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但冰心却是常青树,从她十九岁成名到晚年一直都在创作,她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经常读书是分不开的。
一、《忆读书》讲什么呢?
《忆读书》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从四岁起直至八十多岁,长达八十年之久的读书经历,以及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和读书的方法,表达了“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全文像是一位长者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读者伴随着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成长,直到最后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其中有三层次含义:“读书好”指开卷有益,“多读书”指博览群书,“读好书”是说要读对身心发展有益的书。这九个字既是作者对自己一生读书的总结,也是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二、怎么的书才是好书呢?
根据冰心的回忆,在十一岁之前,她所阅读到的文学作品,数量惊人,就是现在一个文学专业的大学生都不能与之相比。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她阅读的书目为:《三国志》《水浒传》《聊斋志异》《东周列国志》《西游记》《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凤双飞》。在这十二部古典文学作品中,《天雨花》已较偏僻了,《风双飞》不知道是什么书,但十一岁的冰心却是读过了。这些作品的总字数大概要达上千万,对十一岁的孩子来说,是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作者当时年纪尚小,要她像成人那样去读一部长篇小说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不是很了解所读文章具体的内容,也能够扩大阅读量,增长见识。
一个人要想长知识,见识广,就应该去读书。书是人类进步阶梯。书,能使人由粗野变得文明;书,能使人由孤陋寡闻变得见多识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让我们变好。读一本好书,终生受益。读一本坏书,终生受害。
冰心的忆读书中,作者认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质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好书。出自《忆读书》。
好读书:人们知道了读书的好处,就应该热爱上读书,喜欢上读书。
读书好: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书像一位知识渊博的好老师,使我们领略到无穷的乐趣,所以说读书好。
读好书:人有好坏之分,书有优劣之分。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质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好书。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出自冰心的《忆读书》。第一句讲读书益处,第二句讲了学会读对自己有益的书,第三句讲了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古人所遵循的至理名言。它同样适用于现在的我们。读书让我们每个人都成长起来。
扩展资料
关于《忆读书》:
《忆读书》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不同于其它此类的文章大多是读书说教。更像是叙事,因而让读者不乏亲切感。
作者冰心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通常在这一类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多是基于理论的理性说教。如:读书会给我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好处等等,让低龄读者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
而冰心奶奶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话,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
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缀缓流进了学生的心中,让读者终身难忘。
冰心的《忆读书》作者认为这样的书才是好书。:好书应该是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朴实情感,质朴的语言;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我们应该选择这类书来读。
书中能够让我们学到知识的书就是好书,比如《倾城之恋》 、《挪威的森林》。《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而又近人情的故事。《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白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
冰心的忆读书中,作者认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质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好书。出自《忆读书》。
好读书:人们知道了读书的好处,就应该热爱上读书,喜欢上读书。
读书好: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书像一位知识渊博的好老师,使我们领略到无穷的乐趣,所以说读书好。
读好书:人有好坏之分,书有优劣之分。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质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好书。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出自冰心的《忆读书》。第一句讲读书益处,第二句讲了学会读对自己有益的书,第三句讲了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古人所遵循的至理名言。它同样适用于现在的我们。读书让我们每个人都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