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关于孤单这个话题,无论何时总是能在网上引起共鸣,似乎很多人都会感觉到孤单。我认为孤单是累积的,也是突然的,以下三点是我对于感觉孤单的理解。
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有时候我们常常感到无力的孤独感,用力拼搏后伤痕累累,没有人可以倾诉;真心对感情付出后,没有得到回报,孤独感油然而生。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因为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而产生的孤独感。如果一个人常常去努力奋斗,现实中总是饱受打击,得不到相应的回报,那么肯定会感觉到孤独。
内心空虚。有些孤单的人通常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可能个人爱好方面也比较少。感到孤单可能是因为在酒肉饭局中把别人的话当成真的,幻想自己可以成为“圈内人士”。在职场中,把尔虞我诈当成了工作探讨,以为由此可以加薪升职。只有在内心强大,目标明确,生活充实的状态下哪怕独来独往也不会感觉到孤单。
孤单是人生的常态。人生本来就是孤独的,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一个圈子,总有人会走,总有人要来。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当遇到事情可以给亲友分享、交流,此时的你不会感觉孤单。如果没人分享和交流,或者是无人能理解你的心理,那么孤单感就会来临。其实自己一个人也能面对生活的问题,只是在亲友的包围中,我们习惯了去分享和沟通,不适应自己一个去面临。
正所谓朋友遍天下,知心无几人
平时玩的时候一大群,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还真的没几个人帮得上忙。
孤独也是相对的,一个人在家或者是在外面的时候很孤独,那你在一大群人玩的时候,一个人不合群也会显得很孤独。
还有就是没有共同话题,朋友之间不能深入了解,就会显得很孤单。
小时候玩的很好的玩伴,现在长大了反而话题少了,大家都有顾虑一样,所以特别尴尬,在一起也会显得孤单。
人总是要适应环境的,孤单的时候就有孤单的过法吧
同时也说明你还是想成熟了,长大了有自己的见解了。
繁华的都市,我们也显得自己很渺小很孤单,在这浩瀚宇宙人本来就是有灰尘一样渺小的,只要是尊重内心的想法,活得自在就行了。
有很多人会感觉到,明明自己有许多的朋友,却依旧感觉很孤单,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冲突和感受呢?
孤独有两种,一种是表面的孤独,一种是内心的孤独。
表面的孤独是自己给自己装了一个保护壳,表面显孤独的人都是比较喜欢自己独处,不太想有太多的纷纷扰扰打扰到自己,喜欢自己呆在一片小天地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人不会真的感到孤独,能够自由自在的沉浸在自己的天地中,反而会感到莫大的满足,是只要没人打扰,反而是自由自在的。
而内心孤独的人,才是真正的孤独。这样的人,没有仔细去了解和接触,你并不知道他是一个孤独的人。内心孤独是自己的内心由内而外产生的一个绝缘罩,虽然表面上有许多朋友,但从没有什么朋友能够和他交心,他自己也从来不会付出真正的感情。
真正内心孤独的人,他其实并不想自己一个人呆着,他会害怕孤独的感觉,想去融入身边的世界之中,但是内心这个孤独做成的绝缘罩,却让他无法去打破,无法去融入。
在这个庞大快节奏的社会中生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责任和领域,当你个人感觉的自己有了孤独感,那么,一定要让自己从这种不良情绪中走出来。孤独也需要承载一定的内容。这个内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具体的一件事情。当孤独没有任何内容的时候,人就会被孤独感拖累,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烦恼。
一、孤独在本质上其实是和高兴、悲伤、幸福等情绪一样的心理状态和感受状态的一种而已。孤独感的产生,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因为内心的脆弱与短视,令他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因为无法接受事情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急迫的想要获得安全感,这种占大多数。
第二种是因为人在物理空间中长期没有与其它人、物相连接和沟通。这种占少数。
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容易感到孤独。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大部分每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放松自己,内心世界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孤独感。长期遭受遭受孤独的折磨,容易造成精神困扰,甚至引发抑郁症。
二、需要友谊也就是需要朋友。
人在孤独和烦恼的时候,都想去找一个与自己息息相通的人,说说自己的孤独和生活中的艰辛。夏姐就是我在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的时候认识的一个朋友,至今差不多二十年了,是那种交流可以不说话的朋友。她比我大五岁,一个很普通的女人,几乎每天都是素面朝天的。简单之中深藏着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她说过一句话,“丑”也要丑出自己的个性来。
三、人们觉得孤独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第一:主要是心理方面,有好多人就是一个人逛街的时候,总是浑身不自在,这就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千万不要这么想,就算一个人在外面的时候,尽量把心思投入到别的事情上。心里可以这么想,世界上那么多人,哪有那么多人关注你,自己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而已(事实也是如此),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自己觉得没有做错就好
第二,内心空虚。人应该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多读书,多去培养的自己兴趣爱好。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越是心内空虚的人才越需要外面的丰富多彩去填满内心的空虚。而那些内心丰富的人,外在的生活都很简单和简约。
其实大部分人并不只是因为孤独感本身而痛苦,更多的是因为对孤独感的抗拒和逃避引起的焦虑与恐惧所带来的痛苦。
你越是想摆脱孤独感,你就越焦虑,你越是焦虑,就越是无法正视和面对你的孤独感,你越是无法面对,那么焦虑就越强烈,由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因为这种人得了外向孤独症,是一种心理想法和状态。通常发生在这一类人身上——
在生活中善于交际,有着很好的人缘,总是给大家留下乐观开朗的印象,甚至是大家身边的开心果;
内心的情感丰富细腻,甚至多愁善感,因为不喜欢向人倾诉,经常被周围的人误以为内心很强大,从而无法获得周围人的关心;
能适应不同性格的交往对象,朋友也很多,但自己的感情很少被理解,可以谈心的人也没几个。
(1)情绪得不到表达
外向的人主要从外部世界获得能量。对他们而言,和朋友一起聚会、聊天、一起做事情,都是获得能量和活力的方式。相反,当他们独处时,这个能量的来源就被切断了,于是很容易感到无聊和疲倦。
当我们出现情绪时,内心会有想要倾诉与表达的需求。而这些需要分享的情绪,是需要被理解与感知的,如果倾听的对象无法与自己共鸣,情绪就很难得到表达。
(2)缺乏自我认可
表面上的乐观开朗和内心的孤独封闭,看起来是一个对比非常鲜明的矛盾,实则不然。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展示出不同的性格特点。
我们在社交场合的活泼开朗,可以满足我们与人交往的心理需求,还可以从别人身上获得认可。但如果我们把自己内心需要的满足都建立在别人身上,当独处时,就会因为没有依靠而无所适从。
(3)害怕暴露自己
很多外向的人都自来熟,可以在第一次见面就营造出一见如故的氛围,但随着交往时间的推移,他们暴露的问题也在增多,其中有一点就是他们很少展露出自己内心真实的一面。
通过掩盖自己真实的感受,展现出更快乐、更积极的一面,可以获得更多喜爱与认可,但也拉远了与别人的距离。
当一个人开始自我暴露时,便是信任关系建立的标志;一般来说,对方会以同样的自我暴露水平作出反应,成为接受信任的标志。这种自我暴露往复交换,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际间的亲密关系就逐步形成了。
很多外向孤独症的人,恰恰就是在自我暴露上有障碍,阻碍了与他人建立深度亲密关系的可能。孤独是因为没有人懂自己,可是,如果我们不告诉别人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别人又怎么可能懂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