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成就是写在中国历史里的。
2009年3月28日晚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的“200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上,钱学森先生获得“终身成就最高荣誉大奖”。
钱学森先生,是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中华知识分子的优秀典范,曾经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荣誉称号。
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和工作多年,28岁的时候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1955年他携全家回到中国,之后他一直拒绝重回美国。即便是在1979年,加州理工学院授予钱学森“杰出校友奖”时,钱学森也没有改变主意。
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些平实而高远的话语,道出了钱学森对祖国的情感和对科学的荣誉感,而它们也正是中国人今天站在巨人肩膀上,得以仰望更辽阔星空的重要原因。
钱学森的特点分三个层面:
技术层面:美国人才济济,是顶层。但不是高高在上。
组织层面:在两弹一星中组织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战略层面:美国的航天规划共七卷,钱学森写了三卷,外加一个附录。
在后两点上不是美国的技术专家所能够比拟。美国的技术人才没有能和他比肩的。
钱学森本来就是美国的顶级导弹专家,所以他要回国美国人才不让的。美国人说过“他一个人顶得上5个师的海军陆战队”。
当然是顶级的科学家。
钱学森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1950年,当时的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
那是肯定的,用美国国防部的话,"一个钱学森顶美国5个装甲师的兵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