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和李遂都打死了老虎,为什么李逵没有被流传千古?

2024-11-22 09:50:0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李逵打虎与武松打虎是因为故事情节有很大不同。

武松打的虎是官府及众人合力要杀的大虫却没杀死,而武松喝酒大醉后用拳打死老虎,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这样社会众人当然会传赞并称颂。

李逵是接母亲上梁山享福,因为李逵的粗心,母亲不但没享福,还被老虎吃了,在这情况下李逵才连杀四虎。李逵办事太粗害了母亲,所以没有人挂嘴上称颂。

扩展资料

武松打虎,出自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主要讲述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十八碗酒,上了景阳冈,用拳打死了老虎,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李逵打虎,出自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第四十二回《假李逵剪径劫单身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主要讲述李逵回家搬母,途中遇李鬼冒名自己剪径打劫,未杀,给银十两。后知受骗,杀了李鬼,李鬼妻逃走。

回家见娘,娘双目失明,李骗娘说做了官,接娘享受。哥哥李达回家,揭穿李逵秘密,并去财主家要领人捉拿李逵。李逵给他留下一锭大银走了。李达领人亦不去赶。

背娘至沂岭,给娘取水,娘被虎吃,连杀子母四虎,被众猎户迎至曹太公庄上,被李鬼老婆认出,曹太公设计灌醉,报告知府。朱贵朱富救得李逵性命,李逵杀了曹太公、里正及李鬼老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松打虎

百度百科-李逵

回答2:

一、目的不同。武松为民除害,李逵为母报仇。

武松打虎虽然是为了保命求生,但是这件事的客观后果,是他为地方父老除掉了一害。

李逵打虎是因为老虎吃了他娘,打虎的后果仅仅是满足个人报仇雪恨。

二、难度不同,武松打虎一波三折,李逵打虎十分顺利

武松喝醉了酒上山,赤手空拳捶死了猛虎,一波三折惊心动魄。

李逵先找到虎穴埋伏好,手持利刃,偷袭取巧杀了大老虎,又虐杀了毫无反抗能力的幼虎,十分顺利。

扩展资料

沂岭杀四虎

李逵上梁山后,思母心切,为了让母亲享福,特地回家去接老母亲上梁山。路遇李鬼扮成“李逵”剪径,李鬼谎称家中有九十老母,便被李逵放走。后来李逵路过李鬼家,发现李鬼不仅所言不实,且企图害他,便将他杀了。

回到家中后,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奔梁山而去,途中路过沂岭时,李逵放下母亲去接水。回来后,发现老母被老虎所吃。李逵气愤之下杀了一窝四只老虎。

李逵杀虎之事惊动了周围一带,由于李鬼老婆的告发,当地曹太公用计将他捉住。沂水县知县派都头“青眼虎”李云将他押送到县里。李云在押送李逵的路上,遇到早已得知此事的朱贵、朱富兄弟,被麻翻。李逵因此被放出,李云、朱富也因此上了梁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逵

百度百科-武松

回答3:

1,格局不同。武松为民除害,李逵为母报仇。

武松打死的老虎是在景阳冈上吃过当地人的,武松打虎虽然是为了保命求生,但是这件事的客观后果,是他为地方父老除掉了一害,打得人心所向,大快人心,造福一方。

李逵打虎是因为老虎吃了他娘,打虎的后果仅仅是满足个人报仇雪恨。书中并没有提到附近百姓受益感谢他之类的情节。

武松打虎一战成名,打虎从此成了个人标签;李逵打虎却没造成什么影响。

2,难度不同,观赏性差的更多。

武松喝醉了酒上山,缺乏准备就与老虎相遇,也没有武器,居然赤手空拳捶死了猛虎,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让读者看的热血沸腾。

李逵是发现娘被吃了,一路搜寻,先找到虎穴埋伏好,手持利刃,偷袭取巧杀了大老虎,又虐杀了毫无反抗能力的幼虎,酣畅淋漓,十分顺利。

普通男人给你一把刀你可以杀猪,职业屠户也赤手空拳杀不了猪,猪一生气说不定还能伤人,这就是人有武器和没有武器的区别。所以武松打虎才能有那么高的地位。

3,性格原因,武松更受读者欢迎。

武松是典型的大侠范。为人豪爽,恩怨分明,个性独立,勇猛果断又不失谨慎机智;

李逵却是缺点很多的混人。粗鲁,大胆,愚忠,嗜血残忍,甚至滥杀无辜,连老弱妇孺都不放过。

回答4:

武松与李逵是《水浒传》中广为人知的两条好汉,他们二人在《水浒传》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两个人物。武松与李逵武功都十分了得,也同样打过虎,而且李逵一下就打死四只虎,但是打虎后李逵的名气却远远不及武松响亮。这里面有诸多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武松在打虎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名气,江湖上知道他的人很少。在柴进庄上即使宋江对他说:“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这其实不过是宋江笼络人心的一贯手段。宋江与人初次见面不是磕头作揖就是让座下跪,口称“小可”“罪吏”。初次见面,送人一顶高帽,总是比较容易得到对方的好感。

李逵在打虎之前,在江湖上已有不小的名气,尤其是“黑旋风”三个字更是令人闻名丧胆。李鬼就借用李逵的名声在树林里剪径,路人只要听到“黑旋风”三个字就会扔下包袱逃命。可见,李逵打虎之前的名气比武松响多了,李逵的出名不是依靠打虎的。武松依靠打虎出了名,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也。

二、武松打虎之后,从百姓到县官,都为他喝彩,广泛宣扬,他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人物。武松以后又接连做了几件震动江湖的事,而且敢做敢当。他和人较量时常说,若是怎样,景阳冈上的大虫便是榜样,或者在杀人之后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留下“杀人者武松也”的字样就可以表明杀人的是他武松,可他总是不忘记加上“打虎”二字。打虎成了他的标志,就象现在的商标。名牌是不可以没有商标的,武松是不可以没有“打虎”的。“打虎”既可用来吓唬对手,又可以在显示自己是条敢做敢当的好汉时替自己大大的宣扬一番。武松的品牌意识还是挺强的。

李逵打虎是在官府追捕的情况下做的一件事。他自己隐姓埋名,不敢声张。打了虎之后,当地百姓问他姓甚名谁,他也不敢报真姓实名,更是不敢替自己宣传。

三、武松打虎以后所做的事,被江湖上人称为豪杰之举,令人肃然起敬。金圣叹亦称武松“神人也!”。武松做事,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他每做一事,总要为自己的行为寻找正义的理由。他替施恩夺回快活林(施恩与蒋门神之间也是江湖上黑吃黑的事)时就曾说:“你众人休猜道是我的主人,他(指施恩)和我并无干涉。我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也不怕。”说得是多么光明磊落!所以人们乐于为武松扬名。

李逵所做的事基本上是为宋江卖命,且不分青红皂白,不计后果,举起斧子便排头价砍去。这些皆是滥杀无辜的行为,是蛮汉所为。他只顾“吃我杀得快活,”杀了官兵、差役再杀百姓,百姓跑没了连和尚道士也砍。人们除了拿李逵吓唬小孩之外是不会为他扬名的。

四、武松打虎之前随身带了一根哨棒,因误劈在树枝上没有派上用场,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兽。李逵杀死四只吊睛白额兽,是先用腰刀再用朴刀。武松打虎既艰难又危险,正因为这些,方显英雄本色。李逵杀四虎轻而易举,难以展示出他的神勇。自

五、李逵杀虎不及武松打虎后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深刻,还与小说对二人在打虎的具体写法上不同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转自club.china.com
施耐庵在写作武松打虎时,从三碗不过冈写起,层层铺垫,笔笔造势,读者随小说情节的展开时而紧张、担心,时而轻松、赞叹。小说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使主人公武松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说还特别通过环境的描写来渲染打虎前的紧张的、令人恐惧的气氛,“(武松)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金圣叹对此句有十分精彩的评说“骇人之景。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武松初见吊睛白额大虫来,“啊呀”叫了一声,这越是人之常情“反越显出武松神威”(金圣叹语)。此时读者的一颗心也随之提了起来。此后的人虎搏杀更是惊心动魄。
写李逵杀四虎,虽然也写了他因娘被虎吃而悲伤,但是他在杀虎的过程中却是轻松爽快,如同儿戏一般,远不及武松打虎来得吸引读者眼球。

回答5:

因为李逵外表粗鲁可爱 但内心奸诈无比 是幕后黑手安排专门为宋江唱黑脸的 就是一个特务 需要的时候才能张扬 至于打掉四虎 那是因为刀子在手啊 而武松当时的只有一根棍子 而且刚开始就断了 等于赤手空拳 一个有武器 一个木有武器 就像打架 一个人空手打败了5个人和拿枪打败了20个人 虽然数量差了一些 但是意义却不一样 当年西北野战军歼敌人数量 虽然不及其它几个军区 可当年中央却号召像西北野战军学习 是因为如果把当时各部队的综合条件与战绩形成比例 西野的战绩绝对是排在前面的 当然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