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和康熙究竟关系怎样?

2024-12-04 20:03:0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康熙和纳兰是很好的朋友,原则上是。他是纳兰明珠的儿子,是康熙的近侍,多次扈从圣驾前往边塞。很可惜他却一直在官场上不得志。他一直想好好的表现,也许是康熙考虑的太多了。当了近九年的侍卫,在几乎转正的时候就病倒了,几日之后就离去了。据说纳兰青梅竹马的表妹嫁给了康熙,所以纳兰对康熙的感情一直很复杂。他对康熙16岁智擒鳌拜,19岁果断削藩很是崇拜,可是对于半路出来抢走差点成为自己妻子的康熙也很是反感。容若很矛盾,在矛盾于纠结中度过了自己剩下的日子!

回答2: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纳兰容若与康熙的关系关系颇复杂:

  1、主仆关系。纳兰性德一直到死都是个侍卫,不能参与政事,君臣可能谈不上。

  2、亲戚关系。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和皇室颇有渊源。纳兰性德的母亲,是多尔衮同母兄阿济格的女儿,顺治和纳兰性德的母亲可以算是堂兄妹。那么,纳兰性德可以算康熙的表弟。

  3、情敌关系。蒋瑞藻《小说考证》引《海沤闲话》中曾讲过,纳兰性德有一位初恋情人,后来入宫,纳兰性德很抑郁,还趁宫中白事偷偷地跑进宫见了那个女孩一面。但是这女孩和康熙之间究竟有没有爱情,就不得而知了。但情敌关系也可以算是成立的。

  康熙为何宠爱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早在十八岁就中了举人,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更是高中进士,说起来也正是春风得意的少年郎,他师父徐乾学就曾夸赞过他,称其游历了这么多年,交了不少的学生,却也没遇到过一位向纳兰这样聪慧的学生,他的见识、学问、才气,都是远超常人。

  不仅如此,纳兰的家室也非同一般,父亲乃是康熙帝眼前的宠臣,可谓是独揽朝政大权,在官场上气势如虹。而他本人也是了不得,在进士考试的时候,因为获得了二甲的第一名,被康熙钦点为御前侍卫,时常追随在皇帝的左右,跟他的老爹一样,很受宠爱。

  根据乾隆帝所说,《红楼梦》的贾府,原型就是纳兰府,纳兰容若的父亲买了很多的田产奴仆,甚至有人称其当时是“日进斗金”,而那座什刹后海的豪宅,就是纳兰家当时的宅院,而那座位于现在海淀区的明府花园,则是他们家的乡间别墅,至今在那别墅外面,还有纳兰家的祖坟,也就是世人熟知的“小十三陵”。

  纳兰性德身为大学士明珠的儿子,不仅生活过的非常惬意,而且能够接受当时最好的文化教育,一代英才没有被埋没。不像是其他的贵族子弟,他为人非常高傲,很期望成为顶尖的艺术家,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这一梦想。
作为皇帝,康熙也非常的喜好风雅,他每每有了吟咏的兴致,一旁的纳兰总能够完美附和,两人因此相处的非常投机,也颇有文人雅士的文情风雅。

  后来康熙无论是南巡北狩,还是到各地游览,甚至在祭司的时候都喜欢将纳兰带在身边,如此便可以一路上与之吟诗作对,格外得有情调。而纳兰性德除却在护驾的主要任务之外,还会趁机将他所写的诗词曾与皇上,供其解闷,使得他越发的在皇帝面前受宠。

  所谓是近朱者赤,与性情温和的纳兰相处久了,原本脾气火爆的康熙也变得儒雅了很多。

  不过说起纳兰之所以能够在文学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却并非是因为他是皇帝的宠臣,完全是凭借他自身的实力。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出诗集了,经过后人的几番筛选,留下了将近三百五十首,专门编成了一部《纳兰词》,当时的很多文学泰斗都对此称赞有加。

  不同于李白无畏皇权的随性,受与当时环境的局限,纳兰必须接受皇恩浩荡,一边饮着轻灵的诗句,一边踏上皇帝奢靡的游船,因为皇帝喜爱他的诗词,便经常讲佩刀等物赐予他,作为现在人们眼中的稿费,用来鼓励他继续创作更好地作品。

  要说清朝的金牌诗人,纳兰算是一位,虽然他附庸天子,但却并没有人将其视为“御用文人”,因为他的很多作品还是为自己而写就的,其中不乏一些表达心中爱慕的书籍,感人程度不必柳永之辈差多少。

  他的确为康熙写过一些讨好的诗词,但那都是应付之作,当他为自己的爱妻写词时,却又是另外一番笔力。可见他虽然是官二代,又深受皇帝宠爱,但是并不滥情,而是一个非常专一的痴情男子,活脱脱一位东方普希金。
虽然称其为清朝的李白不太恰当,但是他们都将富贵视为浮云,他尊敬康熙,但不是眷恋,在其心中是向往成为一个隐士的,不过隐居的地方是这烦乱的朝堂,大隐隐于市,更能体现他境界之高。

  可惜天妒英才,三十岁出头的纳兰因病逝世,不过他的崇拜者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而他的诗词也一直都在被人争相传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回答3:

关系颇复杂: 1、主仆关系。纳兰性德一直到死都是个侍卫,不能参与政事,君臣可能谈不上。 2、亲戚关系。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和皇室颇有渊源。纳兰性德的母亲,是多尔衮同母兄阿济格的女儿,顺治和纳兰性德的母亲可以算是堂兄妹。那么,纳兰性德可以算康熙的表弟。(好麻烦......) 3、情敌关系。不全是电视剧杜撰!蒋瑞藻《小说考证》引《海沤闲话》中曾讲过,纳兰性德有一位初恋情人,后来入宫,纳兰性德很抑郁,还趁宫中白事偷偷地跑进宫见了那个女孩一面。但是这女孩和康熙之间究竟有没有爱情,就不得而知了。进宫的女孩不一定都是和康熙有情啊!而且在那个年代,纳兰性德是绝对是不敢和皇帝为“敌”的。但是那个女孩毕竟和纳兰性德恋爱过,后来也算了康熙的女人,所以情敌关系也可以算是成立的

回答4:

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词》在纳兰容若生前即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身后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到了民国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
王国维赞其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文学特点
物性观照
在纳兰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 首先其别业就名为“渌水亭”。无论现关于渌水亭所在地点的争议怎样,无论它是在京城内什刹海畔,还是在西郊玉泉山下,亦或在其封地皂甲屯玉河之浜,都没能离开一个水字。是一处傍水的建筑,或是有水的园囿。
对于水,纳兰性德是情有独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水认作有生命的物质,认为是有德的。并用水之德比君子之德。滋润万物,以柔克刚,川流不息,从物质性理的角度赋予其哲学的内涵。这一点被纳兰性德这位词人尤为看重。
风物起兴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有不少是因扈驾游历北京西山一带风景名胜时写作的。这些地方至今几乎都有迹可寻,有史可稽。这些因名胜古迹生发的感慨和情致出之有处。通过对所写地方进行体察,能够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认识纳兰性德此类诗词创作的起因和他丰富的文史知识,以及对客观事物形象准确的感受。

回答5:

初识纳兰容若,是因为他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感叹,再遇便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惆怅,真正爱上却是因为他那"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的情深不寿。
纳兰容若的词风向来是"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留下了许多让人觉得回味绵长的佳句。而那么富有才华的他,应该受到康熙的重用,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他自始到终都只是一名侍卫,而他年仅31岁时就然而逝,令人万分惋惜。
风华绝代的才子出生,纳兰容若少年之时就已才华横溢
纳兰容若,原名为纳兰成德,但是为了避太子名讳,而改成性德。因为字容若,所以也有不少人称他为纳兰容若。纳兰容若身世显赫,是叶赫那拉氏,母亲为英亲王的第五个女儿爱新觉罗氏,其曾祖父是叶赫部统领,因此纳兰家在朝中势力很大。

纳兰容若 影视剧形象

正是因为家境的优越,所以纳兰容若可以接受到非常好的教育。而他从小就饱读诗书,文武兼修且天资聪颖。他在年仅十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星球映彻,一夜微退梅梢雪……"的绝美词句,令他的父亲和老师都赞叹不已。
等到纳兰容若十七岁的时候,便入了国子监,受到了赏识,被举荐给了内阁学士徐乾学,拜其为师。十八岁时,参加了顺天府的乡试,不出意外的中举;十九岁时参加会试中第;康熙十五年,参加殿试,赐进士出身,这些都是对他才华与能力的肯定。

纳兰容若 影视剧形象

不得不说,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家教,确实能够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人才。纳兰容若能够这么出色,有很大的原因取决于他的家庭给了他绝对的优势,先是他家境优越到一辈子可以不愁吃穿,再来就是他的父亲对他的重点培养,为他请的老师都是最好的,家里自己珍藏的书籍也任由纳兰容若观看。
再加上身为才子,纳兰容若的性子里也有一些小清高,比起那些不学无术,嚣张跋扈的官家子弟。他还是更喜欢与"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充满了真性情的江南文人相处,像是顾贞观、严绳孙等人。而在这些名士才人的影响下,纳兰容若在文学上的造诣日益增高。

纳兰容若 影视剧形象

若是熟读纳兰容若的诗词后,其实不难发现,他的风格与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风格有一点点的相似,而他本人也非常欣赏李煜,是他的"忠实粉丝"了,曾说"花间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量,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至。"表达了对李煜的高度赞扬,可见纳兰容若在诗词方面上受到了李煜不小的影响。
纳兰容若诗词风格前后差异很大,本该受到重用的他,却只是侍卫
令人感叹的是,不光是在诗词上,李煜和纳兰容若在遭遇上都有一些相似。先从最为明显的相似来说,两人的诗词风格都从前期的艳丽、清新、脱俗的积极心态,转变为了后期的哀愁、忧伤等负面心态。而纳兰容若的风格,之所以前后差距那么大,是因为他的身世背景和感情经历。

纳兰容若 影视剧形象

就像李煜,年少时的他并不是后唐的"接班人",可以肆意地沉醉于琴棋书画之间,对于政事从未有忧愁过。他前期的诗词也主要写的是宫廷宴乐、风花雪月、缠绵情思等等,但等到后唐猝不及防到了自己的手上,他再亲眼见证着国家逐渐走向了灭亡,这种哀痛之情只能从他的词中抒发,于是他后期的词就变为了对故国的怀念和无限哀愁。
纳兰容若的身世遭遇与他有着相似之处,虽然他显赫的身世背景,给他带来了非常优越的先天条件,可他这一生都没有得到康熙的重用,空有一腔热血却无法实现抱负。于是纳兰容若的词赋中便多了像是"身世恨,共谁语"充满了幽怨的句子,以感叹身世带给自己的不公。

纳兰容若影视剧形象

李煜之后痛失了自己的所心爱之人,写下了"吊孤影兮孰我哀,私自怜兮痛无极"哀悼,纳兰容若也未能幸免。不管是无奈入宫为妃的"初恋"也好,还是之后日久生情的妻子,她们都没能陪着纳兰容若走到最后。尤其是在他的妻子香消玉殒后,他才恍然发觉妻子的一瞥一笑,都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他的灵魂之中。
于是纳兰容若写下了"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等一首首哀悼之词,从最初的清新婉约,变成了现在的哀感顽艳。而他也曾经写下"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表达了对朋友们的珍视之意。但是他和他的朋友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分隔几地,鲜有能重聚的机会,于是他后期的诗词中就又添了几分惆怅。

纳兰容若 影视剧形象

康熙忌惮纳兰家族,纳兰容若最终郁郁而终
或许有很多人都在纳闷为什么纳兰容若这么有才华,他却为什么自始至终都没有受到康熙的重用,而他为什么不去埋怨康熙,反而有了"身世之恨",就连他的父亲纳兰明珠都对此百思不得其解,认为他已经什么都有,却还这么不快乐,殊不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自己。

康熙 影视剧形象

纳兰家族的底蕴十分雄厚,他们与爱新觉罗家的关系十分亲密,甚至纳兰明珠按辈分来算的话,是康熙的堂姑父。因此纳兰一家在朝堂之上的地位非常显赫。可是在纳兰明珠成为朝廷重臣后,他在表面上看起来,为人谦和自律,但暗地里却在结党营私,一时间权倾朝野。
康熙对此颇为忌惮,且逐渐生了不满之心。于是,哪怕纳兰容若与康熙从小一起长大,是关系亲密的"玩伴",却依旧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两人争斗的牺牲品:本来该在朝堂上一展宏图的他,却只能成为康熙御前的一等侍卫,主要职责就是保护康熙的安全。

康熙 影视剧形象

天资聪慧的纳兰容若,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之后纳兰明珠结党营私的事情败露,受到了康熙的惩戒,纳兰家族因此渐渐没落。纳兰容若对这样的结果无可奈何也束手无策,只能被迫接受这残酷的现实。他也写下了"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用来嘲讽因为身世带给他的一切不公。

纳兰容若 影视剧形象

身世带给纳兰容若的不幸遭遇,朋友离散带给他的惆怅,爱人离世带给他的沉痛,使他变得郁郁寡欢,日日哀愁。而这些充满了悲伤、压抑、苦闷等等的消极情绪,最容易耗损人的心神。因此在爱人离去的几年后,纳兰容若也黯然离世,年仅31岁,留给我们的除了一篇又一篇的旷世之作,就只剩下了无限的唏嘘,与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