导演要求的整场戏(整个镜头)拍出来,部分摄影出身的导演如张艺谋偶尔会亲自掌镜,多数导演则只会呆在监视器前看拍摄效果。像昆汀这样的野路子影迷导演,都是用类比的方式(我要一个某某片某某场景的镜头)提要求,而且号称不拍只导(也就是不会同一个场景拍一堆素材,后期剪辑机房挑去)。

  对于演员,导演要为其说戏,讲明演员在接下来要表演的一个场景或镜头中用何种情绪、眼神、表情、语气来表演(走位、说台词、肢体动作),大部分导演会提出明确的表演要求或为演员讲述角色的真实状态,而部分演员出身的导演如姜文会不给演员太多条条框框任其自由发挥,极少数特别擅长指导演员表演的导演如李安会直接做出示范建议(这也是王力宏这样的烂演员勉强也能演得凑合,章子怡这样表演方法上不适合玉娇龙的演员也能演得出彩的重要原因)。

  对于剪辑,导演在提出自己基本的创作思路、明确的故事线和重点情节后,理论上应该把一堆素材扔给剪辑让他慢慢筛选,然后再审阅提出修改意见。比如张叔平剪王家卫电影是最典型的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王家卫电影素材多如牛毛(因为丫想一出是一出,随便拍,而且说实话王家卫拍戏的作家感强而画家感很弱,王家卫+张叔平才是完整的创作),演员在看到成片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演的那么多戏到底能保留哪些(所以就有过王祖贤、关淑怡的倒霉经历);而像姜文这样的绝对控制者(暴君),大部分剪辑师是较难100%领会和完成他的叙事意图和节奏的,所以姜文一般会亲自上阵。由于中国的导演中心制,大部分导演都不放剪辑权给片方(出品方)亲自剪,可很多导演,比如陆川,对类型片叙事节奏是不懂的,就会折磨死观众。哦对还得提一下野路子大师昆汀,他在剪辑机房里不会说那些术语什么的,就直接跟他的御用女剪辑师塞利·蒙克(已故)说我要某某片某某镜头那样的效果,真正的审美天才。

  对于其它部门,导演主要是提出要求然后审查production质量,如艺术指导production director要提供整体的场景服装道具的设计,是体现导演美学表达的主力环节,大部分导演的个人风格都很依赖艺术指导来提供色彩支撑。说句题外话,大家经常吐槽剧本差(其实就是基于点子赶工的产物,没经打磨),其实其它技术环节才是中国电影最落后的部分,灯光、道具、爆破等部门都是些草台班子甚至电工,没有任何审美可言,我曾经听过某大牌演员吐槽某剧组的服装组工作人员,拿出一堆衣服只有一件靠谱,还好导演还是配得上自己的名气挑的就是那件能看的,演员才长舒一口气。

  现实中,由于整体上还是导演中心制,中国的导演自己经常不挂制片人头衔却做着制片人的事儿。特别是很多大牌导演,本人就是电影摄制和制作公司的老板,除了钱不是自己掏的,整个班子就是自己搭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导演很多都是实质上兼任着制片人的职责的,这在好莱坞虽然也很常见,比如卢卡斯自己就是星战系列的出品人、制片人和导演,但好莱坞会通过合同明确职权(分成也要根据职权分开算,投资出品、亲自制作、担任制片人、担任导演、担任编剧,总之干一份活拿一份钱),而中国导演在自己的电影前面很少在制片人中列上自己,近年来很好笑的是反而喜欢把自己列到出品人里去(比如周星驰)。

  二、监制和制片人

  接下来就说说制片人和监制,这两个一起说。目前的中国电影行业工业化标准化水平之低其实非常令人发指,就看很多电影的片头就能看出来,在导演主演和主要技术部门的director之前,挂了一大堆人名和头衔,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不说公司名,仅是人名头衔就包括出品人、联合出品人、监制、制片人、执行制片人、总策划、策划等一大堆头衔。

  首先,正如张小北师兄在本题中的答案所说,监制是个引自香港电影工业体系在内地又产生了变体的仔细想想很搞笑的概念。香港出现监制概念,起源于大牌导演演员纷纷脱离大公司自组公司,如王晶文隽刘伟强的最佳拍档,这三人的组合中,文隽编剧刘伟强导演,王晶就担任监制,而三人其实都是公司老板(大股东)和项目的执行manager,也就都是出品人和制片人,所以王晶的监制头衔约等于但稍微工作量少于现在美剧常见的创作人Creator概念(如Lost迷失就是Created by JJ,目前在知乎上大家都知道的House of Cards的Creator就是David Finch大卫·芬奇),提供概念设想和大的建设性意见,会参与剧组重要决策,但不负责具体的剧本创作和导演拍摄。

  而今天内地的监制,如刚离开华谊兄弟的陈国富,相当于一个剥离了制片人的审核预算把控流程进度等财务和资本运作职能,保留平衡导演的艺术创作和电影的商业属性职责的瘸了腿的制片人。目前在华语电影界,能够担任监制职位的一般本身就是导演或编剧(少数是演员,如徐峥为多部喜剧片当过监制),且制作商业片的经验较丰富,仔细琢磨有点像美剧剧组中排在第二三位的executive producer(注:排在第一位的Executive Producer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其实很少参与剧组实际制作流程的挂名的大牌,比如正在NBC播出的Revolution挂的是JJ艾布拉姆斯的名,CBS台的大部分罪案剧都挂着杰瑞·布鲁克海默的名;另一种是制作人或创作人Creator,如前面提到的《纸牌屋》的大卫·芬奇和第一季《行尸走肉Walking Dead》的《肖申克的救赎》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也就是Show Runner),会常驻剧组,监督导演的拍摄进度和创作思路,可能还兼任编剧甚至代班导演的活儿,最典型的除了陈国富在华谊的几个代表作,特别是《画皮2》和《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兼任了编剧),再就是《十月围城》中陈可辛扮演的角色(《十月围城》陈可辛亲自兼任了一部分戏份的导演)。

  再说制片人,实际上,原来在香港工业体系里存在的监制,很接近现在我们谈论的`制片人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要懂创作(最好自己有创作经验),还要懂财务把控、商业运作,最重要的是他应该是一部戏作为商业项目开始运作的最初发起者。在好莱坞,能够担任制片人的人,一般拥有自己的制作公司,和六大制片厂有一定的固定合作关系,每年要亲自审核并参与制作和监控很多部影片,在商业制片领域也就是以票房论英雄的大片中,真正的大佬制片人的权力仅次于制片厂的主席,远大于绝大多数导演和演员。

  举个典型例子,Jerry Bruckheimer 杰瑞·布鲁克海默,迪士尼影业的金牌合作者,CBS罪案剧的主要来源,旗下拥有杰瑞·布鲁克海默影业和杰瑞·布鲁克海默电视,分别在电影和电视制作领域举足轻重,他手上直接把控的品牌包括《加勒比海盗》系列、《绝地战警》系列、《国家宝藏》系列、《壮志凌云》(可能的系列)等热门电影品牌,《珍珠港》、《勇闯夺命岛》等卖座大片,《CSI》和《Amazing Race》两大电视品牌。为何说以他为例最为典型呢,因为他制作的最为成功的电影《加勒比海盗》系列,并不是先有剧本或现成的人物,而是来源于他作为制作人和制片人的灵感迸发,也就是说,他看到迪士尼乐园里的加勒比主题就想要以此为灵感来源拍一部电影,于是用命题作文的形式召集编剧人马开始创作,在他的灵感主导下诞生了剧本后首先确定了男主角的疯癫气质和德普这个主演,然后再选择了导演Gore Verbinski 戈尔·维宾斯基执导组建剧组,组建cast选角导演团队(注:好莱坞有专业的负责试镜选角的卡司导演,干的是比国内的副导演高级得多的活,权力不小),选中新人凯拉·奈特利和当红小生奥兰多·布鲁姆等等。也就是说,整个项目的发起点是他。而这也是导演中心制和制片人中心制最大的不同。

  可能很多人会说好莱坞很多大导演,比如詹姆斯·卡梅隆也是项目发起者,其实那是他作为制片公司老板和他的制片人搭档兰道一起担任了制片人。而中国的导演由于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发起项目然后寻找投资和发行公司也就实质上自己兼任了制片人,很少会接大公司(华谊等)的命题作文(乌尔善接《画皮2》乃至之后万达的《盗墓笔记》、华谊的《封神榜》就是典型的命题作文),所以全职的具备商业和艺术两方面技能的布鲁克海默式的制片人极其少见,而张伟平和王中磊这样的出品人兼任制片人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陈国富在华谊期间实质上只有内地式监制职能,他和王中磊加在一起才是华谊的制片人Producer。要靠近好莱坞体制,最合理的方式是,王中磊担任Executive Producer“总监制”或“总制片人”代表出品方的二号人物,陈国富(现在应该说是陈国富的接替者了)担任Producer制片人。历史上,华语电影也不是没有成功经验,在香港,从《英雄本色》开始,徐克效仿卢卡斯只担任制片人(当然那时香港都叫监制,而且施南生实际上才是负责商业部分的,相当于王中磊)让吴宇森和程小东执导的《英雄本色》1&2、《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等都是经典,相反他们拆伙后徐克自己上阵反倒拍得烂。相信陈国富离开华谊后,以自己工作室的形式与华谊、万达等合作时,将会更具主动性,应该会有当年徐克的效果。陈可辛是除了陈国富之外最想成为这样的制片人的电影人,但由于现在还克制不住自己上阵拍片的冲动,短期内他还成不了,而且他现在投资回报率方面比陈国富差得太远,就快没人投钱给他了。另一个有经验的人当然是王晶,他也是采用吕克·贝松模式做了很久的投资方、制片人、监制的,近两年复出导演(而且也和贝松一样拍不好了)其实属于白费力。像刘伟强、陈嘉上这些香港导演,如今其实都失去了创作能力了,但他们都熟悉商业类型片的规律,如果全都转型制片人其实前途不错。内地电影人中,除了徐峥这样的奇葩(演员-监制-导演兜圈路线),目前还看不到几个具备从创作领域转型制片人能力的人,也许宁浩和几个编剧有戏?

  扯个题外话,一部好莱坞电影和一集美剧一般只有一个导演署名(罗伯特·罗德里格斯为了让弗兰克·米勒署名《罪恶之城》还退出了工会),但制片人(助理制片人、线上制片人、协作制片人、顾问制片人等)有可能会有一大堆,头衔包括producer、executive producer、co-executive producer、co-producer、associate producer、line producer、consulting producer、supervising producer、financial line producer等,等咱们这这些职衔都全了也分工明确了,真正工业化就不远了。

  顺着题外话说回来,之前那个问line producer的问题里,其实内地一般把这个负责流程的人叫执行制片(不带个“人”字儿差别就大了,署名时会给你个“人”做),或者更老派的剧组叫制片主任,一般这个人是监管一切杂务的,包括车辆调配、日程安排、群演等等,偶尔还能管主要演员招募,别看这是个杂活,其实这种后勤部长的职位都是投资方的嫡系担任,因为这个人其实是掌握很大的财权的,剧组的日常开销都从他这走,流程进度也是由他替投资人盯着(当然投资人如果有私货塞进来他得保证能实现),有种出品人的监工的味道。由于现在很多公司和明星工作室的核心力量都是办公室做宣发的人马,所以一些宣传领域的宣传总监和明星经纪人就从下游向上游进入了,当然因为宣传领域主要都是渠道性的工作(对于剧组来说,宣传的那点创意营销不足以称作内容创作),所以很多宣传领域的人转入制作上游,入手的工作都是类似的执行制片或助理制片人工作,特别是陈可辛、姜文等导演工作室的负责人luyao和yanyunfei这样的,现在在剧组里就成了兼任制片人(甚至还是投资方)的大牌导演aka剧组皇帝的大内总管,并逐渐开始真的分担一些前期的制片策划剧本审阅的核心工作。这也是我们从事营销宣传向上游发展的最佳路线。

  三、出品人

  最后说说出品人。这玩意是中国特产,美国只署出品公司presents,老板们不凑这热闹(当然像韦恩斯坦的公司就叫自己名另说)。其实就是出品方(投资方)的法人代表,比如出品有中影集团,那韩三爷就是出品人。如果某公司只是投了一小部分钱,那他就是联合出品,法人代表挂联合出品人。还是以华谊兄弟为例,王中军目前基本只在出品人的栏里出现,而王中磊一般都是挂制片人。近年来有个好玩的趋势就是会在出品人栏里出现刘德华、周星驰、成龙这些人,其实一般意味着他们是影片的主要投资人之一。像去年五一档的《匹夫》,敬爱的黄晓明老师就是出品人,因为他投资了嘛。正上映的《厨戏痞》黄渤刘烨张涵予应该都是出品人吧,因为他们都拿片酬入股了。陈坤老师好像也做过出品人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