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登上了皇位。
梁帝明堂下旨,冤情邸传各地,原赤焰军的幸存者及遗属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或抚恤,主犯夏江被凌迟处死昌数。景琰专门设立了灵坛道场,由梁帝率百官亲临祭拜,以安亡灵。天理昭昭,冤案终于得雪。 苏宅内,蔺晨兴致勃勃的讲述着出游路线,准备携梅长苏、飞流游山玩水。梅长苏终于放下了心事,准备祭奠完毕就离开金陵。 重新整修的林氏宗祠内,梅长苏跪在林氏一脉的牌位前,一脸凝重,不发一言。他相信,自己心中的万语千言父亲和母亲都能懂得。 军中忽然急报频传,大渝、东海水师、南楚、夜秦、北燕同时来犯,边关告急。景琰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一军候以兵力不足为由提出议和,遭霓凰反对。景琰询问谁愿挂帅出征,诸军侯都以年迈为由推诿。景琰无奈,准备带兵亲征。 景睿与豫津得到家人支持,前往募兵处报名。梅长苏阻拦景琰亲征,表示攘外必安内,梁王并不可信,此时离京定遭反噬。他分析了整个战局,让霓凰定南楚,聂锋和夏冬平北燕,而自己则请命对阵大渝。话未说完,被景耐渗首琰打断,霓凰也坚决反对。在梅长苏的坚持下,景琰表示只要他身边的大夫当面说可以去,他就答应。 梅喊岁长苏想劝服蔺晨,遭他强烈反对。急切中,梅长苏激动的表示自己是林氏后人,国难当头之时,断然不会坐视不理。如果能以林殊的身份战死沙场,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蔺晨深受感动,决定同梅长苏共赴战场,陪他走到最后一天。 景琰、霓凰心中都十分不舍。梅长苏安慰景琰大渝是自己最熟悉的敌人,击之必胜。景琰则承诺会以民为重,不失本心,开创一个不同的大梁天下。 大军开拔,梅长苏束甲出征,他和霓凰依依惜别。梅长苏知道自己来日无多,许诺来生定会与霓凰携手终老,霓凰含泪应允。景琰站在城墙上,远眺出征的队伍,目送梅长苏离去。 战乱平息后,梅长苏没能再回金陵。梁帝驾崩,景琰登基。几年后,大梁政通人和,国富民安。这天,兵部请陛下为整编完毕的新军赐名。景琰饱蘸浓墨,写下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长林军
在琅琊榜中,最终靖王登基,赤焰冤案被彻底洗雪,所有的光芒似乎都在梅长苏身上。也有人会说是霓清段液凰、宫羽、夏冬、静妃、高湛、蒙挚的神助攻,当然这是毫无疑问的,梅长苏用了12年的精心谋划和诸多人的辅助才得以让靖王从一个不知名的王爷登上至尊之位。但有一个人,他既不是梅长苏的棋子,也不是梅长苏谋划的人,但答物他在助力靖王登基之路上仅用了一句话,而这句话成就了靖王,对整个环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人就是在琅琊榜中超长待机的诗歌风雅秒人纪王,他大智若愚,却活的坦荡洒脱。他一向不问世事,不理朝政,但是在靖王的升迁之路上却出力很多。他的兄长也就是梁王,一直是一个权利心和疑心极强的帝王,所以纪王不理朝政只爱风花雪月、听曲作乐,所彰显出的胸无大志实质上深深地保护了自己,梁王信任他。在太子的人选上,梁王只询问了他一个人的意见,而他的一句话:仁孝德厚,赤诚忠勇!可谓众皇子之楷模啊!,适当的一句话,恰到好处,也让靖王的太子之位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如果说梅长苏是靖王登基之路的主要谋划者,那至关重要的人一定是纪王,他不爱出头,也不跟风,在皇族中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中立的,但每次在靖王的事情上或是在赤焰军翻案之路上,他走的每一步都拿捏得恰恰好,不早不晚,不迟不慢,在他的推动下,所有的事情都是顺利进行。
当一切尘埃落地的时候,梅长苏找纪王感谢,纪王表现淡淡说了一句:“谢我什么?我万事对心不对人的,即便是我说出来的,也必是我眼中所见的,有何可谢的?”这句话一出就知晓了很多事情的缘由,他并非不知情,只是更清楚所有的纷争和明理罢了。当提到他救了庭生时,纪王爷更是一脸地洒脱地道来:更不必感谢,谁跟谁又不是骨肉呢!这些细节足燃塌见纪王的耿直、善良和大智慧。
靖王最后登上了皇位,最终完成了林殊的梦想。
登上皇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