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民俗有哪些

辽南民俗有哪些
2024-12-05 04:44:1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辽南民俗盘点:

  辽南食风
  辽南地区属海洋性气候,山多,平原少,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这里水 产品丰富,鱼鳖虾蟹品种齐全;山地有大面积的果树,苹果、葡萄、桃子等 品种繁多,质地上乘,而且产量也很高。苹果产量常居全国之首。辽南地区 的汉族有很大一部分是山东移民,因此,这里的饮食风俗与山东半岛接近。 解放前,辽南人以玉米、高粱为主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辽南 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主食多为细粮。但仍有许多传统食品深受当地群众的
  喜爱。
  ·日常食俗·
  大连附近地区的居民喜欢将玉米磨成大渣子,加豆焖饭,做出的饭金黄 松香。玉米面发酵后,蒸发糕、做窝头;或者采用半烫面和成团,在大锅里 贴成一面焦脆的大饼子。沿海一带的居民,喜食贴饼子炖鱼,别具风味。也 有的用绿海菜做馅,贴菜饼子,更是鲜香可口。大葱蘸虾酱、蘸大酱就饼子 吃,也是当地人的一种嗜好。把晒干的萝卜丝儿用水泡开,挤去水分,拌上 辣椒油和各种调料,是人们的家常小菜。还有一种菜肴,当地人称之为“晃 汤”,也就是在汤里下青萝卜丝,放海蛎子和小蚬子,其味更是鲜美无比。 将小杂鱼去头和内脏,剁碎搅匀,放入调味品和韭菜末氽丸子,味道鲜美不 说,质地还非常嫩。将鲆子鱼干泡开切块,挂面糊,入油炸黄,熟透。后捞 出,叫做炸鱼丸子,极有嚼头,且越嚼越香;若上锅蒸制,再浇以芡汁,既 好吃,又不腻。蒸海螨子盐酱是佐餐下酒菜,制法是将海蛎子、调味品、面 粉放在一起,调匀蒸熟即可。
  沿海居民还喜欢喝一种海菜疙瘩汤,此菜用绿海菜和面疙瘩煮成,清淡
  鲜美。通常人们将鱼腌一下,晒成鱼干,吃时再干蒸一下,吃起来柔韧鲜香。 鱼还可以烤食,即将鱼放在自制的铁丝网上烤熟,细细嚼来,干香味厚,回 味无穷。而在春、夏、秋三季,将捞来的毛蚶,投入沸水锅中煮一下捞出, 扒出肉来,蘸调味品食用,又鲜又嫩,是极好的下酒菜。不过,做此菜火候 要掌握得恰到好处,若过火,蚶内似胶皮嚼不动,则大失风味。
  辽南的北部地区,多产杂鱼、小虾,人们最喜欢吃盐卤皮皮虾。做法是
  将盐水熬化后晾凉,加葱、姜、花椒和酒腌虾。这是下酒佐饭的好菜。夏天 主食多配咸绘鱼等。秋季喜吃盐卤蟹。冬季的菜肴,最常见的是虾酱炖豆腐, 味鲜质嫩。
  总的来看,在辽南地区,人们喜咸鲜辣味,多食生葱、生蒜和海产品。
  ·岁时食俗·
  和全国各地一样,辽南人对春节也极为重视。在春节即将来临时,家家 都早早地准备好丰富的年货。农村家家杀年猪,做豆腐,包豆包,蒸馒头, 磕大面果(即把面团用模具磕成花、鸟、鱼、虫、人物及建筑模型,形态逼 真,然后烤熟或烙熟)。在年三十那天,人们都起得很早,早饭比较简单, 不少人家早饭仅炖些鱼吃。中午饭,菜看品种最多,款式要好,质量要高。 全家老少坐在一起吃,喝酒品菜,是过年的团圆饭,很是热闹。这顿饭必须 有鱼,寓意年年有“余”。年三十的晚上包饺子,馅为肉、或海鲜、或素的。 午夜,点焰火,放鞭炮,接财神,吃饺子,除旧迎新。每家在祖宗牌位前要

  摆供桌,放筷子,供馒头、饺子、水果、点心和炒菜,整鸡和煮方肉要摆在 正中。请祖宗返回人间赴宴过节。旧时还要烧香、磕头。初一这天,见面互 道“见面发财”等吉利话,小辈给长辈磕头。初一、初三吃饺子,初五吃的 饺子,称为“破五”。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家家户户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纸糊的、萝卜 雕的、面做的等)挂上,到处亮堂堂的。这天晚上,农家各户都要到祖坟上 去送灯、点蜡、上香,返回家中吃元宵圆夜。
  二月初二这天,叫“龙抬头”,这天清晨用凉水洗脸,谓“洗龙头”。 也有的将麦秸剪成一节一节地穿起来,麦节间夹上花布条,戴在孩子脖子上 或扎在辫子上,叫“穿龙尾”。
  清明节这天,也要扫墓祭祖,摆桌上供。祭品有鸡、鱼、肉,还有饺子、 包子、馒头或面点之类。还要放上酒杯,斟上酒。祭毕,收供回家,全家食 供品。
  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也有的早起到野外采艾蒿和香蒲叶,悬在门上, 还要用艾蒿煮水洗脸,谓可防病。小孩子多戴香草荷包。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主要是供灶,这天要吃灶糖。
  ·婚姻食俗·
  在婚姻和生育方面,辽南也有其独特的食俗。婚前,女方多要到男方家 吃定亲饭。未婚夫妇及双方父母和陪客,围餐桌而坐,边饮酒边商议婚事具 体事项。一般说来,此酒吃过,婚事即最后确定下来。结婚被褥,必须请夫 妇双全的妇女来做。结婚前一天,女方向男方家送嫁妆。双方都提前杀猪、 宰羊,或买鱼、买肉,准备待客。
  婚宴,近年来多要摆若干桌面,并以丰盛酒菜待客。席间一般必有“四
  喜丸子”、“红烧鱼”之类菜肴,以取吉利。新娘、新郎要一遍又一遍地向 各桌客人点烟、敬酒。新房内,由“全福人”铺被,有的要放红枣和栗子, 有的要放大葱,意思是希望早生贵子,生下的孩子聪明漂亮,都是为了取个 吉利。晚上,青年人多来闹洞房,逗新娘、新郎取乐。
  婚后第三天回门,丈人与丈母娘以好菜好饭招待新姑爷。亲戚、朋友、
  邻居多来陪客。同饮同食,非常热闹。 当婴儿出世之后,要请孩子的外公、外婆来吃饭、喝酒。菜中海味要多。
  孩子出生 100 天称过“百岁”,再请外公、外婆来吃饭。席间要上“百岁面”,
  多是海鲜面条。外婆给孩子戴小锁、手镯、项链等,预祝孩子长命百岁。 随着经济的振兴,辽南人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饮食习俗也在不断
  地发展变化,食品种类也从单一到多样化,烹制方法也由简单到复杂,而一 些古老的习俗也在慢慢淡化。

  辽南驴皮影

  皮影戏是一种别具风格的民间艺术。它是以皮革制成平面傀儡,傀儡由 艺人牵动,投影于影窗上演出的戏剧。因为它有固定的声腔,故属于戏曲范 畴。
  皮影戏在东北流行很广,遍及辽、吉、黑三省,流传的时间也较长。辽 宁省以盖县为中心的辽南皮影最有名。辽南皮影流布于辽宁省南部地区的广 大农村与县镇之中,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每逢年节或农闲期间,艺人们便 结伙成班巡回各地演出。在旧社会,由于受封建迷信和封建道德的束缚,辽 南皮影往往以祭祖、请神、求雨或为有钱人家许愿的名义而演出。日伪统治 时期,在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的压迫与摧残下,辽南皮影被认为是低俗不雅 的东西,几度遭到禁演,大部分皮影艺人被迫弃艺务农或流落他乡。解放后, 党和政府对辽南皮影的班社进行多次整顿,并在各地相继建立了皮影社、队, 使旧影班成为职业与半职业的演出团体,活动于各县乡镇农村之中。
  辽南皮影的音乐是由民间说唱音乐发展而成的板腔体音乐。它的唱腔基 本是由上、下两句构成,并由其节奏与旋律变化形成各种不同板式及牌名。 每种人物又有适合表达不同性格、不同情绪的唱调,其中有的比较丰富,有 的比较简单,曲调风格也不尽相同。总的说来,女腔比较细腻、娓婉,适于 表达哀怨、忧伤的情绪;男腔比较粗犷、豪放,适于表达刚毅、爽朗、激昂 的情绪。二者比较起来,女腔又较男腔更为完美。
  据说,辽南皮影是在明朝时开始出现的,约有 300 年的历史。大约在清
  末民初,全国各地皮影戏盛兴一时,流行于关内河北滦州、乐亭一带的皮影 戏开始传入东北各地。由于关内皮影起源较旱,艺术水平较高,尤其在音乐 唱腔方面更完美一些,辽南一些地区的皮影艺人便开始向关内学习。从而, 使辽南皮影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派别:一派为“翻书影”派,又称“北 派”皮影;一派为“本地影”派,又称“南派”皮影。
  “北派”皮影主要分布于辽南接近内地的北部地区,包括海城、盖县、
  大石桥、蛐岩和复县一部分,其中以盖县的皮影最具有代表性。由于盖县的 经济繁荣,民间艺人往来频繁,因而盖县是受关内影响最早的地区。那里的 皮影艺人较多,水平较高,唱腔也最丰富。在影人的刻制上,造型美观,色 彩鲜艳,刀工细致,皮薄耐用。
  “北派”皮影除盖县外,岫岩也比较发达。岫岩地处山区,交通闭塞,
  文化交流不便,皮影戏成了农村中主要的文化娱乐形式、因而县内影班密布, 艺人众多,几乎每个乡村都有影班活动。
  “南派”皮影主要分布于辽南南部及东部地区。包括旅大、金县、普兰 店、庄河、复县一部分和辽东的宽甸、凤城等地。这一派的音乐唱腔与“北 派”皮影截然不同,尤其是女腔更为突出。在风格上,它与辽南地区其他民 间音乐如二人转、单鼓、民歌等颇为近似,具有浓厚的东北地方音乐风格和 说唱音乐的特点。
  辽南皮影的演出形式非常简单,只需在一高台上支起一幅宽 1 米、长 2.3 米左右的白布(早年用粉莲纸,现大都改为漂白布或化纤制品),作为影窗, 艺人在窗后借灯光操纵一种用兽皮刻制的影人投影于影窗之上。演唱者在幕 后唱、白、奏,影人在幕上表演,形成一种真人假人合一的表演艺术。
  影人由两部分组成:头部称为脑植;身部称为戳子,均为人体的侧面影。

  双手和颈部系以由铁丝连接的高粱秸,以便操纵。影人的面貌、衣饰,依性 别、年龄、人物身份的不同着以相异的雕刻色彩。
  一台皮影至少需要六~八人方可演出。其中分“拉”、“打”、“贴”、 “拿”四大项。“拉”即主弦演奏者,起主要伴奏作用;“打”为司鼓,起 指挥唱、做、念、打的作用;“贴”为下影,是辅助氧影者操纵影人表演的; “拿”为上影,是影人的主要操纵者并兼“排影”工作。
  演出时,参加人员分两排坐于台后,前排左第一人为拿影者,中间是贴 影者,右为司鼓。后排为乐队伴奏人员,主弦一般坐在右面,除主弦外,其 他人员都要分担角色参加演唱。
  翻书影所用的剧本称为“影卷”。影卷是一种连本的大字体墨抄卷本, 演出时放于影窗下桌子正中,以便于所有演唱者观看。
  流口皮影演出的剧目没有剧本,是艺人口传背诵下来的,但在演到每种 场合和情节时都有适于表达不同情绪的固定词牌,如,妇女坐楼时,用的坐 楼篇、思夫篇;赶路时用的行路篇、行车篇;出征时用的行兵篇等。
  辽南皮影剧目的内容多是描写封建社会朝廷或民间的历史故事,有写忠 奸之间斗争的;有歌颂江湖游侠、绿林好汉的;有描述家庭生活的;也有反 映社会生活中道德伦理方面冲突的。总之,它所表现的题材比较广泛,内容 丰富。在艺术形式上,具有民间说唱鼓词的特点,擅长叙事,追求离奇铺张 的效果,并且绝大多数是大部头的连续故事,里面人物繁杂,唱词连篇,最 长的影卷可达 100 本之多,能演唱数月之久,最短的也可唱三五个晚上。
  除传统影卷外,解放后有关部门还组织人力编写出了一批反映革命历史
  和现代生活题材的新影卷。这些剧目的演出,不但给辽南皮影增加了新的内 容,也促进了皮影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如扩大了乐队的编制,丰富了唱腔的 种类,采用了现代化的灯光布景,加大加宽了影人、影帘等等。
  经过皮影艺人的努力,辽南皮影在编剧、导演、演员、音乐设计和舞美
  设计等方面,已形成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队伍,初步积累了一批保留剧 目;

  说唱艺术“二人转”

  二人转,旧时叫蹦蹦,其母体是产生于辽南的地秧歌。它主要流行于辽 阳、鞍山、海城、大石桥等地区,约有近 200 年的历史、表演上载歌载舞, 演出形式有“单、双、群、戏”四大类型。
  “单”是单出头,也叫独角戏。一人演唱,既表演剧中的主人公,也时 而模拟未出场的其他角色。故有“一人一台戏”的说法。
  “双”是“双调”,即二人转。女为旦角,男为丑角,二人有说有唱, 不管故事中有多少人物,都由男女二人“分色赶角”,故有“千军万马,全 靠咱俩”之说。
  “群”是群唱、群舞、坐唱等形式,集体表演。但大多数节目,仍由男 女一对主角领唱领舞。传统戏《大观灯》中就有集体大秧歌场面,但还不是 独立的艺术形式,解放后才发展成独立形式。
  “戏”是指三五个角色的拉场戏,即以喇叭戏为主的四五人混场,以唱 为主,讲求气口和节奏,以平板夺字为特点。
  二人转表演技巧讲究“唱、说、做、舞”四功,外加一绝(绝技)。 “唱”功讲究韵味厚,字句清,音色美,气力足。艺人说:“唱说做舞,
  以唱为主。”二人转曲牌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说。演
  员要根据剧中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需要,来安排不同曲牌,运用不同唱法, 方能使词曲结合,水乳交融。
  “说”功主要是“说口”。“说口”类似相声,男逗女捧,要滑稽幽默,
  俗不伤雅。一般演出是开场先唱小帽儿(东北民歌),接着“说口”把观众 逗乐了,最后才演唱正文。此外,还有正戏中的“对白”、“背白”、“插 白”、“念白”等各种道白,也在说功之内。
  “做”是指做派身段,包括面部表情和体型动作。演员要“装龙像龙,
  装虎像虎”,“装文像文,装武像武”,除了要表现出人物的各种感情外, 还要吸收一些戏曲的身段表演。但又与一般戏曲不同,讲究“以虚代实”, “拿轻比重”。如右手托腮,表示入睡,一把扇子可代刀枪棍棒,要求神似, 点到为止。
  “舞”是舞蹈。二人转原有舞蹈,多来自民间大秧歌,基本动作有跳跃、
  走动、翻身、扭摆、错步、转身、扇肩、抖腕等等。老二人转开头的“浪三 场”,讲究“头场看手、二场看扭,三场功夫全在走”。新二人转,舞蹈分 四类:①纯舞:其中开场舞要“引”——把观众引入剧情;间舞要“连”—
  —连接前后情绪或情节;收场舞要“紧”——见好就收。②激情性歌舞:特 点是高亢火爆,多用于开头介绍故事时代背景处。③抒情性歌舞:多用于描 写景物。④叙事性舞蹈:多用于交代故事情节处。除纯舞外,都要歌舞结合。 “绝技”主要有耍、打二大类。“耍”是耍扇子、手绢,可耍出各种花 样。“打”是打“手玉子”(双手各拿两块小竹板)和“挎大板”。“手玉 子”能打出各种花点。大竹板可以出手飞回或二人交换。此外,还有耍彩棒、
  掏灯花等绝技,近年已不多见。
  二人转传统节目有 300 多个,如《西厢》、《蓝桥》、《包公赔情》等 等,多年来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有些剧目还出国演出,获国外艺人的 好评。
  解放前东北三省二人转共四大流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说,东

  耍棒”之说。其中,南派、西派均在辽宁。南派以大石桥为中心,以舞蹈(浪) 取胜,西派以黑山县为中心,以说口见长。
  解放后,辽宁有 34 个专业二人转剧团,其中沈阳地方戏剧团,号称“沈 阳大团”,下设 7 个演出队,人才济济。
  “十年动乱”中二人转剧团被迫解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 了十几个专业剧团和数以百计的民间艺人小班。目前,沈阳、铁岭、辽阳、 鞍山、阜新等市地均有二人转团队,抚顺、营口等市曲艺团也常演出二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