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结构分析:汪曾祺《胡同文化》

2025-04-14 15:28:1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胡同文化》

——汪曾祺

主题:

通过描写北京城的方位——四方四正,点明北京人的思想。介绍胡同取名原因、胡同构造及胡同文化对北京人思想的影响,点出了北京人的思想:热情友好易满足。看着胡同的衰败没落,心里升起了怀旧情绪,突出了作者对时代更替的期待,却又对旧物消逝的无奈。

结构:

介绍北京城的方位,四方四正。点名主题:城市构造影响着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取名因地制宜,因事因人而取。

胡同的各种布局(长、短,宽、窄)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打酱油、约鸡蛋、磨剪子…)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

介绍胡同文化(不大愿意搬家)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

北京人的热情友好

北京人易满足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胡同在衰败,没落️

睹物怀旧

情感变化:

普通升华

金句: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北京人的思想。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份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