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不能保护所有的道德行为。
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有这辨证统一的关系,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不可分割。
法律是道德的保障,什么是法律的基础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作用是怎么体现的?
法律以道德为存在基础,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道德则是法律的哨兵,并以法律为最后保障。
法律和道德的区别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法律具有强制力,由国家保障实施。
道德没有强制力,最多就是舆论谴责。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最鼎一道防线,而道德也可以指导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不能。
法律是道德最低线,但是道德不是法律,道德可以遵守可以违背不存在强制力,法律存在必须遵守的强制力,题主所称的 不人性的判定具体是指那些判定,个案的判定或许因个人的原因导致存在不平衡,况且道德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因历史的沉淀所积累下来的一种内在表现,法律是一个国家因国家经济、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产物,道德在日积月累的变换中并不会频繁更替,但是法律随着国情、国经等变化而更替,道德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遵守并且能做到的,是文化素养的累积,道德并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
法律是道德的载体。没有法律,道德就会流于形式,无从落实。道德向法律的转化一般来讲体现在法律原则中。道德规范的特点和法律原则的特点十分相似,共同点表现在:首先,道德规范和法律原则一样有相当的模湖性、概括性、和抽象性。道德规范是自发产生的,他的存在形式不是以严谨的具体的文字条文形式表现,而是在人们心中,因此在表达方面是模蝴而概括的。法律规则具有确定性和具体性的特点,但是缺乏灵活,不能包括更多的需要法律进行评判的事项,所以为了弥补其灵活度不够的缺陷,法律原则应运而生。
应该是不可以的,法律是底线,道德是比较高的要求了…就像出轨,劈腿,这些法律上都很难保护受害方,但是确实是道德行为
显然不能,道德调整和约束人行为的范围比法律更广,法律仅仅是最低限度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