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苦逼的周一,路上各种堵,人各种多,最怕遇到阴雨天气,那个糟心哦。那么在中国古代,有没有周一的说法呢?各大官员上早朝会不会堵在路上?衙门口会不会挤满了大喊冤枉的平民百姓呢?
在古代中国没有礼拜概念,只有问候概念。所谓问候的候是一个时间概念,在古代中国,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二气为一节。一节就是一个月。所以一年有二十四个气节。
【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2)干支纪日法。如《肴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肴。'"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
《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fe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二十四节气(The 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则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星期,又叫作周或礼拜,是古巴比伦人创造的一个时间单位,也是现在制定工作日、休息日的依据,一个星期为七天。星期在中国古称七曜。七曜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是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等七个主要星体,是当时天文星象的重要组织成份。后来借用作七天为一周的时间单位,故称星期。
星期在中国古称七曜。七曜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是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等七个主要星体,是当时天文星象的重要组织成份。后来借用作七天为一周的时间单位,故称星期。在西方,古巴比伦人首先使用七天为一周的时间单位,后来犹太人把它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公元3世纪以后,就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明朝末年,它也随基督教传入了中国,因而称为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