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豆瓣的商业性并不是很强,一般人开公司目的就是为了盈利,当然除了那些公益基金。可豆瓣这个作为性质是盈利性的互联网公司却不太看重盈利,那么在其行业中就显得尤为佛系。
我想使用过豆瓣的人都知道,豆瓣公司貌似非常随缘,并且它的步调很缓慢,好像跟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点格格不符,如今信息速度变化如此之快,许多互联网公司都靠着与时俱进和商业发展的多样性创新性,在互联网行业占有一席之地,而豆瓣公司却像千年老王八一样一动不动。但是我们却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可能正是由于它商业性质不强,所以并不会做出一些有违本心的事情,所以豆瓣在影迷心中有非常高的权威性。
而多半之所以被称为佛系,公司又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豆瓣公司并不看重大众给豆瓣带来的收益
我们一般都是在看过电影之后,利用豆瓣来对看过的电影进行打分和进行影评,而豆瓣就起到给用户一个发表自己言论的平台作用,并且在豆瓣上并不只针对电影进行评分,还有读过的书,或者说是听过的音乐都可以进行评论和收藏,并且这种评论机制是免费开放的,所以其实豆瓣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大的盈利机会。
二豆瓣仍然保持自己本身的独立客观性
豆瓣之所以在影迷心中有很高的权威性,就是他在互联网行业中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客观性,现在豆瓣的电影音乐以及书的评分机制影响力越来越大,那么就带来了很多流量以及关注要知道,在互联网行业里面能够忍得住诱惑,而保持自己本来的态度,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尤其他能够为了初心而不采用一系列商业手段对其进行推广就更为难得。在豆瓣读书,安全作出保障,要防止那些水军影响其豆瓣本来的氛围。所以久而久之,用户却觉得豆瓣越来越佛系了。
许多人印象中文艺的对立面就是“商业”,这几年,关于豆瓣如何盈利的话题就一直没停过。豆瓣的模式,实在有点“圈地自萌”了——喜欢它的,会爱死了它的极简风格与豆瓣之于小众圈层的关怀;不喜欢它的,会一直吐槽它的用户有点“无病呻吟”,加上豆瓣万年不变的页面,也成了过时的标志;中立的,可能会在想看影评或者书评的时候想起它。
豆瓣也确实“闷不吭气”很多年了,在科技君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浸淫着豆瓣的文化,但豆瓣也始终未真正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过,APP下载量始终排名靠后,有时候甚至会跌出200名甚至变成300名开外。
即便互联网几经轮回,产品盛衰如过江之鲫,但豆瓣,依然活着。活的让那些想刷评分的电影都只能在其他平台上下功夫,活的让那些忙不迭的去上市变现的互联网新贵们在一轮轮真假的虚幻中狼狈不堪,活的让那些把赚钱放在道德之上并以之为荣的创业者如鲠在喉。
豆瓣的用户鲜少受到不符合自己兴趣的信息的打扰。不同的兴趣圈子互相几乎没有连接。在知乎和微博上,热点和大V可以轻松辐射到所有用户,而在豆瓣,只要用户不感兴趣,就不会被打扰,也正因如此,建立起来的用户群体认同感和信任感特别强烈。
凭借着因志趣相投而产生的信任,很多人在豆瓣租房子、找工作,更有很多人在豆瓣相识、相爱,乃至步入婚姻殿堂。知乎网友因此评价“每个人都能在豆瓣上找到内心的桃花源”。而豆瓣自己的说法是,他们打造了“大众的精神角落”。
他们确实做到了,并且成功让这个角落保持了清爽整洁。当豆瓣坐拥上亿流量,已经完全可以用推广告的形式盈利。但多年来,豆瓣不做弹窗广告、动态图、Flash,即使做广告,也是从用户的喜好和品味出发。同时豆瓣对广告的取舍,还包括不碰医疗相关,拒绝把小组卖给商家。曾经有财大气粗的医院找到豆瓣做广告,被阿北拒绝。豆瓣小组的流量曾经是很多广告商感兴趣的,但阿北坚持认为,小组的所有权属于组长,不属于豆瓣,所以豆瓣也没有权力在小组内容里面做任何变更。
豆瓣被称为佛系互联网公司的原因:
在豆瓣诞生的2005年,同期新生了好多互联网公司,周鸿祎创办了奇虎360,王兴创立了校内网,王微做了土豆视频,稍早几个月的04年王小川搞了搜狗……
BAT也在那年大局初定,百度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涨幅354%;阿里旗下两年前创办的淘宝网终于在那一年超越ebay易趣,把其它电商对手甩在身后;腾讯在那一年3月收购了Foxmail,它的创始人带着20人团队被收编入腾讯,就是后来搞出微信的张小龙……
回首13年前,那些今日的互联网大咖要么初登舞台,要么巩固城池,而豆瓣这家公司就跟它的创始人一样,从角落里诞生,然后一直躲在角落里。
2005年,从硅谷回国创业的杨勃在北京豆瓣胡同的星巴克写了3个月的代码,然后悄然上线了一个叫豆瓣的网站,豆瓣的第一个注册用户就是他自己,在豆瓣上叫阿北。
此后豆瓣长成了互联网公司里的一个异类,在这个要么轰轰烈烈生,要么轰轰烈烈死的创业领域里,在这个着急的时代里,豆瓣守着1.6亿用户,并不怎么赚钱,却又长寿的慢悠悠活着。
有人从商业角度称豆瓣是“慢公司”,也经常看到不知道是出于担忧还是出于期待传出的关于豆瓣要商业化要上市的传言,2016年,豆瓣11年的时候上线了一个宣传片,调子像王家卫的片子,文艺味十足,却不得不说是豆瓣这家佛系公司最好总结和定义。
豆瓣其实并不佛系。
所谓的豆瓣“慢",应该是KESO率先提出的吧?
keso的原意应该是,在中国,区别于大多数网站只注重短期利益的共性,豆瓣自始至终坚持关注用户的根本需求、产品的使用价值、以及与之围绕的一切。豆瓣人相信,倘若打造出一个能够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网站,远比那些很早即清晰规划出盈利模式的互联网公司,更能活的长久。
所以,表现在产品演进的步点和策略上,豆瓣总是显得不那么急功近利。比如,豆瓣的读书电影在很快聚集大量人气时,并不急于推出商业探索,而是潜心研究用户需求及数据挖掘。
另外,豆瓣是国内极少数一直很在意做减法的互联网公司。可能在产品雏形讨论的头脑风暴阶段,他们策划过很多鬼马的功能和模块。但那些浮夸的创意,华而不实的功能,很快就会被砍掉。到真正上线时,豆瓣总是让用户感觉到极致的简单,产品的迭代似乎很”慢“。同时却有无与伦比的亲切感,因为豆瓣的信息和功能铺成总是那么自然而然,将使用者的”负重“感减至最低。
这些才是我们称豆瓣”佛系“的原因。
作为从小众网站成长起来的多元内容社区,二者的“变现”之路并不好走。主打知识、文化的知乎,与涉及“书影音”各类圈层文化领地的豆瓣,经过漫长的探索,最终殊途同归,汇聚于广告、知识付费、电商这条共同的河流,并在过去的2018年走出了各自不同的轨迹。
豆瓣的创始人阿北和知乎的创始人周源,在不同的场合都曾对一本叫《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书推崇备至,作者简·雅各布斯提出城市的本质和活力在于其多样性。对这一点,阿北和周源两人显然有着基于各自现实产生的不同理解,阿北似乎更希望把豆瓣做成由一个个松散关联、彼此独立自主的精致小城邦组成的联合体。而知乎的发展从初期对规模的极端谨慎,正逐渐变成一个众声喧哗的知识“大都市”。
相似的商业变现方法背后,豆瓣与知乎走的却是相反的路线,根本原因在于两者所搭建的社区文化性质不同。
豆瓣擅长细化分类,一个个兴趣圈、小组、话题,一旦跨越这些圈层,谁也不比谁有话语权。豆瓣由此成了无数小群体的“精神领地”,在平台层面上基本没有形成交流的常态。这使得豆瓣必须选择精细化运营的策略,但也让豆瓣难以找到简单易行的盈利路径。而知乎问答的一个核心设定是“赞同数高的回答在前列”。那么最终获得关注的必然是“用户群体的大多数”所喜闻乐见的内容。早期通过邀请制下,形成了以李开复、keso等行业大牛组成的精英社区,后期刘昊然所代言的、世界杯广告所循环的,都是“一流问答平台”的定位。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两个不同气质的内容社区在2018年都发展到了新阶段,如今对它们而言最重要的一个词或许就是“盈利”。在不同的商业化路线中,这两家“慢公司”正加速迎来不同结果。或许明年今日,知乎已不再是如今的“知乎”,豆瓣也会变成一个全新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