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好的社会公民

2024-11-15 12:32: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公民道德规范的面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建设的新发展,也是对中华美德的新承接。

"爱国守法"中的"爱",是一种"情感",这种"爱"的情感来源于"亲情"的"孝"。"孝"乃德之本,在亲情"爱"的基础上,才逐步形成:爱人、爱地、爱天,爱己、爱群,爱家、爱国、爱天下。从个体道德品质形成来看,讲"爱"必先讲"孝"。

"明礼诚信"中涉及到中华美德的三个"德目","礼"、"诚"、"信"。 突出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时代特色。诚信建设,要从开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资源当中,去寻求智慧。诚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基础,诚者,天之道;思诚,人之道。诚,是真实无妄,是道德的根本,是人间之常道。信,是重诺守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诚信之道,是求真务实之道,是人、集体与国家尊严的体现,是"立人之道","立政之本",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黄金律。要极大地提升公民对诚信品德的认同度,要建立维护与建设诚信的相关制度,以营造当代中国诚信之道。正是因为诚信如此重要,党和政府才明确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诚信为重点。

"团结友善"体现了中华美德的"宽"与"恕"。这是"多元"社会与国际环境所需要。

"勤俭自强",体现了"勤"、"俭"、"廉"与"耻"四种美德。因为"勤以养廉","俭以养德","知耻近乎勇"。"耻"是个人的"脸",是人的尊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无耻,何谈自尊、自强。

"敬业奉献",体现了"忠"与"义"。"忠"的本质是"责任",尽职尽责,忠于职守。"责任",是"敬业"灵魂。"义"是追求、是气节、是利他,奉献是"重义轻利","见义勇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上述解释若能成立,那末"20个字"公民道德规范之中,就至少包涵了,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勤、俭、宽、恕等,中华美德中的12个基本"德目"。因此,2001年国家颁布的"20个字"公民道德规范,是中国人用了50余年的时间,付出了巨大历史代价,经历了反复探索的历程,终于形成的基本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公民道德规范"新体系。

中华美德现代转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任何新道德的生成与发展,都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血脉,都不能割断本民族道德文化的历史。历史已经证明,那种企图全盘否定历史,另起炉灶,建构"新的道德体系"的"大手笔",只能是用自己的手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土地的愚想。历史也证明,作为民族价值观的道德建设,不能依靠"进口",否则,民族原有的道德文化被"丢掉",引进来的道德又长期不能在我中华文化沃土上扎根,也就不能为中国人所认同,于是,"旧的"扔掉了,新的建立不起来,造成道德文化的长期"断裂"与"空白"。道德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一两代人的不懈奋斗,决非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者所能成就。

十年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连续开展重点研究课题"大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锁定的八个核心德目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意在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民族生命力的全新价值。在十年的"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的实践中,通过确定德目体系、编写教材,逐渐发现"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八种道德,是建构当今学校德目体系的重要依据,这"八德"不仅是5000年来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不断创造、更新和发展了的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是当今社会生活之中、在大中小学的"学生守则"当中、在市民公约当中、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当中、在治家之道、兴业之道、治国之道当中,所浸透着的民族精神。为了建构学校传统美德的德目体系,也为了帮助参加教育实验的教师与教育工作者,了解"八德"的历史演变;把握和分辨"八德"精华与糟粕的两重性;认识"八德"的历史价值;探讨"八德"对现代社会道德问题的回应;掌握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路径。课题组在1999年用了一年的时间,组织 8位文科博士编写、并由红旗出版社于2000年初,出版了《大众道德》丛书,每位博士撰写其中一部,这8部书是: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依据每个德目的不同功能,这八德又大致可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义"与"忠"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是道德灵魂,是道德精神境界和价值导向;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是道德核心,是道德自觉意识和价值目标;

第二、"诚"与"信"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是道德品质,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经济价值;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是道德品质,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经济价值;

第三、礼"与"廉"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是道德品质,是道德外在表现和文明价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是道德良心,是道德外在表现和政治价值;

第四、"孝"与"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础和价值动源;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是道德心理,是道德心理基础和价值选择。

这"八德",从社会、经济、政治等等领域,涵含盖了个人与家庭、社会的道德关系。一个中国人,如果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这八种品德,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不会落后于时代,而且会成为新世纪的强者。整个国家,建立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就可以逐步建成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做到以上这些你一定是一个好的社会公民

回答2:

  如何做一个好的社会公民,随着社会发展的时代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要求。过有提法有“四有新人”、“五证四美三热爱”、“学习雷锋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 、立场坚定斗志强”等,现在又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一个公民是社会和国家构成的一分子,首先要爱国、责任担当,在国家民族危难时要有责任担当,要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其次要守法、敬业、赋承使命感,贡献于社会;再次要爱心、惠与、良知与道德,做到爱家、为民、助人、公正、抑强扶弱。

回答3:

做一个好公民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受到各种各样社会关系的制约。这些关系可归结为三大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公共生活占据了个人全部生活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不管一个人的行为看上去如何自由自在、特立独行,都或多或少会对他人、社会乃至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公共生活的健康和社会交往的有序,固然取决于刚性的法律规章,但更有赖于一整套公认的、义务性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就是社会公德。
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公民实现个人的权益提供了方便快捷和日益多样化的手段,极大地拓展了公共生活的空间,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愈趋频繁。一方面,个人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由此发生龃龉、矛盾、磨擦和冲突的现实可能性也增大了。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公德在调节人际关系,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就显得特别突出,社会公德已成为衡量公民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十分重要的依据。
随着文明的进步和国际交流的扩展,社会公德愈发显现出普遍的道德意义和全人类共有的价值取向。见义勇为、扶困济弱在每一个文明国家都是受到赞扬和嘉勉的善举,而见死不救、乘人之危在每个国家也都是备遭鄙视和斥责的恶行。另外,社会公德的涵义是历史地发展的。过去,不受限制地征服、开发大自然是天经地义的壮举,而今,对自然资源的随意攫取却受到了普遍的道德谴责和程度不同的法律惩治。我们应当紧扣时代的脉动,做社会公德的合拍者。
对于一个公民来说,遵守社会公德是必须的也是起码的要求。要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这些公德行为构成了一个合格公民或好公民的基本要素。如果一个人连这些都做不到,就很难想象他能够成为一名好的建设者和好的家庭成员。
社会公德的涵盖面很广,往大处说,它关涉到民族品格(国民性)和国家形象,往小处说,它透射出公民个人的修养、人品和良知程度。所有这些,都是通过一桩桩细小而常常不经意的行为体现出来的。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使用污言秽语;在公园里摘花折木、胡刻乱画;光着膀子逛街,在饭馆里翘着脚丫就餐;肇事逃逸、见死不救;面对凶险退避三舍,对救助自己的恩人倒打一耙等等,这些违反社会公德(有的还触犯了法规)的行为,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这类行为对我省形象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切不可等闲视之。《纲要》的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旨在全力营造一种张扬社会公德的风气,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取得真正长久和稳固的成效,还有赖于通过持之以恒、扎实有效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使公德意识深入人心,使公民的道德素养得到明显提高。

回答4:

遵纪守法,孝敬老人,与家人和谐铬共处。

回答5:

遵守法律,以身作则,严于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