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月岩景观初探
道州月岩位于道县城西20公里处的清塘镇,是古“道州八景”之一,是北宋著名哲学家, 理学派开山鼻祖周敦颐求学、静养、悟道之处,明代徐霞客这般赞誉:“永南诸岩殿景,道州月岩第一”。
月岩有东西两个洞门,东洞门长65米,宽40米;西洞门长105米,宽60米,因东西两门贯通,故又称“穿岩”。 两个洞门的中间是一个园形的天坑。即一岭三洞的寄观。
月岩景观在地质上属岩溶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貌景观。月岩周边的地层岩性是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质灰岩)。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该区可溶性石灰岩、白云质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
东西向的“穿岩”原来应是一条东西向地下暗河,是沿一条东西向断裂发育而成的。我们在两个洞门上方的岩石上可明显看到一条切穿洞门岩石的缝隙,它们在长期的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溶蚀等作用下,形成了一条东西向地下暗河;两个洞门之间的园形的天坑,应是一个落水洞,是地表水对该区石灰岩、白云质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景观。
由于地壳运动的造山抬升作用,就形成今天的月岩景观。
月岩的奇,在于一岭三洞,一洞三月,天光透入岩中,竟成三个“月亮”,疑似鬼斧神工,独特而曼妙。置身洞中,如此近距离与月岩接触,更能懂“月岩”之名由来的涵义。
从东门进,抬头望天,天如一弯新月。前进一步,天上的月就丰满一分;再走一步,那月又丰满一分。到东门和西门的正中间仰望,蓝天当顶,岩形浑圆,此刻空顶之空圈更宛如一轮满月悬空,素雅高洁,唯美至极。随着游人移动的步伐,次第变换出的“上弦、满月、下弦”美姿,是溶洞中罕见的奇观。
洞壁也成一景,景象十分迷人,怪石林立,境幽石奇,有如猛龙蜿蜒的,有似乌龟蹒跚的,有若凤凰翱翔的。满壁上灌木倒悬,千姿百态,野草茂盛,郁郁葱葱。行走间,不时有鸟类、蝙蝠飞来转去,鸣声唧唧,妙趣横生。岩洞南壁有“仙人床”、石幔、“仙人靴”、“圣水”,北壁有“仙人田”、石笋等。偶然抬头,空空的洞顶,一眼便能见到蔚蓝天穹,温暖日光直照洞内,身上落满斑驳光影的瞬间,一种怅然豁达感油然而生。
道县都已经划市了好不
好像是的
道县如此黑暗贪官如此多怎么划市
说了那么多年,都 没划,不太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