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佛教文化的朋友,极乐世界是否永恒?有,住,坏,空???

2024-11-01 15:17:4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佛教在印度的状况,就像儒教在中国的状况一样,都是面向权贵阶层推广的。其目的是要让那些权贵们不要贪得无厌、私欲过度膨胀,从而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和负担。也就是说,佛教与中国的儒家一样,他们面向的对象都是当时的权贵阶层,而不是普通民众。儒家讲仁爱、佛家讲离家弃财,这些观点对于降低社会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他们用的方法仅仅是靠个人的道德情操和自律,并不是依靠法律来强行限制的。因此他们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权贵阶层并不是多数人相信佛教;但是他们聪明的发现,佛教推广到普通百姓中,可以起到缓解百姓对权贵的敌意的作用,百姓能够安贫乐道,更加容易被统治和奴役。因为佛家的缘分说、因果说都是教人认命的。缘份说、因果说翻译成中国传统词汇,就是“认命”。这就是“极乐世界”这一词汇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价值背景;极乐世界是一种幻想,让人们抛弃现实的矛盾和痛苦,不抗争,转而期盼一种不存在的大同世界。但是,现实生活中贫穷的你依然贫穷,甚至因为相信极乐世界的存在而更加贫穷。极乐世界是一个不存在的世界,哪里来的永恒?
在这一点上,佛教比中国的儒教更狠。儒家是用礼仪廉耻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还是承认财富和尊严的;而佛教不仅用礼仪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且推崇离家弃财,要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财富、灵魂乃至人性。
至于你所说的“有、住、坏、空”,很多人都叫做“成、住、坏、灭”;我不知道印度原教旨佛教中是否也存在这种观念,但这种概念早在释迦牟尼之前的中国易经文化中就存在了,易经对这些概念描述的更加精确,应用也更加广泛。如果原教旨的佛教没有这些概念的话,那么就是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又吸收了中国易学文化的许多元素。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佛教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已经不得而知了,里面到底掺杂了多少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也是不得而知。佛教到底是一个什么文化,估计一些佛学大师也搞不清楚,佛教与中国的儒家、道家融合了2000多年,已经不伦不类了。
如果提问的朋友是个权贵阶层,学习一下佛法有助于消除社会的贫富差距,增加社会和谐。但是处在权贵阶层的人们又有何理由去学习佛法呢?因为他们明白佛法与他们自身的欲望是严重背离和冲突的。如果您是一介平民,我想还是多关注一下自身的权利,多挣点钱才是正道,如果您一味地、盲目地信佛,我想对您的处境不会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有副作用;您的财富、地位、尊严都供养了权贵阶层了,已经是“被大善人”了,还要怎样?真的要把自己的灵魂也丢掉吗?。儒释道的对象不是平民,而是权贵。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回答2:

根据佛经记载,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已经成就十亿年了,但如今依然在说法,接引着众生。相对我们地球人的时间概念,极乐世界可以说还会非常非常久远(恒河沙劫)存在的。但阿弥陀佛本期教化终有示现灭度的一天。那时,作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左右胁侍的观世音菩萨,随即会接续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宏愿,住持净土正法。

《观世音菩萨受记经》说:阿弥陀佛的正法灭后,观世音菩萨便于弥陀正法刚灭的中夜时分,光明显相的时刻(明相出时),在彼世界中的七宝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成就无上正觉佛果,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十号具足。那个时候的净土世界,也改称为「众宝普集庄严世界」。佛国里的众生,都是弥陀遗法的弟子及十方世界与观世音菩萨有缘的众生,形成另一层次应化因缘的世界。所以,楼主大可不必担此心,慈悲智慧无量的阿弥陀佛早为你考虑好一切。

回答3:

谁要是真认为有这么一个极乐世界,那他就还无法到达智慧的彼岸。这只是方便之说,让初学者能有个期望,有个念想,有个追求。这不是释迦牟尼的终极之说。他的最终目标是无所得。而这种“无所得”对多少人有诱惑力呢?有多少人在这个分水岭上伤心而退,佛陀当然很清楚,所以要有各种方便之路才能到达方便之门。

回答4:

佛 就是来无所来 去无所去 不生不灭 —那么就是说佛的原力也是不灭的—就说明了佛国是永恒的 是不灭的 那么我们这些未来佛就不要夹杂疑虑 和猜忌 好好修身养性 早日证得无生法忍 才是我们该做的 阿弥陀佛 祝福您

回答5:

我们求去西方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什么?
是去享乐么?不是的 我们去那里也只是暂住 在那里继续进修 得了正觉后 我们要去浑浊的世间帮助万物 西方极乐世界是佛祖的愿力建的 绝对清静的地方 佛祖不灭 极乐世界就不灭 别太过于执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