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的人物形象分析

2024-11-22 18:05:0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薛宝钗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纠葛体。她大方典雅,举止雍容,既有大家闺秀卓越的气质,沉静淡泊、温柔平和的性格,又有心灵深处隐藏的豪放大度。她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但仍规谏宝玉读书做官。

她的言行和待人处事处世态度,其中所包含的情商和智慧,在除去时代赋予她的局限之后,都是青年读者学习的榜样。

扩展资料:

薛宝钗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与她的家庭背景密不可分。薛宝钗出身于皇商家庭,实际上就是一个支用国库营商的官僚大资本家,他们与贾家这样纯粹的贵族式的官僚世家不同,因此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薛宝钗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世事洞明。她对世事的洞明,对人情的练达,体现在她对湘云开社作东的“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人,然后方大家有趣”的劝说等。

此外,薛家本是书香继世之家,身为贵族官僚家庭的大家闺秀,加上父亲的宠爱,她幼年时受过良好的文化熏陶。宝钗也受过正规的教育。因从小博览群书,宝钗的才能学识更是数一数二。

回答2:

蘅芜素馨---------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梦阑珊
岁月如梭,有若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红楼一梦已看尽几世风雨飘摇。解不开是离恨苦,道不尽是红楼梦,且不说那草木前盟缘未尽,今生魂断情难销,也不论那封建末世社会态,家族兴衰成败史……单是一个薛宝钗,就引得后人太多太多的话语

山中高士晶莹雪 睿藻仙才淑仪风
---------封建淑女的典型

薛宝钗堪称封建淑女的典型,她谨守封建妇德,几乎放弃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要求,近乎封建统治阶级眼中的完人,体现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正统的风范。她克己复礼才德兼备,冰雪聪明善解人意;贞淑娴静品格端方;沉着冷静,遇事清醒;行为豁达,宽以待人;不轻视别人,而自身又永保尊严。她的美是一种雍容娴雅之美,倘以儒家的审美标准看来,恰是代表了一种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弘毅宽厚,清平和允。有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倘若不是集贤良淑德于一身,在荣国府这样一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大家庭里,宝钗是不会深得恩宠,获得上上下下广泛的喜爱与赞誉的。
“德言容工”四德俱全是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基本要求,宝钗品格端方、谨言慎行,举止闲雅,针黹精熟,集贤淑于一身。在她心中“女子无才便是德,贞静为主,女工居次,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她不仅以此为律,还常常用之规范别人,用心良苦。一句“珍重芳姿昼掩门”写尽了这位豪门闺秀的蓄雅和自重。
宝钗冰雪聪明善解人意,在与周围姊妹的相处中体现出一种长者般的风度。她善良真诚、细致体贴,她能在绮罗锦绣丛中,一片欢声笑语背后,看出湘云和岫烟的艰辛,私下里劝袭人不要让湘云帮着做活计,帮岫烟拿回所当衣物;她也能在酒令中察觉黛玉“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的失语,兰言解疑痴,这旨在保护黛玉免受谤议的从旁点拨,让黛玉深为感激,那一番女子“识礼守分”“得重于才”的说教,更是让黛玉心下叹服。黛玉起初对宝钗是怀有敌意的,总认为她“待人极好”是“有心藏奸”。宝钗的善解人意和虚怀若谷,最终感动了黛玉,使其自觉错怪了她,进而与之尽释前嫌,互剖金兰之语,“竟比他人好了十倍(49回)”。
虚怀若谷,宽以待人------这个名门淑媛必须的美德,被宝钗诠释得淋漓尽致。对于别人的攻击,不到实在忍无可忍,她都因顾全大局而不加以追究。黛玉曾心怀敌意,屡次拿话刻薄,宝钗总是装没听见,不与计较。面对恶嫂金桂寻衅滋事,宝钗随其母前往劝解,虽说是丝丝入情、句句在理,可她的一腔善意反倒遭来金桂的羞辱讥讽。虽是羞愤难当,却因心痛其母而忍气吞声、宽容大度、大事化小,这般气度,也只有大家闺秀才得如此(83回)。
宝钗遇事沉着冷静头脑清醒,考虑事情合理且周全。为寡母分忧解劳,是恭顺良孝的宝钗十分着意的。呆霸王薛蟠调情遭苦打之后,薛姨妈又是心疼又是发恨,情急之下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柳湘莲。沉着冷静、是非分明、通情达理的宝钗忙旁敲其母,语之其弊,一场将会给薛家造成“仗势欺人”之恶名的风波就这样被宝钗化解在只言片语之间了(47回)。再如薛蟠偶外出作买卖,薛姨妈犹豫不决,与宝钗商议,宝钗一番入情入理的话熨贴了母亲的不安。由此看来,宝钗不似薛家幼女,反倒象薛家军师,许多棘手之事,似乎都是经过了她的冷静点拨而得以妥善解决。
宝钗理财治家,通晓庶务也是高人一等。与凤姐的干练泼辣、手腕加淫威相比,宝钗理家则是威而不露,从时而发,她深谙“幸于始者怠其终,缮其辞者嗜其利”,提出了使大家都满意的方案,“小惠全大体”,顺乎时势,合乎人心,众人心服口服,熙凤也暗自佩服。
宝钗不仅是“四德”皆备,而且才识过人。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元人百种”也多有涉猎,学问自是十分扎实颇见功底。她能随意道出《唐诗品汇总序》中的“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来,谈论理财之道时又能顺手拈来《朱子文集大全类编》之语,甚至于今已佚失的《姬子》之句“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背之也是朗朗上口。除此之外,她的画论卓有识见,谈及颜料画具娴熟谙晓;医学药理知之甚笃,经验丰富言之成理;甚至于参禅悟机那一套也是了如指掌,娓娓而谈,滔滔不绝。
薛宝钗入都是为了待选“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的,她具备了封建社会女子最完备的美德,奔的是封建社会女子最高的出路。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16488522

回答3:

1.对于薛
宝钗
这一人物形象,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而抑薛。
邹弢
与其友许伯谦因争论激烈而几挥老拳的故事,就是一典型事例。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
林黛玉
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
小性儿
,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
2.薛宝钗,古典著《
红楼梦
》中的
女主角
之一,
男主角
贾宝玉
的姨
表姐
、妻子。她
容貌
丰美,举止娴雅,恪守
妇德
,是代表封建女性典范的“冷美人”。父亲早亡,有一母(薛姨妈)一兄(薛蟠)。宝钗进京主要是为了备选“才人、赞善”之职,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文再未提及。进京后与
母亲
薛姨妈、哥哥薛蟠寄住于贾府。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与贾宝玉随身所载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好是一对,寓意金玉良缘。
3.《
终身误
》曲专属宝钗,以
宝玉
的口吻叹宝钗的
婚姻
悲剧,谓宝钗
婚后
,宝玉仍心念
黛玉
旧情,与宝钗虽齐眉举案,然夫妇感情终有残缺。“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写黛玉逝后宝玉心中仍存在
钗黛
对立之局,永远无法将二人合而为一,宝钗在婚后无比尴尬难堪。在五行哲学中,金、木相克的对立斗争乃是永恒的,双方不可能合一或者和好。

回答4:

薛宝钗却有如一名政治家,知情达理,宽容随和,识时务,顾大体,关注现实利益。宝钗在贾府中普遍给人的印象是“行为豁达,随份从时”。黛玉对她“有些悒郁不愤之意”,宝钗却从不放在心上。宝钗对人的观察细致入微,贾母的脾气好恶,姐妹丫鬟的性情习惯都记在心中,以致常常能博得别人的好感。薛宝钗深明世事人情,像“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的诗句,就不是一般人能写得出的。与黛玉相反,她对现时的观念是接受的,身体力行的,总想潜移默化地对宝玉灌输“仕途经济”的思想。薛宝钗理财治家,通晓庶务也是高人一等。

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碧落凡尘
《红楼梦》中,“世外仙姝寂寞林”与“山中高士晶莹雪”是美的双璧。黛玉的美是一种感性而诗意的存在,宝钗的美则一种理性的世俗的存在。长期以来,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中,宝钗无疑是最难定性的一个,人们无法简单的将她划入“好人”或“坏人”的行列。她既是“无情”的,也是“动人”的。从“人”的角度讲,她遵从着她认可的道德、信念、理想,与时俯仰地活着。从艺术魅力上说,她性格的多面性引起了从未停止的争论,成为文学史上“反角正写”的经典。从思想意义上看,宝钗的形象对作品主题的表现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宝钗动人的一面代表着封建礼教“温情”、“美好”的表象,是极具诱惑力的。但读者可以通过宝玉对她由昵而敬之到弃之而去的过程,领悟到了所谓世俗理想的本质,在令人目眩神迷的表象背后,竟是如此的庸俗和冷酷。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相当耐人寻味的一节。占花名儿抽签时,黛玉抽得一支“风露清愁”的芙蓉花签,芙蓉花也即莲花。宝钗掣得的是牡丹花签,诗云:“任是无情也动人”。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种花来分别比喻两人呢?我们可以从宋代周敦颐所写的影响深远的《爱莲说》中找到答案:“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花与牡丹的这种对比正契合了作者对世俗理想的叛逆之心。宝钗代表着那个时代备受推崇的“美德”,她的广受好评,正如人们对牡丹的爱,是“宜乎众矣”。但作者对此却是不屑的,他独爱芙蓉花的真性情。所以,作者撇开了众多称颂牡丹的诗句,单挑了全唐诗中唯一说牡丹无情的诗来配宝钗,无疑是饶有深意的。
一、宝钗的“动人”
在“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大观园,黛玉、宝钗无疑是美中魁首。相对于“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来说,宝钗的健康美又要略胜一筹。她“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怪不得宝玉为她的雪白一段酥臂,竟然魂悠悠出窍,被黛玉讥为“呆雁”。曹雪芹把宝钗的美表现为一种雍容娴雅之美,倘以儒家的审美标准看来,代表的是一种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正与她的“安分随时”的性格相契合。
论才情,她也堪与黛玉比肩。黛玉是灵气充溢的“仙才”,而宝钗则是“全才”。她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元人百种”也多有涉猎。她能随意道出《唐诗品汇总序》中的“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来,谈论理财之道时又能顺口道出《朱子文集大全类编》之语。除此之外,她对画论也卓有识见,谈及颜料画具娴熟谙晓;医学药理知之甚笃,经验丰富言之成理,甚至于参禅悟机那一套也是了如指掌,可谓博学杂收无所不能。如此才情卓著,为她的“动人”凭添了优雅智性的神韵。
然而,才、貌并不是宝钗的最动人之出,曹雪芹要表现的,是这位“品格端方”女子的“人情练达”之动人。在这方面,率性而叛逆的黛玉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古语云:“事上谄者,临下必骄”,而宝钗竟可以两全,以至贾府上下,无有不说她好的。连深爱黛玉的作者也忍不住赠了黛玉一句:“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放纵着闺阁知识分子特有的感情,写诗作画,沉溺情感,一任自然的纾放着她的性灵。而宝钗则秉持世俗的理智,谨守封建妇德,几乎放弃个人的感情和追求,尽心尽力地维持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正统风范,一步一步实现她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人生理想:夫有治国才,妻有停机德。这也是封建时代女性的最高人生理想。宝钗的所有人情练达都因这个最终理想而带了明显的功利色彩,将纯情少女本该有的朝气和灵性完全掩盖了。但在统治者眼里,宝钗的品行却是最合心意也是最动人的。

回答5:

一论林黛玉和薛宝钗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中最耀眼的明珠,它留下了许多有趣的问题让后人研究,学习。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书中二位至关重要的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她们在作者曹雪芹的笔下是怎样的形象与地位呢?

于是历来红学家或是平常爱好红楼梦的读者中大概存在了三种态度,即褒林贬薛,褒薛贬林,和林,薛双峰并存之说。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的小说中,到底是褒义地描写林黛玉,还是带有编贬意地描绘薛宝钗,亦或正好相反?我认为第三种看法似乎更客观更公正一些。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我们先来讨论林黛玉。在整部书中,林黛玉地重要应该是不容置疑的,没有林黛玉和宝玉二人的爱情情节,那么红楼梦就将不会存在了,所以对于林黛玉这个人物曹雪芹是满含同情,精心刻划的,无论如何林黛玉这一形象在曹雪芹笔下是正写的,而绝无任何蔑视。

那么薛宝钗呢?她在红楼梦中的出现是个反派人物吗?
我想曹雪芹创作薛宝钗的目的不是把她写成一名让人厌恶的人物,相反薛宝钗只是不同于林黛玉的另一种典型女性,作者是十分客观的描写她,而没有刻意去褒扬或蔑贬她。
“拥林派”贬薛的重要证据主要有二条,其中之一是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薛宝钗扑蝶不想偷听到了小红所说的关于与贾芸纠缠不清的悄悄话,为了隐藏自己多余的到来,薛宝钗在小红等人发现自己时,说了一段被认为是作者曹雪芹贬薛的话语,即表明先前林姑娘在这儿,而不是自己。
这段话终于被人落了口实,于是人们便认为,薛宝钗的多么虚伪,她将黒锅背在了林姑娘身上,让小红等人的多疑转到了别人,而自己则聪明的摆脱了干系。

其实我倒认为这一点并不能真正说明什么,从心理分析,当薛宝钗这样正统的女子听到小红所言的心里话都不免会心中暗惊,并急欲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知道了此事。宝钗是大观园中聪明,能干的少女,事试想当时她急中生智相出的应付话语只能说明她机智过人,善于应变,十分巧妙的渡过了一场尴尬的面对。至于指出林姑娘在此间,不过是随意找个人来圆谎罢了。我想这一情节的描写实是完善了薛宝钗善于应付复杂局面的性格,曹雪芹在此并没有真的在贬薛。

“拥林派”贬薛的另一重要证据便是王夫人的丫头金钗头井自尽后,宝钗对王夫人的一番话。

人们认为这又说明薛宝钗蔑视地位低下的丫鬟,并欲得到王夫人的好感,以期她最后终能成为宝玉的金玉良缘。
我们分析这段话的同时,首先还应注意说话人是在什么样的场合和有着什么样的心理。金钗一死,事后王夫人的确有点后悔及自责,这在她的话中得到了体现,那么薛宝钗作为一名后辈且是贾府的宾客身份,(试不谈她是否真知道事情的经过真像)她此时自然的反应便是要极力劝说王夫人不要为了此事伤了身子,并进行一番安慰。想明白了这一层,薛宝钗的话就显得十分正常了。为了安慰人,对于一个被主子打了一记耳光便去投井自尽的丫头你又能说什么呢?恐怕只能是认为她死的太不值得,有点傻吧。
而为了安慰人,对心中存又自责的王夫人,你又能说什么呢?恐怕只能说服王夫人多给一点钱给死去的金钗的家人,以消除一些愧疚心情。

所以曹雪芹描写薛宝钗这段话根本不在于贬抑她什么,而是通过这说明了薛宝钗善于待人处事的性格。而这一点正是林黛玉所缺乏的,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在王夫人跟前的会是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呢?林黛玉就算来了,大概也只有陪王夫人一起落泪而已,而绝不会说出宝钗所言的那番话。各人性格不同,所言所行就有分别,但你不能就以此认定谁优谁劣,从而作为褒贬的证据了。

当然也有人会问,在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爱情游戏中,作者曹雪芹难道就没有任何的态度偏向?
不,恰恰相反,曹雪芹笔下有着鲜明的态度,宝玉真爱的只有黛玉一人,他与黛玉之间的性情是相通的,作者对此的描写也是书中最精彩的部分。
但对于薛宝钗,作者并不采用贬的写法,而是客观的描绘出她的美丽,大方,道德标准。读者要认真体会的是她的行为举止都往往出现在贾府掌权阶层的面前,如贾老太太,王夫人,王熙凤等,这就无形中表明了她最终将深得她们的欢心。而林黛玉却只是在潇湘馆中,与宝玉二人沉浸在爱的深潭里无法自拔,却不知最后的结局将是多么的悲惨。
但最终的悲剧有多少是薛宝钗从中造成的呢?这一悲剧其实是封建家庭道德伦理对自由恋爱的毁灭所形成的。宝玉,黛玉是牺牲品,而宝钗又何尝不是呢?所以无论是褒林贬薛,或是褒薛贬林的观点都有其偏激的一面。

如果我们能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入手,那么才能更全面的看待问题,才能把曹雪芹这位伟大作家的笔下人物研究地更透彻洞明。

二论林黛玉和薛宝钗

在《红楼梦》中最可怜的是薛宝钗和林黛玉了。薛宝钗这位有口皆碑的好媳妇最终未能拴住宝玉的心,只得在宝玉出家后独守空闺,林黛玉则带着对爱情的渴望,带着对宝玉深深的眷念与怨恨,魂飞天国,至死也不明白为何宝玉不来娶她。

既然她们俩的命运如此相似,那么,撇开世俗的偏见,对她们的性格做一些比较。

薛宝钗入住贾府较林黛玉晚,而且林黛玉还有身为贾母外孙女这一层关系,亲疏程度,勿庸赘言。但这薛宝钗入住贾府后,贾府上下逐渐发现(或者说更加明显)宝钗的平易近人与温和谦让,黛玉则是性情乖戾,难以侍候,贾母甚至将她和宝玉同视为“小冤家”。 黛玉对宝钗是颇有妒意的,主要原因是宝钗有一个“芳龄永继”的金项圈配那“仙寿恒昌”的通灵宝玉,而且宝钗甚得贾府的夸赞。

尽管黛玉逐渐明晰宝玉对她是一往情深,然而她毕竟不如宝玉见惯名利场,看尽人间的世情百态,因此她无法理解宝玉的那句“你死了,我当和尚”的誓言,反而甚为着恼。黛玉对宝玉的爱情是执着,显露而又坚贞的,王熙凤甚至逗笑她是“未来的贾家媳妇”,她与贾宝玉的爱情由此看来是路人皆知的了。但她仍不放心,在未得到最高统治者——史太君的肯定前她是绝对不会放心的。她不容许贾宝玉对其他女子有任何好感,而且将信将疑地猜忌着各种传说。先有宝钗与宝玉的金玉之说,后有湘云与宝玉的麟玉之配,这些传说无时无刻不扰得她心烦意乱,无法处便拿宝玉出气。尽管她希望宝玉能不介意这些传说看来其实最介意的是她自己。黛玉在初进贾府时曾立誓要谨小慎微,不被他人取笑,而她采取的方式则是先取笑别人或者过分自卫,史湘云吐字不清晰,她就笑其将来嫁个“爱哥哥”,可是当史湘云笑言她与一戏子相像时,她就受不了了,在她内心最深处的自悲心理 不容许任何人拿她开玩笑的,就这样,她带着自悲与自卫的包袱越滑越远。

黛玉平生只有两个心思,一个是宝玉,一个是作诗。黛玉和宝钗因受过良好的封建教育,文章韬略皆显奇才,其二人互在伯仲之间。而她们在对待女子学文的态度上却有很大的分歧。黛玉一心想的是争名夺胜,每次作诗应对必是全力以赴,可以看得出,贾妃省亲时黛玉因题目太少难以尽兴发挥是多么的不甘心,而在菊花赋中以《咏菊》、《问菊》、《菊梦》独占魁首时又是多么的舒畅。宝钗则认为女子无才便德,有了这种思想,无论吟 诗作赋她也就只是聊以应景了。所以,黛玉对待女子学文的态度与作风较宝钗要积极的多。 这反映在她对香菱不厌其烦的教导,带领香菱去结实王摩诘、李青莲等一代名家,更反映在她后来的重建桃花社,可以说在学问上林黛玉是花费了毕生的心血,而这又是封建势力所不容许的,他们不需要一个会舞文五弄墨的人来作他们的媳妇。从这一点上看,宝玉和黛玉似乎算得上是彻底的反叛者,只可惜他们的终身大事还是要贾母的定夺,也就是说,他们与封建势力存在一种依存关系,如此一来,他二人就变得太不识实务了,既对封建势 力有所希求又不肯老实听话。

那么,薛宝钗又是如何赢得贾府的嘉许,最终做了贾家媳妇的?在见识了通灵宝玉之后,宝钗就已经明白自己的终生归宿之所在,但她并未形之于色,而是绐终做着恰如其的隐忍。平心而论,薛宝钗确实更符合贾母等人的要求,温厚、贤惠而又识大体。从她的身上,也不光看到了她作为封建女子的闺房形象,更看到了她作为一名旷世才女的不朽丰貌。从规劝黛玉读正经书,别移了性情到苦劝其兄薛蟠不要胡作非为至协理荣国府,将大观园让与下人劳作,以节省开支,让我们领略到薛宝钗的确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姑娘。

一般来说,宝黛二人通常被理解为反叛的典型。实际上,宝钗也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以讽当朝: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嘲弄了官员昏暗无道,贪得无厌。尽管如此,我们似乎还没见她说过其他偏激的话,她深知自己的力量不足以给这个世界致命一击,因此在反抗与忍受间找到一个合适的中介点, 较之宝黛,她是否更聪明些?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最终是不幸作结的。宝玉出家、黛玉悲死、宝钗守寡,他们同成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尽管宝玉对黛玉爱得死去活来,终究不了黛玉一死的命运,尽管宝玉如何的与宝钗不融合,也终究免不了娶她为妻的结局。他们的力量毕竟太小了,何况又还时时希望得到封建势力的认可,也就只有苟延残喘的分了。封建势力最终是胜利了,这是《金陵十二钗》中预示好的。这位封建文人最终放不下对统治者的幻想,放不下对封建势力的维护,用自己的笔残酷地为他们三人的挣扎划上了句号,从而让整个梦最终成为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