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部对电影的评说,作家转型当导演的人不多,倒是作家当编剧的挺多。这样当编剧一来,可以更好的符合原著。当然是一般水平的作家,但凡有点名气和金钱的,作家们就不仅仅来做编剧了,反而是自编自导自演了……能者多劳啊!
来说一下蔡康永吧!一直以来总觉得他是个插科打诨的主持人而已,和徐熙娣一动一静,一文一武把《康熙来了》这档综艺节目做的很棒。十二年了,有一种友情叫蔡康永和小S……这部《吃吃的爱》就是蔡康永特意为小S打造的。之前韩寒郭敬明也好,亦或是张嘉佳,真心都没有蔡康永做电影的时间长啊!
[担心蔡康永新片质量?其实除了主持写书,27年前他已经是个专业电影人了......蔡康永导演的新片《吃吃的爱》要上了,虽然总隐隐让人不安,怕并没有想象中好看;不过这片子也让人抱有一定的希望,就因为三个字——蔡康永。其实早在蔡康永以主持人和作家的身份让我们熟悉之前,他还是个专业电影人来着。许鞍华的《客途秋恨》他是策划和制片人;著名的《方世玉》他是编剧之一;他还与白先勇合编了《最后的贵族》;但灵异电影《阿婴》才是蔡康永电影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王祖贤主演的这部电影有种说不出的恐怖感,故事弥漫著虚无和阴冷的气息,电影改编自蔡康永的同名小说,他在完成剧本后一直不愿再提起这部《阿婴》,据说就是因为电影太过阴郁……而这部豆瓣评分7.2甚至一度被封杀的电影,竟然是蔡康永的首部编剧作品!看完蔡康永的电影履历,只能说他真的太有才了……
作家转型当导演的作品只能说是褒贬不一。但是我们要对作家当导演有信心啊!毕竟现在都流行跨界啊!好好的演员去当歌手,制片人导演……这可以说是多栖发展啊!
咱们不该用看导演的眼光来评价作家导演的作品,因为大导演的水准有时候还会有口碑差的作品呢。观众的满意度这个是不好掌控的啊!所以说咱们看电影图个乐子就行了哈,不要过分苛求。
作家和导演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有所区别的,毕竟作家的优势在于文字组织能力,而导演则需要对镜头语言、情节表述技巧等诸多方面有所侧重,这也是专业导演和转型导演的最大差距,但在现如今的电影行业,演而优则导、写而优则导的转型导演成为了普遍现象,无论能够赢得观众的认可,只要有知名度和资本的支持,就能够在票房上有着不错的表现,而此时的观众口碑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不过从已经有过的作家转型导演作品来看,观众对这种拍摄模式并不买账,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作家张嘉佳所指导的《摆渡人》这部电影作品,不但票房成绩惨淡,观众给出的评价也是争论颇大,甚至大部分的观众都因为这部作品而对作家转型的导演失去了信心。
不可否认,作家的写作和编剧能力是极具影响力的,但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而导演则是整个拍摄过程的灵魂人物,如果没有丰富的执导经历,在镜头语言的掌控上往往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作家转型导演都是有私人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为了电影艺术而转型,从这个角度来说,对这种“作家导演”的电影作品就不能有过高的期待。对观众来说,评价电影作品需要真正的用心去欣赏,并且尽量的融入剧情当中才能有着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对转型导演的作品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对作家转型所拍摄的电影作品也就很难有欣赏积极性。
由此可见,蔡康永作为知名的作家、主持人,对电影虽然也偶有涉足,但真正拍摄一部自己独立执导的电影还是有较大难度的,虽然在各方努力下完成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但对观众来说依然无法保持较高的期望,毕竟作家转型做导演所拍摄出来的影片,已经让众多的观众失去的了兴趣,即便是在主持和写作领域有着较高知名度的蔡康永,也无法凭借自己的个人才华将观众吸引到电影院中,毕竟一部电影能否成功,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指望作家导演的知名度是无法改变观众认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