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1、物态:由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且不同的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不同,就形成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的状态称为物态。
2.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3.物态变化的过程(简介):由于物态有三种(实际上有好几种,但在这里我们只研究三种。其他物态如:等离子态。),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六种(简记为:三态六变):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具体详解见下面说明)。
4.如何判断发生的是哪种物态变化:关键是找到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再根据定义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熔化:
固态→液态(吸热)
凝固:
液态→固态
(放热)
汽化(分蒸发和沸腾):
液态→气态
(吸热)
液化(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
气态→液态
(放热)
升华:
固态→气态
(吸热)
凝华:
气态→固态
(放热)
沸腾:液体变为气体(吸热)
烧开水烧沸了
蒸发:液体变为气体(吸热)
湿衣服变干了
注意!:沸腾和蒸发都属于汽化
液化:汽态变为液态(放热)
早晨的露水
凝华:汽态直接变为固态(放热)
北方冬天出现的霜
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汽态(吸热)
防虫的樟脑片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了
这不是物理变化,所以不可用液体凝固的知识的解释。高温下,蛋白质胶体变性凝聚,发生了化学变化,是不可恢复的的变化(也就是说,熟鸡蛋不能变成生鸡蛋,你说是吧。。。)
物理中专指的物态变化是可以恢复的,而且不会有化学反应。改变温度,体积,大气压等本质的东西仅仅会引起物理变化。
举个例子,木炭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但并不能说二氧化碳就是气态的木炭,而且二氧化碳凝华后会变成固态二氧化碳而不是木炭,这个就是化学反应。
气体变成液体叫液化, 放热
液体变成气体叫气化. 吸热
液体变成固体叫凝固, 放热
固体变成液体叫熔化. 吸热
气体变成固体叫凝华, 放热
固体变成气体叫升华. 吸热
除了这3种体外还有 "超临界"状态
如: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并具有两者的优点,如具有与液体相近的溶解能力和传热系数,具有与气体相近的黏度系数和扩散系数。同时它也具有区别于气态和液态的明显特点:
(1)可以得到处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任一密度;
(2)在临界点附近,压力的微小变化可导致密度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