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6Dkzi2jO0phZF_l7MlWIdQ
奇妙的环球之旅
奥地利首都、著名音乐城市、国际旅游胜地维也纳,位于国境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畔,座落在维也纳盆地中,蓝色的多瑙河从市区静静流过,水秀山青,风景幽雅。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从西、北、南三面环绕着城市,辽阔的东欧平原从东面与其相对,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登上阿尔卑斯山麓,维也纳森林波浪起伏,尽收眼底。从多瑙河盆地可以远眺喀尔巴阡山闪耀的绿色峰尖,辽阔的平原犹如一幅特大的绿毯,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流其间。维也纳环境优美,景色诱人,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
维也纳是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公元1世纪罗马人曾在这里建立城堡,到1137年成为奥地利公园的首邑。13世纪末期,城内出现大批宏伟的哥特式建筑,15世纪以后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18世纪,随着艺术的繁荣,维也纳作为“音乐城市”闻名遐迩。
维也纳城区占地面积4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0万,房屋顺山势而建,布局层次分明,各种风格的教堂错落其间,使这座山青水碧的城市保持着浓厚的古老庄重色彩。维也纳从内城向外城依次展开,分为3层。内城即老城,这里街道狭窄,卵石铺路,纵横交错,两旁多为巴罗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中世纪的圣斯特凡大教堂和双塔教堂的尖塔耸立蓝天,在高层建筑不多的城区显得格外醒目。围绕内城的内环城线,宽达50米,路边生长着各种树木,两旁有博物馆、市政厅、国会、大学和国家歌剧院等重要建筑。内环城线与外环城线之间是城市的中间层,这儿是密集的商业区和住宅区,其间也有教堂、宫殿等建筑。外环城路的南面和东面是工业区,西面是别墅区、公园区、宫殿等,一直延伸到森林的边缘。城市北面,多瑙河紧贴内城而流,在多瑙河与多瑙河运河之间,有一片岛状地带,这里有公园、游艺场、体育场、码头、车站等。座落在城市北面的多瑙公园,也是游人云集的地方。多瑙公园内有一座耸入云天的多瑙塔,塔高252米,塔内装有两部快速电梯,游客只须用45秒钟便可从塔底到达塔顶。塔顶设有室内咖啡馆和室外咖啡座,从塔顶四周眺望,远方的阿尔卑斯山的英姿和多瑙河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随着塔顶的自动旋转,40分钟内可将维也纳全城景色一览无余。这里既有繁华都市景色,又有山林田园风光,游人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美啊!维也纳。”
只要提起维也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约翰·施特劳斯等这些音乐大师的名字,因为这里是著名圆舞曲华尔兹的故乡,也是欧洲许多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诞生地,一直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盛誉。18世纪这里是欧洲古典音乐“维也纳乐派”的中心,19世纪是舞蹈音乐的主要发祥地,世界各地许多著名音乐家曾来这里居住,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漫步维也纳市区,几乎到处可以看见一座座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城市许多街道、公园、剧院、会议厅等都是用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
维也纳内环城路是音乐大师们的雕塑像最集中的地方。
在这条环城路的城市公园里,竖立着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雕像。施特劳斯以创作三节拍的圆舞曲华尔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华尔兹之王”。在施特劳斯一生中,还以优美的音乐语言创作了大量描绘维也纳人情风貌的著名乐曲,如《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莫扎特的雕像座落在内环城路皇宫公园的中心,他是奥地利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在短暂的36年生涯中,有1/3时间是在维也纳度过的,他的许多著名歌剧,如《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后宫的诱逃》等都是在维也纳期间写成的。贝多芬的雕像耸立在内环城路上的一个广场中央,他是德国人,青年时代来到维也纳,度过了自己大半生,创作了《英雄交响曲》等许许多多名作。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来历
184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祥
1847年12月31日,一场音乐会正在维也纳郊外一个露天舞台举行。当时莱比锡一家报纸描
述道:“指挥是一个卷发,肤色黝黑的人。他的嘴唇微向上翘,给人一种富有天才的印象。
他举起小提琴,随着琴头的摇动,明快流畅的音乐便从一个规模虽小但素质很高的乐队中飘
荡出来。”
这个肤色黝黑,“类似摩尔人”的指挥,便是老约翰·施特劳斯——辉煌的施特劳斯音乐
家族的创始者。当时他组织了一个乐队在全欧洲巡演,声誉载道。这次音乐会一直进行到18
48年新年的钟声响时,乐队演奏了维也纳著名作曲家约瑟夫·海顿(Josel Haydn)的一首作
品,作为对新年的庆祝,接着乐队演奏了施科泽(John Georg Scherzer)的一首歌曲(这首
歌曲后来几乎成为维也纳民谣)“跳吧,唱吧,无论我们是富裕还是贫穷……”(随后乐队
开始持续演奏欢快的舞曲:圆舞曲、波尔卡、连德勒……音乐会变成了盛大的舞会,整个场
地就是舞场,听众跟随音乐翩翩起舞,精彩的作品则被要求加演,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
…欢乐的舞会一直持续到天明。
一个半世纪的这场音乐会,就是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祥。
1873年:小约翰·施特劳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次合作
1873年4月22日,为了庆祝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球型建筑的落成,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
爱乐乐团演出了他的作品《维也纳的高贵血统》(Op.354)。据记载,施特劳斯是边演奏小
提琴边指挥。当时的报道写道:“乐团尽职尽责,全心全力地演奏,使演出获得了‘施特劳
斯式’的成功”。观众反映热烈,使得这首曲子不得不再加演一遍。这次音乐会的成功,奠
定了“圆舞曲之王”和“严肃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基础。
二
1873年11月4日,在维也纳召开了世界博览会,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
奏了他家族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蓝色多瑙河》。
1899年:与“圆舞曲之王”的告别 由于小约翰·施特劳斯有自己的乐团,因此很少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但两者的私下交情还是非常好。1894年10月,为纪念小约翰·施特劳斯从事指挥生涯五十周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系列音乐会。小约翰·施特劳斯发来致谢电报:“在此我深表感谢,感谢乐团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和由此带给我的巨大欢乐。约翰·施特劳斯”
1899年5月22日,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首演时,作曲家指挥乐团在维也纳歌剧院演奏了序曲。但就在歌剧演出的期间,小约翰·施特劳斯染上了风寒,引发肺病,于1899年6月3日不幸逝世。
1921年: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 即使伟大的作曲家逝世之后,维也纳爱乐乐团也并没有立刻成为他坚定的拥护者。1902年,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Op.410)和《美酒、女人与歌曲》(Op.333),这次演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921年。当时,为了庆祝在维也纳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著名指挥家阿图尔·尼基什(Arthur Nikisch)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作曲家的《艺术家的生涯》(Op.316)、《蓝色多瑙河》、《美酒、女人与歌曲》等作品。由于尼基什当时巨大的声望和影响,许多指挥家都开始模仿他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1925年10月25日,为了纪念作曲家诞辰一百周年,指挥大师魏因加特纳(Felix von Weingartnre)指挥演出了《蓝色多瑙河》,在此之前这部作品已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在10月17日和18日的国际旅行演出的保留曲目和返场曲目。1925年10月25日的这场音乐会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部是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
1929年:演奏施特劳斯作品传统的形成
三
维也纳爱乐乐团形成了演奏施特劳斯作品的传统得益于当时一位施特劳斯作品的狂热拥者:克莱门斯·(Clemens Krauss)。1929年8月11日,他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系列音乐会。由于音乐会巨大的成功,一直到1933年,他每年都举行类似的音乐会。当然,音乐会的作品除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外,还有其家族别人的作品,这就是新年音乐会的雏形。
1939年:第一次新年音乐会 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诞生是非同寻常的,它开始于乐团晦暗的年代——1939年,当时在欧洲爆发的战争演化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局势变化很快,乐团内部出现了很多派别,各持自己的主张,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乐团举行了一场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它向外界发布一个信息(这个信息远远超出了音乐的本身),表明了维也纳爱乐协会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对奥地利的忠诚。
这场音乐会于1939年12月31日 举行,30日举行了公开的排演。这次演出日后成了奥地利丰厚的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年音乐会是1941年1月1日的那次,指挥同样是克莱门斯·克劳斯。在战争年代,克劳斯掌管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演出和爱乐乐团的私立学校,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1月,在战后艰难的岁月中,维也纳爱乐乐团依然忠诚于奥地利,1945年举行的新年音乐会在1月2日还加演了一场。
1946年至1947年乐团的指挥换为约瑟夫·克里普斯,尽管他带领乐团首次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新年音乐会,但并没有博得广泛的好评。1948年,克莱门斯·克劳斯重新执掌乐团,直到1954年克劳斯辞世,一共举行了七次新年音乐会。在克劳斯一生指挥的十三次新年音乐会中,他把新年音乐会变成了维也纳的一个非常特殊的音乐活动。尽管没有电视将他的指挥艺术保存下来,但从存留的各种文献上我们仍可以认为,他对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的演绎至今仍具有权威性。
1955年:与波斯科夫斯基二十五年的合作
四
克莱门斯·克劳斯的不幸辞世给维也纳爱乐乐团带来巨大的问题。谁能接替他的位置并继续他的成功?乐团为此召开了几次全体会议,最终选择了威利·波斯科夫斯基(Willi Boskovsky)。当初这个选择引起了许多的争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是个多么正确的选择。波斯科夫斯基一共指挥了二十五次新年音乐会——从1955年至1979年。他使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因此当他因病退休时,也同时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波斯科夫斯基与众不同的是,那种只能在回忆中,在梦境中和施特劳斯的音乐魔力中才能被唤起的奥地利的古老传统,被波斯科夫斯基通过他的指挥,他的小提琴展现出
来,让世人全然忘记了身处的时代。在波斯科夫斯基年代,增加了每年12月30日晚上为奥地利军队演出音乐会的传统。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电视台介入了音乐会,由于广播电台和电视的作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成为世界最知名的音乐盛会和奥地利音乐文化的象征。
1980年:年度指挥家的出现 当1980年波斯科夫斯基因病退休后,维也纳爱乐乐团选择了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一位国际乐坛取得辉煌成就的指挥家。他指挥新年音乐会直至1986年1月1日。从那以后,新年音乐会的指挥每年更换,1987年的指挥是大名鼎鼎的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他指挥了一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随后是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88年和1991年)、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1989年和1992年)、祖宾·梅塔(Zubin Mleiber)(1990年、1995年和1998年)、里卡尔多·穆蒂(Riccardo Muti)
(1993年和1997年)、洛林·马泽尔(L(1994年、1996年和1999年)。所有这引起指挥都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当年音乐季中取得最大成功的指挥。1999年洛林·马泽尔指挥的新年音乐会打开了“施特劳斯年”的序幕——1999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00周年,老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50周年。
轻松优雅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当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乐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这时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从此以后,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就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1989年的新年音乐会,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响起时,听众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这时,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中断指挥转过身来,向现场听众(同时也通过电视向全球收看直播的观众)说:“让我们迎来一个美好、欢乐与和平的新的一年”。于是以后的新年音乐会又多了一项内容: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被听众掌声打断时,指挥都会转过身向广大听众致辞,倒数第二句是他略显生硬的汉语“新年好!”随后是英文“Happy New Year!”(我没注意,是这样吗?)
五
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纪念施特劳斯家族这些伟大的成员:老约翰·施特劳斯——施特劳斯家族的创始人,将圆舞曲从民间的舞场带入高雅音乐厅的“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轻喜剧带入歌剧院的人,创作出传世圆舞曲的“圆舞曲之王”;约瑟夫·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贝多芬的音乐手法融入圆舞曲的创作人;爱德华·施特劳斯——带领“施特劳斯乐团”周游世界,将家族音乐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欢迎新年的到来,无论时代沧桑,人事变迁,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核心并没有改变.
斯特劳斯家族
提到"圆舞曲王朝"还是要从1804年至1916年以老约瀚·斯特劳斯及三个儿子的斯特劳斯家族说起。欧洲的十九世纪被称为"跳舞的世纪",当时,老、少斯特劳斯被誉为"华尔兹之父"和"华尔兹之王"。
老约瀚·斯特劳斯劳斯,奥地利人,1819年在兰纳四重奏团拉中提琴,1825年起作圆舞曲,后任斯珀尔游乐园乐长,负责宫廷庆典。1840年引入方阵舞曲以取代加洛普,共作有152首圆舞曲,最具影响力的是《拉德茨基进行曲》。
小约瀚·斯特劳斯,1825年生于维也纳是老约瀚·斯特劳斯劳斯的长子,被誉为"圆舞曲之王"。其父原想培养他当银行职员,但他违背了父亲的意愿,私下跟父亲乐队的队长学习小提琴,并随德雷希斯勒学习作曲。1844年他终于带领一支由十五人组成的乐队演出自己和父亲的圆舞曲。在1849年老约瀚·斯特劳斯劳斯去世后,他将他的乐队与父亲的乐队合并为一个乐队,在奥地利、波兰和德国等地演出。
1855年小约瀚·斯特劳斯劳斯受聘主持圣彼得堡彼得罗鲍洛夫斯基公园夏季音乐会,担任此职务长达20年。1863年-1872年任奥地利宫廷舞会乐队指挥。他作了400余首圆舞曲,成为奥地利的欢乐和感情的缩影,其中《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广为流传。1871年起转为舞台创作,其中轻歌剧《蝙蝠》是其代表作。1899年6月3日,小约瀚·斯特劳斯因患肺炎在维也纳去世,享年74岁。他的葬礼极为盛大,10万名维也纳市民自发地加入送葬的行列。小约瀚·斯特劳斯的艺术成就备受瓦格纳、勃拉母斯、勋柏格等人之崇敬。
约瑟夫·斯特劳斯是老约瀚·斯特劳斯劳斯的二儿子,原为建筑师,1853年才替代其兄约瀚·斯特劳斯担任乐队指挥,随后自行组建乐队,创作了283首圆舞曲。但他因拒绝在深夜为俄国官员演奏而遭残酷迫害得病而死,现在他的《波尔比圆舞曲》常被人们演奏。
爱德华·斯特劳斯是约瑟夫的弟弟,是老约瀚·斯特劳斯劳斯最小的儿子,1862年以指挥家身份首次演出,1865年接替小约翰在圣彼得堡的职务,他一生也有300多首圆舞曲,其中多数为波尔卡。
维也纳,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维也纳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维也纳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维也纳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维也纳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与“金色大厅”都具有世界影响。
维也纳是欧洲 古典音乐 的摇篮。2.维也纳是一座用 音乐装饰 的城市。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4.维也纳的 国家歌剧院 与“金色大厅”都具有世界影响。维也纳(Vienna),是奥地利的首都,同时也是奥地利的9个联邦州之一,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位于多瑙河畔,属于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