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ter Isaacson在即将面世的新书《乔布斯传记》中写到,在与乔布斯的一次谈话中才了解到他为什么总是穿着圆领衫和牛仔裤,原来是因为受索尼公司的影响。以下是Ryan Tate从Isaacson书中截取的摘要。
上世纪80年代,乔布斯参观了索尼的工厂,看见所有的员工都穿同样的服装,于是非常好奇?当时员工们告诉他,在二战以后,许多人都没有衣服穿,索尼给了他们相同的衣服,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日本公司都有了自己的制服,这也是增强员工凝聚力的一种方式。
乔布斯认为,苹果也应该这样,但不得不说,他错了:
索尼聘请著名设计师Issey Miyake为其设计一种尼龙格子夹克装,袖子是可以分开的,这样原来的衣服又可以当汗衫穿。所以乔布斯就让Issey Miyake也为苹果设计一种汗衫。乔布斯当时回忆说:“我带回来许多样品,给员工说如果我们也穿这种衣服,效果会很好。但是遭到大伙的一致反对,大家都不喜欢穿那种衣服”。
在这过程中,他与Miyake成了朋友,会定期的访问他。而且他也渐渐开始喜欢穿制服,不仅因为方便,还因为这是一种穿衣风格,相当于签名。所以乔布斯就要求Issey为他设计他喜欢的圆领衫。乔布斯说:“他为我设计了上百件的圆领衫,非常喜欢”。当他看出记者非常惊讶时,便打开衣柜,向记者展示了一大堆的圆领衫,还说“这够我后半生穿了”。至此乔布斯就总是穿着圆领衫配牛仔裤了,渐渐地他这一套着装就成为了他的代表标志了,他就更是不愿意换成别的着装了。
下面看看他1998年至2011年来的着装:
——年年无不是圆领衫和牛仔裤。
乔布斯与著名设计师Miyake成了朋友,而且他也渐渐开始喜欢穿制服,不仅因为方便,还因为这是一种穿衣风格,相当于签名。所以乔布斯就要求Issey 为他设计他喜欢的圆领衫。乔布斯说:“他为我设计了上百件的圆领衫,非常喜欢”
Walter Isaacson在即将面世的新书《乔布斯传记》中写到,在与乔布斯的一次谈话中才了解到他为什么总是穿着圆领衫和牛仔裤,原来是因为受索尼公司的影响。以下是 Ryan Tate从Isaacson书中截取的摘要。
上世纪80年代,乔布斯参观了索尼的工厂,看见所有的员工都穿同样的服装,于是非常好奇?当时员工们告诉他,在二战以后,许多人都没有衣服穿,索尼给了他们相同的衣服,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日本公司都有了自己的制服,这也是增强员工凝聚力的一种方式。
乔布斯认为,苹果也应该这样,但不得不说,他错了:
索尼聘请著名设计师Issey
Miyake为其设计一种尼龙格子夹克装,袖子是可以分开的,这样原来的衣服又可以当汗衫穿。所以乔布斯就让Issey
Miyake也为苹果设计一种汗衫。乔布斯当时回忆说:“
我带回来许多样品,给员工说如果我们也穿这种衣服,效果会很好。但是遭到大伙的一致反对,大家都不喜欢穿那种衣服”。
在这过程中,他与Miyake成了朋友,会定期的访问他。而且他也渐渐开始喜欢穿制服,不仅因为方便,还因为这是一种穿衣风格,相当于签名。所以乔
布斯就要求Issey
为他设计他喜欢的圆领衫。乔布斯说:“他为我设计了上百件的圆领衫,非常喜欢”。当他看出记者非常惊讶时,便打开衣柜,向记者展示了一大堆的圆领衫,还说
“这够我后半生穿了”。
现在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那身打扮了吧。
1955年2月24日,斯蒂夫·乔布斯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刚刚出世,就被大学教授的父亲与颓废派艺术家的母亲无情地遗弃了。幸运的是,一对好心的夫妻收留了这位可怜的私生子。
虽然是养子,但养父母却对他很好,如同亲子。学生时代的乔布斯聪明、顽皮,肆无忌惮,常常喜欢别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不过,他的学习成绩倒是十分出众。
当时,乔布斯就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
就很迷恋电子学。一个惠普的工程师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
中举行。就在一次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他开始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朦胧的认识。
在上初中时,乔布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与比他年长5岁的沃兹见面。沃兹是学校电子俱乐部的会长,对电子也有很大的兴趣。两个人一见如故,8年后他们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
19岁那年,刚念大学一年级的乔布斯,突发奇想,辍学成为雅达利电视游戏机公司的一名职员。没过多久,年轻而不安分
的他又对佛学产生了兴趣,连工作也不要了,飘洋过海去印度追随大法师修行练功。这次结果可想而知,不但没有学成佛,路上还吃尽苦头。他只好重新返回雅达利
公司做了一名工程师。
安定下来之后,乔布斯继续自己年少时的兴趣,常常与沃兹一道,在自家的小车库里琢磨电脑。他们梦想着能够拥有一台自
己的计算机,可是当时市面上卖的都是商用的,且体积庞大,极其昂贵,于是,他们准备自己开发。制造个人电脑必需就是微处理器,可是当时的8080芯片零售
价要270美元,并且还不出售给未注册公司的人。两个人不灰心,仍继续寻找,终于在1976年度旧金山威斯康星计算机产品展销会上买到了摩托罗拉公司出品
的6502芯片,功能与英特尔公司的8080相差无几,但价格却只要20美元。
带着6502芯片,两个狂喜的年轻人回到乔布斯的车库,开始了自己伟大的创新。他们设计了一个电路板,将6502微
处理器和接口及其他一些部件安装在上面,通过接口将微处理机与键盘、视频显示器连接在一起,仅仅几个星期,电脑就装好了。乔布斯的朋友都被震动了,但他们
都没意识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会给以后的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精明的乔布斯立即估量出这种自制电脑的市场价值所在。为筹
集批量生产的资金,他卖掉了自己的大众牌小汽车,同时劝说沃兹也卖掉了他珍爱的惠普65型计算器。就这样,他们有了奠基伟业的1300美元。
1976年愚人节那天,乔布斯、沃兹及乔布斯的朋友龙·韦恩做了一件影响后世的事情:他们三人签署了一份合同,决定
成立一家电脑公司。公司的名称由偏爱苹果的乔布斯一锤定音——称为苹果。后来流传开来的就是那个著名的商标——一只被人咬了一口的苹果。而他们的自制电脑
则被顺理成章地追认为“苹果I号”电脑了。
4黯然离开编辑
但在开始的时候,“苹果”机的生意却很清淡,毕竟它是一个全新的东西,除了对电子感兴趣的人,谁知道这个东西会有什么用处,而原先对“苹果一号”感兴趣的朋友们现在开始持观望态度,等待更好的“苹果II号”的出台。
一个偶然的机遇给“苹果”公司带来了转机。1976年7月的一天,零售商保罗·特雷尔来到了乔布斯的车库,当看完乔
布斯熟练地演示电脑后,他认为“苹果”机大有前途,决意冒一次风险——订购50台整机,但要求一个月内交货,乔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签约,拍板成交,这可是
做成的第一笔“大生意”。
时间太仓促,任务又繁重,乔布斯和沃兹冒着酷暑,没日没夜地乾了起来,为了公司的生存,他们豁出去了。他们每天几乎都在挥汗如雨、顽强拼搏中度过,每周工作66小时。终于在第29天他们奇迹般地完成了任务,把50台“苹果”电脑如数交给了商人特雷尔。
50台整机在特雷尔手里很快销售一空,有了良好的开始,“苹果”公司名声大振。开始了小批量生产。乔布斯和沃兹开始
意识到,他们的小资本根本不足以应付这急速的发展。乔布斯后来回忆道:“大约是在1976年秋,我发现市场的增长比我们想象的还快,我们需要更多的钱。”
为此,他们分头去找资金支持,包括沃兹就职的公司惠普,但遗憾的是,这些公司都没意识到这其中蕴藏的商机和市场。
机遇往往垂青努力的人。1976年10月,百万富翁马尔库拉慕名前来拜访沃兹和他们的车库工场。马尔库拉是位训练有
素的电气工程师,且十分擅长推销工作,被人们称为推销奇才。由于在股票生意上发了财,他很早就选择了退休的生活。但看到这两个年轻人的新产品,马尔库拉决
心重操旧业,帮助他们把公司大张旗鼓地办起来。他主动帮助他们制定一份商业计划,给他们贷款69万美元,将自己的命运与两个年轻人联系在一起。有了马尔库
拉这样行家里手的指导,有了这笔巨资,“苹果”公司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1977年4月,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计算机展览会在西海岸开幕了。为了在展览会上打出名声,乔布斯四处奔走,花费
巨资,在展览会上弄到了最大最好的摊位。更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苹果2号样机,它一改过去个人电脑沉重粗笨、设计复杂、难以操作的形象,以小巧轻便、操作简便
和可以安放在家中使用等鲜明特点,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它只有12磅重,仅用10只螺钉组装,塑胶外壳美观大方,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机。人们都不敢
相信这部小机器竟能在大荧光屏上连续显示出壮观的、如同万花筒般的各种色彩,“苹果II”机在展览会上一鸣惊人,几千名用户拥向展台,观看、试用,订单纷
纷而来。
1980年,《华尔街日报》的全页广告写着“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并登有乔布斯的巨幅照片。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这个收盘价计算,苹果公司高层产生了4名亿万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万富翁。乔布斯作为公司创办人当然是排名第一。
从1976年初的创业,只有1300美元起家,经过不到5年,“苹果”发展成拥有1000多名职工、市值达数十亿美元的大型电脑公司。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乔布斯年仅25岁,就跻身于亿万富翁行列,更可谓是奇迹中的奇迹。
因为巨大的成功,乔布斯在1985年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然而,成功来得太快,过多的荣誉背后是
强烈的危机,由于乔布斯过于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无形中得罪了很多人。加上蓝色巨人IBM公司也开始醒悟过来,也推出了个人电脑,抢占大片市场,使得乔布
斯新开发出的电脑节节惨败,总经理和董事们便把这一失败归罪于董事长乔布斯,于1985年4月经由董事会决议撤销了他的经营大权。乔布斯几次想夺回权力均
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愤而辞去苹果公司董事长。
辞职几天后,乔布斯又创办了“next”电脑公司,继续开始他的事业之旅,但“苹果”的辉煌在他离开之后不再继续了。
5重整河山编辑
1996年12月17日,全球各大计算机报刊几乎都在头版刊出了“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重回苹果”的消息。此时的乔布斯,正因其公司成功制作第一部电脑动画片《玩具总动员》而名声大振,个人身价已暴涨逾10亿美元;而相形之下,苹果公司却已濒临绝境。
乔布斯于苹果危难之中重新归来,苹果公司上下皆十分欢欣鼓舞。就连前CEO阿梅利奥也在迎接乔布斯的欢迎词中说:
“我们以最隆重的仪式欢迎我们最伟大的天才归来,我们相信,他会让世人相信苹果电脑是信息业中永远的创新者。”乔布斯重归故里,心中牵系“大事业”的梦
想。他向苹果电脑的追随者们说:“我始终对苹果一往情深,能再次为苹果的未来设计蓝图,我感到莫大荣幸。”这个曾经的英雄终于在众望所归下重新归来了!
受命于危难之际,乔布斯果敢地发挥了首席执行官的权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首先改组了董事会,然后又做出一件令
人们瞠目结舌的大事——抛弃旧怨,与苹果公司的宿敌微软公司握手言欢,缔结了举世瞩目的“世纪之盟”,达成战略性的全面交叉授权协议。乔布斯因此再度成为
《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接着,他开始推出了新的电脑。1998年,iMac背负着苹果公司的希望,凝结着员工的汗水,寄托着乔布斯振兴苹果
的梦想,呈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一个全新的电脑,代表着一种未来的理念。半透明的外装,一扫电脑灰褐色的千篇一律的单调,似太空时代的产物,加上发光的鼠
标,以及1299美元的价格标签,令人赏心悦目……不愧是苹果设计,标新立异,非同凡响。为了宣传,乔布斯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
广告文案?Think ThereFor iMac!由此成了广告业的经典案例。
新产品重新点燃了苹果机拥戴者们的希望。三年来他们一直在等待的东西出现了,iMac成了当年最热门的话题。1998年12月,iMac荣获《时代》杂志“1998最佳电脑”称号,并名列“1998年度全球十大工业设计”第三名。
接着,1999年乔布斯又推出了第二代iMac,有着红、黄、蓝、绿、紫五种水果颜色的款式供选择,一面市就受到用
户的热烈欢迎。1999年7月推出的外形蓝黄相间,像漂亮玩具一样的笔记本电脑iBook在市场上迅即受到用户追捧。iBook融合了iMac独特的时尚
风格、最新无线网络功能与苹果电脑在便携电脑领域的全部优势,是专为家庭和学校用户设计的“可移动iMac”。1999年10月iBook夺得“美国消费
类便携电脑”市场第一名,还在《时代》杂志举行的“1999年度世界之最”评选中,荣获“年度最佳设计奖”。
在乔布斯的改革之下,“苹果”终于扭转败局。乔布斯刚上任时,苹果公司的亏损高达10亿美元,一年后却奇迹般地赢利
3.09亿美元。1999年1月,当乔布斯宣布第四财政季度赢利1.52亿美元,超出华尔街的预测38%时,苹果公司的股价立即攀升,最后以每股46.5
美元收盘,舆论哗然。苹果电脑在PC市场的占有率已由原来的5%增加到10%。
1997年,乔布斯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越来越多的业界同仁认同了此观点。甚至连当初将乔布斯挤出苹果公司的斯卡利也情不自禁地赞叹:“苹果的逆转不是骗局,乔布斯干得绝对出色。苹果又开始回到原来的轨道。”
乔布斯成为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他总是给人以不断地惊喜,无论是开始还是后来,他天才的电脑天
赋;平易近人的处世风格;绝妙的创意脑筋;伟大的目标;处变不惊的领导风范筑就了苹果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苹果公司的雇员对他的崇敬简直就是一种宗教般的
狂热。雇员甚至对外面的人说:我为乔布斯工作!就连比尔·盖茨都说,我不过是乔布斯第二。
2003年,人们预言,乔布斯将第三次登上《时代》杂志封面。
6成功秘诀编辑
从对电脑的痴迷,到挚爱。
25岁就成为亿万富翁的背后,是努力执着。
信息业永远的创新者。
7职业规划编辑
毋庸置疑,乔布斯的成功被无数人羡慕,成为有梦想的人追崇膜拜的榜样。可是,职业生涯的辉煌绝对不是偶然天成的,回看乔布斯的职业经历,他的很多理念都暗合了职业规划的理念,充满了职业规划的智慧。
回顾
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堪称是科技行业的“终结者”,没有什么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包括癌症、被自己创建的公司驱逐等等。
2011年8月25日,苹果宣布史蒂夫·乔布斯辞职,并立即生效,同时,他被任命为公司董事长。至此,苹果的乔布斯时代结束了。在乔布斯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有很多瞬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年少成名
当乔布斯创建苹果时,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辍学生。他与好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一起,在很短时间内将苹果由一家DIY计算机的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全球计算机巨头。
2 Mac来袭
乔布斯1984年推出的苹果Mac给微软带去了一些很好的创意。尽管Mac从未垄断计算机行业,但它却是第一款采用点击用户界面的大众计算机,堪称是Windows的“前辈”。
3 被驱逐的人
为了从百事可乐挖来约翰·斯库利,乔布斯说出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具说服力的话,“你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改变整个世界?”但是,当斯库利就任苹果CEO几年之后,乔布斯却被他一手创建的公司驱逐。
4 创建NeXT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苹果陷入了困境,斯库利最终也被驱逐。苹果的产品线缺乏吸引力,更为糟糕的是,该公司一直引以
为自豪的操作系统
也丧失了优势。与此同时,乔布斯创建了一家新公司NeXT计算机,主要开发工作站。1996年,苹果宣布收购NeXT,标志着乔布斯的回归。
5 接受微软投资
与你的好友保持密切联系,与你的敌人要更加密切。1997年,微软宣布投资苹果,给这家深处困境的公司打了一针“强心剂”。
6 iMac带来的转机
1998年8月15日,苹果发布了首款iMac。正是这款产品扭转了苹果的命运,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iMac在消费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发布到2003年初退出市场,原始版本的iMac共售出了600多万台。
7 iPod诞生
2001年11月10日,苹果发布了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过去几年里,苹果的PDA(掌上电脑)及游戏系统也采
用了各种创新,但
并未获得成功。iPod则完全不同,它是Mac精神的延伸,其设计和发布时机堪称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讲,乔布斯给数字音乐行业带来了一场革命。
8 结盟英特尔
2006年1月10日,乔布斯同英特尔CEO欧德宁一起展示了第一款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Mac计算机,这令很多Mac粉丝难以想象。乔布斯表示,苹果放弃Power PC芯片,主要由于该产品开发过于缓慢。
9 皮克斯奇迹
除了计算机、音乐和手机行业外,乔布斯还改变了电影行业的格局。乔布斯创建的皮克斯电影工作室赋予了电影动画全新的含义,为全世界观众奉献了《海底总动员》等数字影片。2006年,迪斯尼以74亿美元收购了皮克斯,乔布斯从而成为迪斯尼最大的个人股东。
10 抵御病魔
当乔布斯最初确诊为癌症时,医生认为他已经时日无多。但是,他没有被病魔吓倒,一直保持着健康人的工作状态和心情。
2005年,乔布
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死亡可能是生命的最佳创新,因为它将彻底改变你的生命。死亡让老人消失,从而为年轻人让路。现在你们是年轻人,但未来会
逐步变为老人并消失。也许我的讲话过于戏剧性,但这是事实。
乔布斯是一个传奇,他的经历已经证明了这个事实。其实,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盲目崇拜也毫无意义,必须抓住精髓,那就是要学会运用职业规划的智慧。
个人个性喜好决定。
一个人的性格喜好直接影响个人的穿衣风格。大多数美国人天性随性,不受约束,表现在穿着上就是穿着随意,没有可以的西装革履。按自己的喜好生活,生活的很随性。
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1),发明家、企业家、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1976年乔布斯和朋友成立苹果电脑公司,他陪伴了苹果公司数十年的起落与复兴,先后领导和推出了麦金塔计算机、iMac、iPod、iPhone等风靡全球亿万人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2011年10月5日他因病逝世,享年56岁。
这就是个性与风格,虽然被时尚界评为穿衣水平最烂的十大企业领导人之一
可惜一代天才英年早逝
穿着很休闲,个人觉得很好看。 可惜今天过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