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以及苏俄的俩个政策

2024-12-04 01:16:5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苏俄的政策(一)
苏俄建立时由于国内战争所以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内战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
苏俄的政策(二)
战争结束后,新生政权得以巩固后便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颁布“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极其不满。所以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小农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后来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
斯大林模式
列宁去世后,约瑟夫·斯大林当选联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以计划经济作保障,领导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使苏联一度成为欧洲工业生产值最高的国家。1936年,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它的政治政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新宪法的颁布标志这斯大林模式的正式形成,斯大林模式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但是它的弊端日渐显现,苏联各届领导人都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未能彻底的打破这种斯大林模式,终于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后导致了苏联解体。

参考: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85ZQDpeoHiw8Rv9TztmfbTDoMJHblYJ80r6cl8B70yAjnOSbea2u75MC4bIBYuIaV4ZcC3Dy2MPfLCC7OyLl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