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历史课遗留的问题:清代是的银元和白银的区别和具体价值?

2024-11-15 18:38: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2100万银元指的是西班牙本洋,2100万银元=1470万两白银。
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而后来中外条约中规定的中国赔款都是“若干两白银”。计算的名称和单位为何发生变化?原来,这和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对外贸易的不同状态有着密切关系。
鸦片战争之前,在中外(主要是中英间)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每年从国外获得大量贸易利润。英国当时防止货币外流,禁止本国银币出口流通,所以中国赚取的外贸利润并非英镑,而是英国商人从世界贸易中获得的西班牙本洋。这种银元原产于墨西哥。墨西哥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白银产地,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就开始铸造银币,它的币面花纹有西班牙带王肖像。这种银元被称为西班牙本洋,在广东一带被称为“佛头”,它具有成色统一、规格整齐、便于计算携带等优点,在世界殖民地间广泛流通,英国商人在与中国正常贸易中也大量使用这种银元。由于在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这种银元大量流入中国市场,尤其是广东地区。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赔偿给英国2100万银元,就是指这种西班牙本洋。这实际上反映了尽管中国当时闭关锁国,但并非没有中外贸易,而且中国从中获得大量外汇的历史现象。
也有人认为《南京条约》中的银元是指另外一种墨西哥货币——墨西哥鹰洋,简称“鹰洋”,这是错误的。1821年墨西哥宣布独立后,停止铸造西班牙本洋,后来开始铸造本国货币,币面花纹有该国国徽的图形,故俗称为“鹰洋”。但是据可靠记载,鹰洋是在1854~1856年(咸丰四年至六年)间流入中国的,不可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作为中国对外赔款的货币。
那么《南京条约》后的对外赔款为何改为以银两为支付单位呢?因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丧失了中外贸易的优势地位,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只好用中国传统的银锭来支付数目巨大的赔款了。

白银 清朝白银与铜钱的比价在19世纪初是白银一两兑铜钱1000文左右,至鸦片战争前夕,则为白银一两兑铜钱1650文。
参考资料: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3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