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植物病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普通植物病理学问题
2025-01-07 04:19:4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病原物的寄生性
寄生性是指病原物依附于寄生植物而获得营养物质的能力。致病性是病
原物所具有对寄主的破坏和毒害的能力。由于病原物对寄生植物具有寄生性
和致病性,因而可以引起植物病害。
营寄生生活的生物称寄生物,是从其他活的有机体上吸取养分;营腐生
生活的生物称腐生物。根据病原物寄生性的强弱,可分下列几类:
专性寄生物(严格寄生、专寄生):在自然情况下,这类病原物寄生能
力很强,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养分,否则将不能生活,对这类
寄生物统称为专性寄生物。这类病原物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非专性寄生物:这类寄生物既能在寄主活组织上营寄生生活,又能在死
亡的病组织上营腐生生活。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非专性寄生物的寄生能
力也有强有弱,有的主要营寄生生活,但是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腐生能力称为
兼性寄生物,如玉米黑粉病菌、水稻白叶枯病等。另有一些以腐生为主的弱
寄生物,称为兼性腐生物。它主要在死体上营腐生生活,但在适宜的条件下,
也能侵入生长衰弱或有伤口的植物。如甘薯软腐病、水稻烂秧。
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大类微生物,它们只能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无
生命的有机物作为营养,而不能在活体上营寄生生活,特称为专性腐生物,
如蘑菇、银耳、酵母菌等。
总之,上述微生物寄生能力的顺序是专性寄生物、兼性寄生物、兼住腐
生物、专性腐生物。实际上,在寄生物与寄生物之间,有时也很难划清界限
的。
病原物的致病性
寄生物一般都具致病的能力,但是病原物的寄生性并不等于致病性。它
们在含义上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没有相关性。通常寄生性愈强
其对植物的破坏性愈小,例如油菜霜霉病;相反有的寄生性弱的病原生物,
对植物寄生组织的破坏力往往是较大的,如甘薯软腐病。但是有些寄生强的
病原菌致病菌性也很强,如马铃薯晚疫病。
病原物对寄主的破坏作用主要是消耗寄主的养分和水分;分泌各种酶
类;消解和破坏植物组织和细胞;分泌毒素,使植物发生中毒萎蔫;分泌刺
激物质,促使植物细胞分裂或抑制细胞生长,改变植物的代谢过程等。
植物的抗病性
是植物对病原物的侵袭所作的反应,在病原物与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病原物要侵入,建立寄生关系,并在寄主内扩展和繁殖。而寄主植物对
病原物的侵入、扩展进行抵抗,表现出抗病性。因此,抗病性就是寄生植物
受到病原物的侵染,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对病原物侵染的抵抗性。根据寄主植
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可分为感病、耐病、抗病、免疫4 个类型。
感病:寄主植物遭受病原物侵染而发生病害,使生长发育、产量或品质
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引起局部或全株死亡的称感病。
耐病:寄主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虽然表现出典型症状,但对其生长、
发育、产量和质量没有明显影响的称耐病。
抗病:寄主植物对某种病原物具有抵抗能力,虽不能完全避免被侵染,
但局限在很小范围内,只表现轻微发病称抗病。
免疫:一种植物对某种病原物完全不感染或极不容易遭受侵染发病的称
免疫。
植物的抗病作用是十分复杂的,有许多原因目前还无法清楚,仅指以下
几点:
避病作用(抗接触):利用栽培措施或品种的关系及环境条件,植物的
感病期与病原物的盛发期不一致,从而避免了病原物的侵染,并不是植物本
身具有真正的抗病力。
抗侵入:有些植物具有抗病作用,由于它们的形态,组织结构,生化机
能上的特征、特性能阻止或减少病原物的侵入,如直接侵入的病原物与角质
层、蜡质层、硅质层的厚薄有关。气孔、水孔的多少、大小等直接影响病原
物的侵入率。植物的分蘖、株形、高矮也会影响病原物的侵染。
抗扩展:由于寄主细胞、组织和生理活动等特征,使侵入的病原物在生
长发育上受到限制、削弱,甚至被消灭,而不能或很少扩展引起植物病害。
例如寄主植物体内营养成分、细胞的酸碱度和渗透压的高低,以及细胞中的
特殊化学物质,如抗菌素、植物碱、酚、单宁等都与抗病性有关系。
植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生理生化、组织器官以及形态结构
上的抗病性,并作为植物的生物学特征而遗传给后代,同样,也有许多原来
抗病性很强的植物品种,经过生产使用一定时间之后,即变成为感病品种,
丧失了原来的抗病性。这表明植物抗病能力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变异性则
是绝对的。
植物抗病性的变异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植物本身抗病的变化,
病原物致病力的变化或新的生理小种形成,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三个方面。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过程,包括从病原物与寄主感病部位相接触
开始,到植物发病所经历的全过程,简称病程。这一过程可分为接触、侵入、
潜育和发病4 个时期。
接触期:是指病原物与寄主感病部位相接触到侵入前的这一段时期。如
果没有病原物和寄主植物的接触,就不会造成病害发生。同时病原和寄主的
接触方式,接触时间长短,常可决定病害的防治措施。
侵入期:是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为止的一段时间,
称为侵入期。
侵入途径:病原物侵入寄主的途径有三个:一是直接侵入,病原物直接
穿过植物表皮的角质层;二是通过植物的气孔、水孔、皮孔、蜜腺等自然孔
口侵入;三是从伤口侵入。不同病原物侵入途径不同,如病毒只能从活细胞
的轻微新鲜伤口侵入;细菌可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真菌从上面所讲三种
途径可侵入;线虫则用口器刺破表皮直接侵入。
侵入条件:病原物侵入寄主要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湿
度和温度。尤其温度最为重要,因为大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游动孢子和细
菌的侵入都需要有水分才能进行。所队,大多数病害往往在雨季中发生,多
雨的年份病害易流行,潮湿的环境病情严重,这与侵入所需高湿的条件是分
不开的。如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率达86%,在饱和湿度的空气
中,萌芽率却不到1%,湿度在90%以下就不能萌发。
温度能影响细菌、线虫的活动、繁殖,也影响真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的
速度。所以也往往决定某种病害的发生时期和季节。
潜育期:是从病原物与寄主建立了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症状为止的一段
时间。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吸取营养而生长蔓延为害的时期,也是寄
主对病原物的侵染进行剧烈斗争的时期。病原物在寄主体内扩展的程度不
同,形成两种类型,有的局限在侵染点附近,称为局部位侵染;有的则从侵
染点扩展到各个部位,甚至全株,称为系统性侵染。如各种花叶型病毒病。
影响潜育期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一般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愈高
潜育期愈短,如稻瘟病潜育期在9~11℃潜育期为13~18 天,17~18℃为8
天,24~25℃为55 天,26~28℃为4~5 天。但也有少数是由遗传因子决定
的,如麦散黑穗病的潜育期为一年,不受温度的影响。
发病期:症状出现后的时期,称为发病期。病害发展到这个时期真菌性
病害往往在病部产生菌丝、孢子、子实体等;细菌病害产生菌脓,人们才能
肉眼看到。
发病期也仍然以温湿度的影响为主,特别是高湿适温时,有利于新繁殖
体的产生,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上述四个时期是人为划分的,
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而且不同的病害,其侵染过程不完全相同。
病害的侵染循环
病害的侵染循环,是指一种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
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它包括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初次
侵染和再次侵染三个环节。
在作物生长季节结束后,病原物如何度过这时间,并引起下一生长季节
的侵染为害,这就是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问题。病原物必须通过一定的场所
进行越冬或越夏。这越冬或越夏的场所,也就是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病原
物的越冬或越夏场所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有许多病原物常潜伏在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内
部。有的附在表面或混杂其间越冬。当播种后,不仅植株本身发病,而且往
往形成田间发病中心。种苗带病即是每年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也是病害远
距离传播的重要原因。如麦类黑穗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环腐病等。
田间病株:病原物可在多年生的寄主植物上越冬、越夏,成为初次侵染
来源,如茶树、果树、林木上的各种病菌。一年生的自生苗或野生寄主也常
常是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如野生菜就是油菜病毒病的越夏场所,又如
小麦锈病在自生苗上越夏。
病株残体:一般非专性寄生的病原物,都能在病株残体中越冬越夏。所
谓病株体,主要是指寄主植物的秸杆、秸枝、落叶、落花、落果以及死根等
各种形式的残余组织。白叶枯病都能在病草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
土壤:土壤是多种病原物非常重要的越冬越夏场所。其具体形式常因病
原种类不同而异,有的常以各种休眠体——闭囊壳、卵孢子、菌核、线虫的
孢囊等,散落在土壤中越冬越夏。如腐霉菌、丝核菌能独立生活在土壤中,
引起植株生病。
但土壤中越冬越夏的病原物,一般都不能长期存活,因此轮作、间作、
深耕均有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
肥料:混有病原物的厩肥或用病株残体制的堆肥或栏肥,未经充分腐熟,
也可成为病害发生的初次侵染来源。
传病介体:昆虫是病毒传染的主要媒介。有的病毒既能在昆虫体内越冬,
还可以在昆虫体内增殖。如水稻矮缩病病毒就是在黑尾叶蝉体内越冬、繁殖
的。
各种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均具有自己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同时,病原
物在越冬越夏期间很少活动,是其生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因此,研究掌握
病原物的初侵染来源常是制定防病措施的重要依据。
病原物经过越冬越夏,度过寄生植物休眠阶段之后,必须按照一定的方
式进行传播,才能与田间重新种植的寄主发生接触,进而引起侵染和造成病
害发生。病害发生后的再次侵染也需要传播,因此病原物传播是病害发生过
程中各个环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病原物种类不同,传播方式也不同,大致可分为自身主动传播、自然动
力传播和人为传播三类。自身主动传播的是少数,如游动孢子和细菌在水中
游动,线虫的蠕动,真菌菌丝体和菌索的扩展,孢子的放射等等。但这种传
播距离有限,也不普遍。绝大多数病原物是靠自然动力传播,又可分以下四
种:
风力传播:多数真菌能产生大量孢子,孢子小而轻,便于风力传播。
雨水传播:许多细菌性病害和部分真菌性病害,常粘聚在胶质物内,需
要借雨滴的溅散和淋洗进行传播,特别是雨后流水和灌溉水可把病原物传播
到更广的范围。
昆虫及其他动物传播:病毒类主要靠叶蝉、飞虱、蚜虫等刺吸式昆虫传
播的。此外线虫、鸟类等也可以传播。
人为传播:人类在商业活动和各种农事操作中,常常无意识地帮助了病
原物的传播。例如带病的种子和苗木,由于引种、换种,带有病原物的种子、
农副产品等都可人为远距离传播,以致病区的扩大和新病区的形成。植物检
疫的作用就是为了限制这种人为传播,防止危险性病害扩散。
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在一种作物生长季节开始后,第一次受到病原物
侵染而引起发病的称为初次侵染或初侵染。受到初侵染的病部,病原物产生
繁殖体,在同一生长季节中再传播侵染,引起再次发病称为再次侵染或再侵
染。
有些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如麦类黑穗病。
而大多数的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可以发生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由轻到
重,由少数中心病株扩展到点片发生和普遍流行,如稻瘟病等。
病害有无再侵染,直接与防治策略和防治效果有关。对于只有初次侵染
的植物病害设法彻底消灭初侵染来源,即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对于有再侵害
的病害,除了消灭初侵染来源外,在寄主作物生长期间,根据病害发生情况
和田间的环境条件,还要不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在适合病害发生、发展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区范围内,
引起病害的大量发生,不仅发病率普遍而且发病程度也严重,这种现象叫做
病害的流行。经常引起流行的病害,叫做流行性病害。如稻瘟病、葡萄白腐
病等。
流行性病害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病害发生发展速度快,遭受波及的面
积大,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毁灭性的。
流行性病害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流行的,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
件:
大量的感病寄主:每种病原物有一定的寄主范围,没有感病的寄主植物
的存在,病害就不可能发生。因此,有大面积的感病品种,而且植株处于感
病阶段,是引起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
有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大量的致病力强的病原物的存在,是病害流
行的先决条件。对于只有初侵染的病害来说,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的数量,
即初侵染来源,对病害的流行有着先决性的影响。而再次侵染严重的病害,
除初侵染来源外,再侵染重复多、潜育短期,对病害的流行常起着很大的作
用。在这基础上,大量的病原物繁殖体还需要有效传播方式配合,才能在短
期内把它们传播扩散,引起病害流行。
有适应于病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在感病寄主和病原物都具备的条件
下,病害的流行就取决于环境条件。适宜于病原物的发展而不利于植物的生
长发育,病害就流行。
一般以上三个条件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但具体对某一种流行性病
害来讲,三个条件并不同等重要,往往其中必有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影响着
病害的发展和流行。如麦类赤霉病的流行,主导因素就是3~4 月份的气候条
件。
总之,植物病害的流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只有对各种因素进行
深入调查和详尽分析之后,才能更好地掌握流行规律,为病害的防治工作提
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回答2:

简述植物病害的病程,并指出影响侵入和扩展的外界因素有何不同。

接触、侵入、扩展、发病;侵入受湿度、温度的影响,湿度是关键;扩展,温度影响潜育期长短。

回答3:

多了点, 不过确实很全:http://cache.baidu.com/c?word=%D6%B2%CE%EF%3B%B2%A1%BA%A6%2C%B7%A2%C9%FA%3B%BA%CD%3B%B7%A2%D5%B9&url=http%3A//www%2Eqvhu%2Ecom/bbs/viewthread%2Ephp%3Ftid%3D12593&p=8b2a964f8f934ea85db3d22050429d&user=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