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字元晦,还有一个表字叫仲晦,是安徽婺源人。(他的)父亲叫朱松、字乔年,中过进士。朱熹从小就很聪明,刚会说话的时候,他父亲指着天跟他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那天的上面是什么东西?”,朱松大为惊奇。等到上学时,老师给他讲授《孝经》,朱熹看了一遍后在《孝经》上题书:“如果不这样就不是人”。朱熹曾和小朋友们一起在沙上玩耍,但他一个人单独坐在一旁用手指在沙上画什么,有人看了一下,原来他画的是八卦。
朱熹十八岁时中举人,绍兴十八年中进士。外放为泉州同安主簿(大体相当于县府秘书长),他选拔当地的优秀平民子弟做学生,天天给他们讲解圣贤是怎样修身治天下的,又禁止当地妇女当尼姑女道士。后辞职自请为祠奉官(即只拿俸禄而不理政事的散官,相当于现在的“内退”),期间监造了潭州南岳庙。过了一年,因辅政大臣推荐,和徐度、吕广问、韩元吉一起被朝廷征召,朱熹以身体有病辞掉了朝廷的征召。(隆兴)五年,因母亲去世,朱熹回家守孝。六年,工部侍郎胡铨再次以著名诗人的身份想朝廷推荐了他,朱熹又以守孝期未满推辞了。七年,朱熹守孝期满(两年七个月)这才应召,随即又以俸禄太低不能养家为由辞归了。九年,梁克家为相,又传命征召朱熹,朱熹再辞。梁克家向皇帝奏报,说朝廷屡屡征召朱熹,朱熹却一直不肯应召就任,陛下应蒙恩褒扬、高位录用,其他的大臣也都称赞朱熹,皇帝说:“朱熹安于贫困而恪守道义,再三谦让实在难能可贵。“因此特命朱熹改散官为实职,主管台州崇道观。朱熹用自己本求退却得以晋升。于道义不合为由再次推辞,直到淳熙元年才领命就职。
淳熙二年,天子想嘉奖重用谦让之人,以激励民风。龚茂良即将行使相权,又推荐了朱熹,任命他做秘书郎,朱熹竭力推辞,并且专门给龚茂良写了信,说明自己是因一时侥幸而得到了皇帝的眷顾。再加上一些小人趁机谗言诋毁,龚就顺势答应了朱熹的谦辞,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去管武夷山冲虚观。五年。史浩再次任相,授权朱熹权知南康军州事,皇帝特传旨让朱熹取便道尽快赴任,执行再次推辞,皇帝降旨不许。
朱熹到了南康军就积极除害兴利,那年正值南康大旱,一年都没下雨,朱熹又采取了一些赈济灾荒的措施,有很多灾民都因此赖以存活下来。等到救灾的事情完毕,朱熹邮箱皇帝奏请依照先例奖赏那些出粮救灾的人。朱熹还亲自到郡学去查看,并引进世家子弟与之讲解儒道。又造访白鹿洞书院旧址,上奏皇帝请求恢复它原来的规模,并亲自做《学规》让学生有所遵循。淳熙四年时朱熹就以年近七十而祈请致仕,到五年皇帝才准其所请,又过了一年朱熹就去世了,终年七十一岁。朱熹晚年病得很严重时还给他的儿子和在身边的门人弟子范念德、黄干写遗书,诚恳地勉励他们以勤学和修身正已。第二天,朱熹自己挣扎着坐正,整好衣冠,然后黯然地躺下而逝。
朱熹中进士五十年,在外做官仅二十七年,而在朝中为官的时间才四十多天,他的家里一直很穷,小的时候依附其父亲的朋友刘子羽客居在崇安,后迁至建阳的考亭。他家里经常断炊,他却淡然处之。学生们有时从远方来,朱熹就倾其所有与之共享,他还经常想别人借贷以维持生计,但如果于道义不符的东西他一丝一毫也不会去获取。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他父亲朱松字乔年。朱熹从小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不能像这样去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一幅八卦图形。
十八岁参加乡贡考试,后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淳熙五年,朱熹受命掌管南康军。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当时浙东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要求他当天轻车前往就任。(然而)又因为朝廷对南康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没有给予奖赏,朱熹辞谢了这一职务,等到朝廷的奖赏颁发后,他才受职赴任。朱熹就任后,立刻给其他州郡写信,召集米商,免除(蠲:juān)他们的商税,等朱熹到达浙东,外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访民情,到州县巡行考察,单车独行,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之内,秩序肃然。所有丁钱、役法这类规定条款,如对百姓不利,他全部整理出来加以革除。朱熹在赈济灾荒之余,还按照实际进行规划,一定为百姓做长远的打算。有人毁谤朱熹,说他政务荒疏,皇上对王淮曰:“朱熹政绩却是大有可观啊。”
朱熹在考中进士的五十年里,外地做官只有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在朝中做官才四十日。家境一向贫寒,以至常常断粮,但他却能安然处之。有的学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并和他们一起吃饭。朱熹常常(需要)开口向别人借钱以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并自我检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他曾说过,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由于圣贤经书的宗旨没有阐明,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也就含混隐晦。于是,朱熹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他所写的书在世上广泛流传。朱熹死后,朝廷把他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朱熹一生写的文章共一百卷,他的学生的问答一共八十卷,还有别录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