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生年不祥,公元199年2月7日去世 ,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
1、袭取下邳
建安元年(196年),吕布趁刘备东击袁术于淮水时,袭取刘备的根据地下邳。吕布星夜带着家眷找高顺求助,高顺带着部曲平叛,果断诛杀叛军,天亮便还。
2、共破曹刘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再次反叛朝廷依附袁术,派遣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攻打在沛县,击败刘备。曹操派夏侯敦援救刘备,也被高顺等人打败,夏侯惇失去一目。同年九月,高顺等人攻破沛城,俘虏了刘备的妻儿,刘备败投曹操。
扩展资料:
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
高顺对吕布是极为忠心的,但吕布却总是不采纳高顺的建议。吕布明知其忠,而不肯采纳,甚至在郝萌反叛后,对高顺产生怀疑,并加以制约。
将原本高顺一手统辖的陷阵营交给了自己的姻亲魏续,等到需要打仗时才交给高顺指挥,然而高顺依旧毫无怨言。而结果却是被信任的魏续等人亲自将吕布送上了末路,被猜忌的高顺随他一起赴死。高顺在吕布被抓之时,一同被曹操给处死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顺
高顺(?-198),中国东汉末年将领,吕布帐下中郎将。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陈营”。屡进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曹操击破吕布后,高顺被曹操所杀,东汉末年吕布部下第一猛将,有勇有谋,官至中郎将。后为曹操所杀。高顺,为人忠心不二,宁死不降曹,高顺清白威严,骁勇有智,衷心仁义。不饮酒,不受馈遗。每谏布:“以智者、慎思而行”。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后郝萌反,更疏之。顺所将七百馀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者,无不破也",名为陷阵营。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下邳败,为曹操所俘,就戮。 高顺是吕布手下的骁勇战将,随吕布奔波征战,劳苦奋命而又忠心耿耿。下邳城破,高顺为曹操所俘,不降被曹操处斩。
建安元年(196),六月夜半时,吕布将河内郝萌造反,将兵入吕布所治下邳府(徐州首府),诣事阁外,同声大呼攻阁,阁坚不得入。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顺问:“将军有所隐不?”布言“河内儿声”。顺言“此郝萌也”。顺即严兵入府,弓弩并射萌众;萌众乱走,天明还故营。 建安二年(197),高顺谏曰:“将军躬杀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顾盼,远近自然畏服,不宜轻自出军;如或不捷,损名非小。”布不从。霸畏布(引还)钞暴,果登城拒守,布不能拔,引还下邳。霸后复与布和。建安三年(198),布复叛为术,遣高顺攻刘备於沛,破之。太祖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 建安元年(196),布遣顺取徐州诸郡。复攻泰山贼,臧霸降 建安三年(198),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下邳败,高顺为操俘,斩之。
《英雄记》: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顺为人清白有威严,少言辞,将众整齐,每战必克。布性决易,所为无常。顺每谏曰:“将军举动,不肯详思,忽有失得,动辄言误。误事岂可数乎?”布知其忠而不能从。
火凤燎原中的高顺
司马光《传家集》:“或问陈登、髙顺皆有过人之才,俱事吕布。而登输心魏祖,亲为反间;顺尽力於布,与之偕死。意者顺贤登欤。应之曰:不然,古者列国并立,同事王室。故先王制礼,诸侯有王、大夫有君,君臣始终,有死无贰。汉氏平壹海内,万国一君,天下之君,唯帝室耳。顺於吕布,虽备将佐,无委质之分。布者反覆乱人,非能辅佐汉室,而又强暴无谋,败亡有证。登知几轻举以存易亡,徐、豫克清,百姓苏息。顺托身失所,迷逺不复,以陷大戮。易称比之匪人,岂谓顺耶。其才虽美,未能及登。以兹观之,优劣见焉。”
这个要长野史才有,正史里面没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