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 提高学习自觉性,首先要提高学习的能力。 我的儿子刚上小学时,每天回到家里不急着做作业,总是先吃东西,玩一会儿玩具,再看一会儿电视,磨磨蹭蹭到很晚才做作业。因此他经常晚上9点多了还在写作业。孩子的老师也告诉我们,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对学习感到吃力。 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我和爱人把孩子不会、不熟练的拼音、十以内的各种可能出现的加减法题,抄在一张纸上,耐心地讲给他听,一次次地重复,一次次地检查纠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拼读和计算中,学习能力一点点积累起来。学习能力提高了,儿子变得活跃了,能做到主动完成作业,愿意和家人交流班级里发生的事了。孩子的进步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他从学习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现在,即将升入三年级的儿子很少再让我们天天督促他学习了,只要有作业,他基本上都能自觉地去完成。 9岁男孩父亲 李将云 观点二 尊重孩子的决定 相信孩子的能力。 我们非常关注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我们首先要求孩子必须先完成作业,然后再去玩。刚开始,我们就坐在孩子身边,后来孩子希望我们出去,他想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我们尊重孩子的意见,希望他能在一个安静的空间独自思考和学习,慢慢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为了保证他的学习时不受到打扰,我们和孩子的外公外婆商量好,在孩子学习时尽量不去问他饿不饿,吃不吃水果,哪里有困难,要不要帮助之类等。 独立的空间使得孩子有了独立行使“权利”的自由。孩子喜欢这样,他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平时一个小才能完成的作业,现在只要半个小时就完成了;以前写的歪歪斜斜的字,现在也工整多了。为了鼓励孩子,在双休日,我们会安排半天或一天时间让孩子彻底放松,开开心心地玩一玩,松弛一下平时的紧张情绪,增进亲子感情。孩子体验到宽松和自由的可贵,学习更自觉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孩子自己节省出来的时间,我们完全让孩子自由支配。不给他额外增加学习任务。现在,孩子已经上四年级了,他能踏踏实实地学,痛痛快快地玩,基本做到了学习和玩两不误。 10岁男孩母亲 章文华 观点三 抓住契机 教育才会产生好效果。 我的女儿调皮,贪玩,做事粗心。刚上小学时,不愿意做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爱搞小动作。第一次期中竞赛,她的语文数学成绩全班最差。我们非常焦虑,不停地教育她:“听课不要随随便便,作业不要毛毛糙糙……”这些话不知说了多少回,但她学习自觉性总提不高,说多了她还不开心。一天,孩子回家告诉我们,同学说她是班级的尾巴。我们知道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强,就用激将法对她说:“你愿意做一个‘班尾’吗?”孩子当然不愿意听别人叫她“班尾”了。我们鼓励她,她是聪明孩子,只要上课注意听讲,回家仔细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会赶上去的。为了帮助孩子,我们和孩子一起分析错题,查找原因,列题型提醒她学习时应该重点注意哪些问题。真应了那句话:“不奋不发。”孩子也和大人一样,有时在遭受挫折后才会明白一定的道理。女儿上课渐渐变得安静起来,开始踊跃举手发言,做完作业能主动检查,练习和测试的成绩渐渐提高了。现在,孩子已经上四年级了,成绩有了大幅提高,不再是以前不爱学习的那个女孩了。 10岁女孩母亲 端木青 观点四 从兴趣入手,逐渐培养学习的自觉性。 我家孩子学习缺乏主动性,喜欢依赖我们,似乎这样才学得踏实。我觉得这样下去是不行的,特别是孩子进入三四年级以后,学习任务加大,功课难度加深,如果事事要家长扶助,我们也累,孩子也累,而且不利于养成孩子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为了早点放手让他学会自己走路,在做题时,当孩子又来问我,一般简单的题,我就启发引导他自己动脑思考;对确实有难度的习题,就适当点拨,启发孩子的思维。我们还根据孩子喜欢听故事的习惯,给他买了一套四大名著的连环画,让他借助画面阅读。因为图书画面生动形象,趣味性强,内容又较简单,所以孩子有兴趣阅读下去。一套书看完了,我们又去找来了冰心、孙幼军等名人名家的作品供他阅读。孩子越看越想看,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现在,孩子仍然喜欢阅读带图画的书,但他看得更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孩子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看来,只要教育引导方法合理,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还是不难养成的。 11岁男孩父亲 徐 伟 观点五 树要修剪,玉要雕琢。 我和先生工作都很忙,孩子平时学习大多都得靠她自己努力。孩子毕竟还小,没有很强的自制能力,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差。更没有自觉学习的精神了。去年,孩子转入一个新学校。我发现新班级的孩子预习、复习、阅读能力都很强,学习很自觉。开家长会时,其他家长的发言给我触动很大,“树要修剪,玉要雕琢”,我明白了,必须帮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合理利用时间的习惯,不能再拖拉了。我们规定,孩子课内学习的任务要在课堂上完成
好
感动是最好的动力
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但是学习好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要形成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分督促,二是要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
一、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
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业,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成绩差了几分,少不了要警告几句。认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
1.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就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适当的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所以督促只能适当,而且要讲究方法。比如孩子玩得久了,家长可以说:“你准备什么时候做作业呢?”提醒孩子学习要自己安排,如果家长每天老是命令说:“该做作业了。不要玩了!”这就使孩子没有了主动。
2.督促孩子学习切忌唠叨,切忌大事小事都要干涉。在家长的絮絮叨叨、指责数落中,孩子决不可能有积极愉快上进的情绪,很难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家长的唠叨,不停的催促、训斥,使家庭气氛紧张,使孩子紧张,无法获得宽松宁静,影响学习。做家长应学会长话短说,不必要的话不说。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能过分督促,提出要求,就要求孩子一定做到。养成习惯不在于每天催促,而是要求每天做到。有的家长不停地催促:“起来起来!快点,快点!”孩子依旧慢慢吞吞。越督促,孩子越拖拉、越被动。有的家长做得很不错,告诉孩子每天必须做到按时睡觉和按时起床,别的暂时不要求,让孩子感到这件事的重要。之后,孩子有做不到的时候,家长非常坚决、简单地说:“必须做到。”不许拖拉和讨价还价,孩子做到了,就给予夸奖。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的自我管理、主动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总之,家长的督促要着眼于孩子主动性的发展。不少孩子学习差、习惯差,往往不是因为督促太少,而是因为督促过分,使孩子失去主动性造成的。
二、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
学习是一种独特的大脑活动,需要适宜的气氛。这种良好气氛是保证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状态的重要条件。对此,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说教气氛,注重一点一滴养成。
有家长认为,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必须经常说很多道理,其实不是这样,家庭教育要注意养成。注意潜移默化,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依靠一次次地重复以成自然。浓厚的学习兴趣依靠一点一滴培养起来,令人乏味的说教会破坏适宜学习的气氛,所以家长要学会说短话,保持正常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感到平和、宁静、有安全感。
2.切忌“轰轰烈烈”,注重循序渐进。
由于对孩子寄予很大希望,家长容易制定许多教育计划,抓紧一切机会和空闲让孩予学这学那,把家庭教育弄得轰轰烈烈,气势很火。这是没有必要的,孩子的学习长达九年、十几年的时间,轰轰烈烈的气氛会破坏正常学习进程,就如我们食用的米、面,饮用水,味都是淡淡的,因为淡,才能长期食用,所以适宜于孩子学习的气氛不应该是轰轰烈烈的。以轰轰烈烈烈开始的家庭教育,必定以有始无终而结束。
3.切忌严厉气氛,注重营造宽松。
严厉的气氛并不适宜大脑思考,学习是大脑的活动,大脑如果处于恐惧和惊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现积极状态的,用脑需要宽松的环境。有的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守在一旁,孩子稍稍做错一点,就厉声训斥,甚至一耳光打过去。这种紧张气氛使孩子恐惧,大脑的思考被严重抑制、扰乱,严重妨碍孩子的学习。
4.切忌支配气氛,注意让孩子主动。
家长要用心创造一种气氛,就是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而不是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听从安排,什么时候作业,什么时候玩,形成一种绝对支配和被支配的气氛,这对孩子学习是不利的。比如一年级孩子刚上学,回家肯定要问家长:“妈妈,我现在做什么?”“妈妈,现在可以玩吗?”这时家长要指导孩子开始学会自己安排学习和玩耍,家长可以说:“你能自己安排好吗?不会的妈妈帮你。”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主动性,学着自己安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