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为夷,夷死为微,微死无形。
据《幽冥录》记载:“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为夷。”这里的希夷两字曾多次出现在道教典籍中,如《道德经》就曾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据河上公注解的《道德经》中所说我们可以知道:“无色曰夷,无声曰希。”这里说的色不是好色,和佛家所说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色是一个色,意思是外形。没有外形曰夷,没有声音曰希。也就是说聻会逐渐失去外形,再往后连声音也没有了。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人死了就立即投生(解脱的四果圣者除外),投生的去向是六道之一: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人死亡后,投生为天、人的机会及其微小,主要是因为普通人日常都是生活在贪嗔痴当中,因此佛陀曾经拿起一把泥土,说:得人身者如掌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贪嗔痴是导致时候落入恶道的原因。
人死亡的时候,业力的成熟按照以下的次序:
1、不善重业-------杀父、杀母、杀阿拉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团,必定落入地狱。
2、重善业------临死亡时候,保持禅定;或者证悟圣道。必定投生到善趣(除四果圣人,四果圣人已经解脱轮回)。
3、近死业-----在临死前所造下或忆起之业。忆起善业则投生善趣,忆起恶业则投生恶业,因此临死前的帮助将死亡的人忆念善业是很重要的。
4、惯行业------习惯从事的事情,比如屠夫习惯于杀生,恶业则落入恶趣。乐善好施的人习惯于布施,善业则投生善趣。
5、已作业------不包括於上述四种业、但又足够强到导致结生之业。包括过去世所做的事情,因此随机性较强。
你可以按照这五个次序来判断。
《幽冥录续三·卷十四》所言: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无声),希死为夷(无形)。不看外来佛教的话,最后就是灰飞烟灭了。根据宗教和小说不同各有不同,本身就是YY产物鬼怪文化,并无定论。看自己喜欢哪种就是了。
首先了解一下“聻”是个什么玩意,说法大致有两种,
第一种《西阳杂俎》续集卷四说“聻”原文道:“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聻”字,谓阴刀鬼名,可息疫疠也。予读“旧汉仪”。”阴刀鬼又解作“阴司鬼”,即管鬼的鬼。
另一种《宣室志》:“有道士李君擅视鬼,传术于冯渐。李君寓书于崔曰:“当今制鬼,无过渐耳。”是时朝士咸知渐有神术,往往道其名。”渐耳二字因连书被认为“聻”,变成了祟鬼的东西。
这是聻的由来,可知无论鬼还是聻,都是鬼神文化的一种,不管是以讹传讹还是莫须有的谣传,形成通俗意识那便有,若无人提那便无。 就像鲁迅笔下的猹,倒也未必有猹这种生物,他说有并被普罗大众接受了,没有也有了。
鬼是,聻是,龙也是,不知lz理解了没~?
比如我说聻死为“厇”,只要形成共识,那聻死也有个名号了。可惜我不是鲁迅,不是普罗大众。^_^
(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书面或非书面证明,聻死了是什么,就像人也不会去想人是什么东西死了变成的一样。)
PS,楼下说六道轮回的,仅止于“鬼”,未涉及到“聻”哦。
人死为鬼,鬼死为人,以此不断循环。这所以人怕死人也就是人怕鬼、鬼怕死鬼也就是鬼怕人。人怕死,鬼也怕死。人死为鬼后不知其前世是人也不知其历世也曾是鬼,鬼死为人后也知其前世是鬼也不知其历世也曾做过人。这也是天机不可泄露!否则,天机泄露则乱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