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用书中那有趣的精彩的故事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教材,适时进行延伸,拓展学生阅读的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了《水浒传》的《智取生辰纲》后,教师可介绍之后的内容“杨志醒来欲寻死,被曹正救下”吸引学生,让他们急于了解杨志失纲后的结局,进而产生一睹全书的欲望;也可以某篇为切入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它作品延伸,例如在学习了杜甫的《房兵曹胡马》后,引导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所处时代背景,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杜甫借用了马的品格来抒发自己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体会他沉郁顿挫的诗风,进而向其它作品拓展,感受杜甫伟大的人格魅力。课内与课外结合,才是完整意义上的阅读。
二、保护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新的教育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课外阅读是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每个学生的经历、兴趣爱好、经验水平都不尽相同,教师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开放的读书环境,不要有太多刻板的限定,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教师尊重学生读书的选择,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维激活了,阅读自主了,自然阅读兴趣与热情也就萌生了。
三、创设良好的书香阅读氛围
给学生创设一个好的读书环境,帮助学生尽快喜欢读书的轨道。例如:在教室的墙壁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等。教室里创立“图书角”,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充足的资源,并不断补充和更新,使他们能随时进行自由的阅读。也让“图书角”成为一眼不断流动汩汩清泉的水源,长久地保持住学生鲜活的阅读兴趣,渐渐形成热爱阅读的书惯。学生的阅读只有在量的积累下,才会有质的飞跃。所以,不分课内课外,经典畅销,只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任何书籍,都可以去读。当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学生就会在此过程中探索出适合自己阅读的方法。
四、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条件
让学生在学校的阅读时间保证在一小时以上,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可利用阅读课来集中进行阅读,让学生读自己喜爱的作品。每天安排课前三分钟“自选美文赏读”,每月安排一节课朗读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好书我来荐”推荐好书交流会、朗读与欣赏读评合作交流会等等。通过搭建这样的阅读平台,既提供了阅读的环境,同时也保证了阅读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慢慢培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