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做什么,怎么做

2024-11-02 13:25: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目前,我国已经先后发布了三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500个城市在进行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并均出台了相应规划,计划投资规模超过万亿元。从实际效果看,新型智慧城市在城市交通、医疗、政务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广泛成果。金鹏信息专家就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顶层设计对当前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存在的短板与误区进行剖析。

目前新型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存在三大瓶颈问题,这将对新型智慧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形成很大阻碍。

一、技术驱动特征明显智慧与城市脱节

只见智慧,不见城市。把时下流行的先进的信息技术都加载到城市之上,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SDN(自防御网络)等等,但基本上都是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服务的套路,没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城市各功能模块的深度融合,浮于表面,解决不了深层次的矛盾,缺乏吸引力,民众感觉不到智慧,感觉不到生活的变化。一个城市是否智慧,不在于技术是否先进,而在于是否恰到好处,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

城市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城市生存和发展依赖三种基础设施,支撑城市中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如果从改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和运行机制入手,进行智慧化方案的总体设计,使这些要素产生的微气候系统对城市有明显的影响力,新型智慧城市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

二、规划相对主观与周围环境缺乏融合

一般来说,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对于所在城市的战略定位、城市特色、资源条件、人口构成、支柱产业等等都有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的目标和建设计划也较具有针对性。但问题是只就城市论城市,制约条件与边界条件考虑较少,规划设计偏于主观。现代社会流动性很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所属区域之间,乃至境内与境外之间频繁流动,城市只有与周围的环境有效地融合,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新型智慧城市与周边信息化环境的融合主要在于几个方面:

1、网络基础设施的对接,保证全程全网一致性的传输质量和安全性要求;

2、区域内融合的信息与数据从规模和质量上远比一个城市内的信息融合更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3、应用系统间的融合,如相邻城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信息的对接,物流标识和物流系统的对接;

4、配套机制的融合,如认证系统和征信系统的互认,为城市与周边的经贸合作提供支撑。

三、重硬轻软实施难度大

目前的新型智慧城市规划也好,设计也好,基本都偏重技术架构,讲求技术先进、功能全面、性能高超。硬环境描述得比较清楚,但在软环境方面,比如制度、环境、配套机制、政策措施、商业模式往往语焉不详,而没有软环境的支撑很可能会走传统信息化的老路子,达不到新型智慧城市的高度。要把软环境说清楚,必须对城市的功能服务体系有透彻的了解,对政府的治理体制、城市的运行管理机制、社会事业服务的机制有着深入的把握,对于现有城市管理与服务的弊端有着清晰的认识,对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与利益诉求有着深刻的洞察。而这些,恰恰是信息通信从业者的短板,缺乏对政府治理体系的认知和经历,捕捉不到体制机制的关键问题,提出的保障措施和推进策略难以切中关键,资源集约、信息共享、应用协同等这些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就难以实现。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