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虎妈战歌的作文、 怎么写?最好写出来 600字左右就行、或者说明题意、谢谢!!

2024-12-03 20:23:2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前不久,美国华裔妈妈、大学教授蔡美儿《虎妈战歌》一书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她以“中国式”教育将两个女儿调教成全A生以及钢琴和小提琴演奏能手的经历让人震撼:要求每科成绩必须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有时还大骂表现不好的女儿是“垃圾”。在书中,蔡美儿指出中国父母得以“成功”有三大特质:不理会孩子的自尊心;认定孩子必须孝顺父母;坚信小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指引。蔡美儿坚称以强迫压力为特点的中国传统子女教育方法,远优于西方的教育方法。这些雷人的育儿经和“咆哮式”教育方式经媒体报道,俨然成为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的典型样本,甚至被扯到中美两国竞争力的话题上。

是啊,在一些颇具忧患意识的美国人看来,敢情中国的父母是“虎爸虎妈”,那他们的孩子真得好好管教免得成为竞争的“失败者”了。可放在咱们这,“虎妈”的高论并不新鲜,打是亲,骂是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大概也就是“应试教育”的家庭版而已。如果“虎妈”回到老家,会发现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所带来的示范效应恐怕只会让望子成龙的爹妈们更为笃定:只有做“虎爸虎妈”才能把孩子教好,咬咬牙,看来下手的棍棒要重一些。

或许按照分数、名望来定义“成功”的话,“虎妈”称得上是成功的。但假如让蔡美儿和豆瓣网“父母皆祸害”小组的3万多名成员面对面,那她简直就是一个为“父母皆祸害”作注脚的最佳典型。所谓人之砒霜,我之蜜糖。咆哮如虎的教育可以让一些孩子变成在卡内基大厅首演的钢琴师,同时也会让另一些孩子彻底崩溃,沦为控诉“父母皆祸害”的“小白菜”。

其实,教育是爱的事业,本无中西之分,最好的教育是顺应孩子天性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教育。现在横空冒出一个“虎妈”,向美国人大谈“中式”教育的成功,是不是真的代表这种管制过严、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有着特别的竞争力呢?我看未必,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院士曾举例说,改革开放之初,中美两国互相考察对方的基础教育。中国考察团看到是这样的景象:美国学生坐站无相,课堂胡提乱问,自由散漫,还在掰指头做算术……美国考察团看到:中国学生学习刻苦早起晚睡,课堂上正襟危坐,非常安静,在学校做大量作业,回家还有许多家庭作业。有意思的是,中美考察团在各自的报告里居然得出了口径一致的预测:20年后中国的科技文化会超过美国。然而,20年早已过去,这两份结论一致的预测,并未被言中。反而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仍深深困扰着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教育者。这或许更值得我们深思和探寻。

回答2:

  岁末年初,没想到又爆出一条轰动世界的“虎消息”:美籍华人教授蔡美儿的作品《虎妈妈的战歌》,高调赞誉被称为“虎妈”的中国母亲严苛的育子之道,“中国妈妈战胜美国妈妈”的说法一时喧哗。这几乎是自去年年末PISA测试上海学生获全球第一之后,美国遭遇的第二颗教育“原子弹”,然而,“虎妈战歌”不过是一曲中国母亲的悲歌、中国教育的哀歌。

  “虎妈”在国内是以“疯狂妈妈”闻名的。中国的“疯狂妈妈”们奉行苛教,大多是因为独生子女、“小升初”政策、择校竞争特别激烈等不得已而为之,对孩子往往心怀歉疚。蔡美儿在美国面临的教育环境、教育问题与中国佷不相同,但她理性总结并高调肯定的这一家教的“中国模式”的确具有共性。

  她管教两个孩子的方式,在国内可谓司空见惯,她为孩子规定的“十不准”,包括不准夜不归宿、不准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不准有科目成绩低于A、除了体育与话剧,其他科目不准拿不到第一、不准不练习钢琴及小提琴;甚至规定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不准参加校园演出、不准抱怨没有参加校园演出、不准擅自选择课外活动、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等。

  蔡美儿总结,与美国家长认为孩子是脆弱的、需要经常鼓励和赞誉相反;中国妈妈认为孩子天生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可以用训斥甚至威胁的方式对他们施压。中国虎妈得以成功的三大特质是:不理会孩子的自尊心,认定孩子必须孝顺父母,坚信小孩不懂事,需要父母指引。

  “虎妈”的教育之道,在很多方面颠覆了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基本原理。毫无疑问,严苛管制、强化训练、高压和惩戒通常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与军体、杂技训练并无二致。在国内,这种应试训练已经发展到占用孩子所有可用的时间,包括睡眠和休息时间,不允许玩乐和看“闲书”,而且完全不鼓励批判性思维,刻板地追求标准答案,通过“题海战术”反复训练,对考试要求达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的极致状态。

  这一模式的严重后果,就是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从小就严重厌学。一个生活在压力和威逼之中、没有梦想和内在学习兴趣的孩子,长大后虽然可以谋取学位和职业,却不大可能成为有高度智慧的优秀人才。所谓“高分低能”、“钱学森之问”的症结端在于此。

  退而求其次,有的“虎妈”会说,孩子将来有高学历和好工作就行了,没指望非要成为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但是,这种教育还存在另一种风险:单纯追求学业导致的社会化程度不足和个性缺陷。

  中国家长往往对孩子参加学业之外的活动、游戏、学生之间的交往,视为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殊不知,这是比学业更为重要的成长过程。蔡美儿甚至抵制孩子参加校园演出,超越了中国家长的常规。在从小到大单打独斗的考试竞争中,中国孩子更多地把同伴视为你上我下、“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优秀学生之间更是如此。家长对孩子的严格管制、越俎代庖,造成许多学生缺乏生活能力、性格乖张、人格不健全,成人之后问题就暴露无遗。

  如果说,赴美留学生卢刚枪杀师长同胞的悲剧或属例外,一些高分学生缺乏自立能力,拙于表达、甚至不会交友和恋爱,却有一定的普遍性。当我们似乎培养出一个“人才”时,他却还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这样的“才”难有大用甚至没有幸福,从而丧失了最重要的教育目标。

  是培养“人”还是“才”,是追求表面的“成功”还是孩子的终身幸福,不完全是方法问题。支撑“虎妈”的是一个古老而强大的价值观,就是追求出人头地、望子成龙。五四时期“救救孩子”的呐喊,开启了发现儿童、保护儿童、解放儿童的现代教育之路,主张把儿童当做儿童来对待,而不是作为大人或成人社会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陶行知在谈到公民教育的价值时,特别强调要培养“人中人”而非“人上人”,没有这种公民意识就没有对待儿童的“平常心”。

  当今社会,“打造优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商业蛊惑如雷贯耳,“24小时记下1000个英语单词”、对4岁幼儿的“思维训练”等铺天盖地,“虎妈战歌”歌声嘹亮,全社会教育价值观的扭曲,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