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上说的“分别”的含义是什么?

2024-11-30 20:50:2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佛教上所说的“分别”是指第六意识对内外境的了别作用。

《大乘止观述记》
识阴即八识心王。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虽具见闻等性,而无分别。其起分别作用,皆第六识功能也。第六识即意识。以了境为性相。通于善不善无记三性。与五十一心所,无不相应。第七识梵名末那。即意也。以思量为性相。在凡夫位,恒审思量所执我相。于三性中,是有覆无记性摄。五十一心所与之相应者,共有十八种。第八识即阿赖耶识。所谓藏识是也。功能摄藏种子。是无覆无记性。虽去后来先,作主人翁,而常为他力所牵。故吾人之从迷入迷,或转凡入圣,全仗六七两识之力。随净则为功首。随染即成罪魁。然统八识而言,固以六七识力用为大。若就六七识而判,则六识之力用更伟。

回答2:

就是此与彼不同的知见。一切万法,物质的也好,精神的也好,都是依分别而建立的。没有分别,就没有万法。这里不单指意识上的分别。没有不同就没有多彩的世界,一切世界都因深层的比较分别而虚妄建立。所以,一切修行法门,在于化解深层心识中的固定分别知见,从知见里解脱,最终体认这个一切分别背后的本体。有人当念体认,一超直入如来地;有人累劫修行,解开所有心结(虚妄分别知见)后体认,二者并无差别。因为虚妄分别执着虽然障碍智慧,却也是本体之用,全波是水,全水是波嘛,一念反观,当下便可因波知水,因用而见体。

回答3:

分别,是执着的一种。贪嗔痴的表现。分别就是还区分你我他,内心没有真正了悟。有分别心就会执著于人事物成功失败,了断不了烦恼。要证得菩提,就需要明心见性,看透不执著,不要有分别心。

回答4:

分别境指的是意识界,眼耳口鼻舌身意的意,离分别境入三摩地。。。分别又指的是,分别事物的实像或者本质。

回答5:

简而言之就是你对感受到的事物去进行判断和赋予感情色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