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我才19啊,小便是白色的,像豆腐脑一颗一颗的怎么办啊?

2025-04-15 03:03:4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尿中含有乳糜液称为乳糜尿。乳糜尿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白蛋白、卵磷脂、胆固醇、纤维蛋白等。乳糜尿伴有血尿称乳糜血尿,伴脓尿称乳糜脓尿。

乳糜尿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腹部淋巴管广泛阻塞 如肠干淋巴管或腹主动脉前淋巴管阻塞。

(2)胸导管阻塞。

(3)淋巴系动力学改变 较粗淋巴管内的瓣膜破坏,失去生理功能,逆向流动的淋巴液在泌尿系淋巴管管壁薄弱处可进入尿液,产生乳糜尿。

乳糜尿的诊断:

(1)真乳糜尿的确诊:显微镜下,真乳糜尿无脂肪球、乳糜尿试验阳性,苏丹Ⅲ染色可见红色脂滴。

(2)定位诊断:乳糜尿的定位诊断应包括淋巴系统的阻塞部位及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部位,可作膀胱镜检查确定乳糜尿是何侧肾脏。淋巴系统造影术检查对淋巴系统异常改变及瘘道形成的定位诊断很有价值。

(3)病因诊断:乳糜尿病因大致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国内绝大多数由班氏丝虫所致,及少数由结核、肿瘤、胸腹部创伤、手术及原发性淋巴管系统疾病造成,偶也见于妊娠、肾盂肾炎。

乳糜尿,绝大多数乳糜尿病人都是由于患丝虫病后引起,仅极少数病人可能是腹腔、盆腔或腹膜后等部位肿瘤压迫淋巴管造成。丝虫病侵犯后会寄生于人体淋巴管内,结果阻塞淋巴管,于是被阻水平以上的淋巴管由于淋巴液的瘀滞而扩张并破裂,与泌尿道形成通道,乳白色的淋巴液进入尿中。除极少数严重乳糜尿需要手术处理外,大多数病人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蛋白尿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

在病理情况下,如患有肾病时,滤过膜的滤过作用会发生改变。原因之一是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被滤过;另一个原因是滤过膜表层覆盖着带负电的某种蛋白,按照同性相斥的原理,它能阻止血液中带负电的大分子蛋白质(如白蛋白)通过,因此当患有肾病时,滤过膜上的某种蛋白减少,白蛋白滤出增多;另外,在病理情况下,还可能会造成肾小管的重吸收障碍,使原来滤过的少量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以上情况都可能造成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每日排出量超过150 mg),形成蛋白尿。

许多实验研究已表明经肾小球滤过的蛋白可诱导近曲小管细胞增殖,同时伴有许多血管活性物质和致炎物质的合成增加。在蛋白尿疾病中常可见到间质细胞浸润,这一现象可于进行性小管间质纤维化之前发生。

在蛋白尿引起的肾脏损害中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起关键作用。因此,任何可减少蛋白尿的治疗性干预应都对肾脏有益。

不论是在临床还是在实验研究中,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A)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都具有明显的抗蛋白尿和肾脏保护作用。在1型和2型糖尿病肾病以及非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中,已证实ACEI/ARA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且该作用与它们的抗蛋白尿作用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都不依赖于其降血压作用。但是,临床上常可观察到ACEI/ARA的抗蛋白尿作用不明显。

多种临床治疗措施(包括适当控制血压、早期应用ACEI/ARA、饮食蛋白控制、低盐饮食、超重患者减肥、加用利尿剂、增加ACEI/ARA剂量减少蛋白尿、联合应用ACEI和ARA以及加用其它具有抗蛋白尿作用的药物,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进一步加强ACEI和ARA的降蛋白尿作用。

回答2:

考虑是淋病、非淋、前列腺炎等,建议到泌尿科就诊,以便明确诊断。Z

回答3:

快去看病!!!!!!!!!!!!!!!!!!!!!!!!!!!

回答4:

危险了你,我从没听说过这种病,去检查检查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回答5:

上火啦!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