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德国互联网之父”的维尔纳·措恩发送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根据史料记载,1987年9月,CANET(中国学术网)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当时这封邮件的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维尔纳·措恩说,1983年开始,他和他的团队开始着手研究在中国发送一封电子邮件,这一研究,就是漫长的四年时间。
据史料记载,最后时刻,维尔纳·措恩按下确认键后,屏幕上出现了“发送成功”的字样。
这封历史性的邮件发送成功,也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扩展资料
措恩教授回忆说,最初想实现德中两国间计算机互联只是出于一个很单纯的想法:为了方便与中国同行的沟通与交流。措恩教授说,当时,从德国寄信到中国至少要8天时间,而电话、电报极其昂贵。"
在帮助中国成功接入国际互联网后,措恩教授继续为中国的互联网添砖加瓦。1990年11月28日,经中国方面授权,措恩教授为中国注册了.cn国际域名,并把域名服务器架设在卡尔斯鲁厄大学计算机系统。这个域名服务器直到1994年才移交给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措恩教授帮助中国首次接入到国际互联网并发出中国第一封跨国电子邮件时,并未意识到其划时代意义。他说:"当时我知道这是件大事,但从未想到互联网能发展到今天这种状态。"
20年弹指一挥间,接发电子邮件早已成为老百姓最普遍的通讯手段之一。如今,中国网民总人数超过1.62亿,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互联网已经成为诸多中国人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互联网技术及应用方兴未艾。
参考资料来源:
浙江即时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如何发出?
第一封从我国发出的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是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于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发往德国的。通过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档案馆联系,CNNIC查到了这封邮件的打印件。
钱天白
主题 跨越长城,走向世界
意义 揭开了中国人使用因特网的序幕 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了因特网时代
第一封从中国发出的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是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于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发往德国的。
这封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这封电子邮件是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PAC设在北京侧的PAD机,经由意大利ITAPAC和德国DATEX―P分组网,实现了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连接,通信速率最初为300bps。”
业界通常认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是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钱天白先生于1987年9月14日发出的。亦有称9月20日发出的。现从邮件记录来看,发出时间为9月14日,收到时间为9月20日,当时竟然走了6天!
“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这封电子邮件是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PAC设在北京侧的PAD机,经由意大利ITAPAC和德国DATEX―P分组网,实现了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连接,通信速率最初为300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