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方言的由来

龙口方言很有特色 请就着某些片段举例说明龙口方言的由来
2024-11-29 00:33:1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龙口银(人)把吃饭叫逮饭,真好吃叫金好逮。
龙口人把你叫嫩,把的叫类,把地方叫地场,要是问你是哪个地方的就说:嫩是哪个地场类?那叫捏
龙口人把干什么叫揍什么啊?把不知道叫不知都,  
龙口人把头脑不清楚叫西里胡嘟类,
龙口人把女孩叫小闺宁,男孩叫小小死
龙口人把脑门叫脑地瓜子,膝盖叫波了盖
龙口人管来不及了叫不赶趟儿了
龙口人把手指甲叫羞子盖子,脚指甲叫绝子盖子,擦窗叫抹玻璃 
龙口人把蒸饭叫腾饭或夜饭,中午不叫中午叫想午,天黑了叫河天了,晚上叫菏以
龙口人把蚂蚁叫几应了,知了叫蚧流,蝌蚪叫河米古逗,蟾蜍叫街巴了。
龙口人把服了叫熊了
说女的长的漂亮应该说张的真镇,帅叫耍户
龙口人把馒头叫饽饽,跟瓜叫古,跟高兴叫自死了,可不可以叫西行
龙口人回家了叫回家叫家去了!

举一个我们龙口话中最典型的例子,说把一样东西放在哪儿,普通话中只有放和搁这两种说法,可是在我们龙口话中至少有6种说法,除了有说放和搁的,还有说“搞、稳、佐、裹”的(此四字只表示近似音,以下同),比如张家借了李家的自行车来还,张家说:“我把你家自行车就搞儿这哈”。李家回答:“啊好,你就稳儿那吧”。再比如每年春天这里差不多每家都做面酱,做面酱得放盐,有一回我听两个大婶在为做面酱放盐多少那争执,一个说“做面酱还是多佐上点盐好吃”,另一个说“谁说的?裹多了也不好吃”,等等
以上是我们龙口话中的几个特点

回答2:

随着历史发展、时代变迁,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语言虽然不断变化,但仍有历史传承。这种传承导致龙口方言及其他地区方言至今仍保留了一些古语。龙口方言 中所保留的古语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种是词汇的义项、读音、声调与今语基本相同的。如,“箸笼”,“箸”是古语,筷子之意,“笼”是编织的盛物器物。又如,“釜台”,“釜”古代指锅,“台”是高的建筑物,“釜台”指釜上之台,即烟囱。又如,“哈酒”,古语“哈”指用唇吸。再如,语气词“矣”,古今基本相同,都有“感叹”这个义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如,甲问:“这杯酒能喝吧?”乙答:“能矣”。
第二种情况是词汇的义项与今语一致,但读音、声调与今语有出入。如“啖饭”,龙口读作“逮饭”,“啖”(dàn)古语为“吃”意,《史记·项羽本纪》有“樊哙……拔剑切而啖之”。“则声”,“则”(zé),古语有“作”意,龙口说此人不说话叫“不则声”,读音像“子声”。“怂”,普通话读sóng,为古书面语惊惧之意,龙口说这个人害怕了,说作这个人“熊”了。“趿”,普通话读tā,为把鞋后跟踏在脚下拖着走意,如说“趿着鞋走”,龙口读作sǎ。
还有一种情况是词汇的义项甚至读音、声调与现代汉语不甚一致,但义项有关联。如“肴”,龙口特指煮熟的猪下货,而古语指鱼肉等荤菜,龙口土语意狭。“跐”,龙口指斜蹬,如“跐着墙”,“跐着梯子”(不使梯子滑下),而古语指踏。“奚”,古语作何、为何、何事讲,为疑问代词,《墨子·小取》有“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之语,龙口也作疑问代词,置于动词、形容词之前,如,奚行,奚是,奚好,奚俊等,是对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表疑问,“是否”之意。
第一种情况基本是古今一脉传承,第二种情况是同字或词的一种异读(如以龙口话为标准语音,可能“官话”就是一种异读),第三种情况则是古代语言发展过程中意项的一种“地方化”。
总之,所谓的地方方言,即土语,有许多其实是一种古语,因族群居住偏僻,或与外族群交流相对较少,受外域文化冲击比较弱,所以土语中保留了相对较多的古语。 龙口银(人)把吃饭叫逮饭,真好吃叫金好逮。喝水叫哈绥,讨厌叫主战,烦人叫真够你了,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