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支纪年中,没有“寅卯年”,寅、卯都是地支,无法组成纪年。
相关介绍:
中国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
寅组成的年名有:丙寅年、戊寅年、庚寅年、壬寅年、甲寅年。
卯组成的年名有:丁卯年、己卯年、辛卯年、癸卯年、乙卯年。
扩展资料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如1644年大概为甲申年,60年后的1704年同为甲申年,300年后的1944年仍为甲申年。注意以上只是大概对应,因公历和干支历是不同的历法,年份起点不同。
干支历又称甲子历,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作为历法已施行了数千年,它完全参照黄道地日关系创建,以立春为元旦,一个回归年为一年。在当代农历借用干支纪年,以正月初一为起点,这是笼统的标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干支纪年
寅卯年是错误的,没有寅卯年。
干支纪年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
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传统纪年法依旧沿用干支纪年。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今年是蛇年,是癸巳年。
子丑寅卯都属地支,没有子丑年和寅卯年。下元甲子是指甲子年的下元节,即鼠年的十月十五;甲戌乙亥年头落应该是指甲戌年和乙亥年的年头,落一般是下降的意思。
扩展资料:
我国古代历法有个创造,以10天干12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干支是树干和树枝的意思,是古人用来表示次序的符号,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10个数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数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曾被广泛地应用。例如,12地支用来计时,将一日分为12辰,一辰等于2小时,子时(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整),1时到3时为丑时等等。古人还根据动物出没活动时间规律,把12种代表动物同12时辰相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干支纪年
“寅卯年”
古称:“虎兔相逢年”
寅年为虎年,卯年为兔年,按照太阴历寅年未完,按天文历卯年已开始,故谓“寅卯年”。
错了,就不存在寅卯年,“寅”“卯”两个字都来自地支,是错的
在我国干支纪年法中,是由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来纪年的,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个纪年由两个字构成,前面的一个字来自天干,后面的那个字来自地支,例如“甲子”“乙丑”“丙寅”……组合完六十个,也就是完成六十年,恰好完成一个轮回,俗话说的就是完成一甲子,然后从“甲子”重新开始纪年。你这里的两个字都来自地支,故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