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区所处的盆地为一个断陷盆地,而断陷盆地是伸展构造的一种类型,即是在引张作用机制下形成,以正断层基本结构要素组成的构造体系。在断陷盆地内,断裂体系规模及其分布是划分其内部各级构造单元的关键,主要参照的依据是断裂体系的类型、规模及产状;其次是考虑地面资料、地球物理资料以及断陷盆地主体与周缘属性关系等。根据这一原则,研究区内构造单元的划分如图5-1所示。
从图5-1可以看出,在研究区范围内,有一条近于东西向的大断层,在该断层两侧发育了一系列不同走向的次一级断层,如在老451井以西,在东西向大断层两侧发育了两条走向大致平行,且为北西—南东向的断层,每条断层附近又发育了与其正交的更次一级的断层;在老451井以东,在东西向大断层两侧也发育了数条走向大致平行,且为北东-南西向的断层。
工区中生界基岩地形总体南高北低,并且坡度较陡。从地震解释结果知,在陡坡上除发育过老451井的较大的鼻状构造外,还发育了和该鼻状构造大致平行的较小的鼻状构造。另外,由于中生界基底凹凸不平,还发育了一系列的潜山披覆构造。主要的构造类型有7种。
.1 基底卷入型生长断层(近东西向大断层)
从对该区的构造研究发现,断层的断面呈铲状或犁状。断层一直深入到基底中,断面倾向盆地中心。上升盘古近纪地层变薄且覆盖在潜山上,下降盘沉积了巨厚的古近纪地层。该断层的走向为东西向,断层落差平均80~100m。且西部落差比东部大(图5-1)。断层面倾角达60°,向下逐渐变缓。上升盘沙一段较薄,直接覆盖在中生代地层上。
2.断鼻构造
在上述大型断层的下降盘,在区域拉张应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产生面向凹陷的牵引现象,由于沿断层走向各处断面的断面产状、平滑程度不同,受断层走向下降盘岩性的影响,各处的牵引程度不同,形成了断鼻构造。该构造发育在盆地的边界断层或二级断层的下降盘,断面倾向与垂直断层方向上的倾向一致。如老451井砂体,就发育在该断鼻构造上。从南向北该鼻状构造的幅度逐渐减小,宽度逐渐增大(图5-1)。
图5-1 沙一段底等T0构造图
3.基底隆起、顶部陷落的背斜构造
在拉张环境中,局部基岩不断隆升,两侧盖层岩块在侧向重力的作用下,沿边界断层下滑,基岩上部盖层破裂、拉张而陷落成地堑(图5-1)。在大断层的上升盘,斜坡上部,围绕大断层发育一系列和该断层近乎正交的次一级小断层。受以上作用的影响,形成相应的地堑构造。
4.3披覆背斜构造
该区披覆构造的核部绝大部分是古潜山,极少数为岩性体。披覆背斜是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因核部的潜山或地质体为刚性,后期披盖的未成岩的碎屑物质为塑性。在沉积负荷作用下,这些碎屑物质向潜山两侧流动,形成顶薄翼厚的披覆背斜。
5 南部披覆带
该区带北以凹陷的边界断裂为界,属于该断裂的上升盘。处在基底的高部位。新近纪的沙一段地层直接覆盖在中生代地层之上,缺失沙二段—孔店组地层。由于次一级断裂的构造运动和沉积物的差异压实,形成了凹凸不平(堑垒相间)的断块构造格局。同时受伸张、挤压、张扭、压扭等不同应力的作用,形成了不同样式的断裂面,如张性、掀斜、翘倾等断裂面。
6.中部陡坡带
该区带位于边界断层的下降盘,属于陡坡带。南接边界断层的上升盘,北邻凹陷带。由于受边界大断层和重力滑塌作用的影响,发育了下掉的走向与边界大断层近乎平行、倾向指向北的次一级断层。研究层段的古近纪地层超覆不整合在中生代地层之上,厚度从南向北逐渐增加。该陡坡带地形变化受边界大断层、次级断层和重力滑塌作用控制。
7.北部凹陷带
该区带处于研究区的北部地带,属于凹陷带。构造相对较简单(图5-2)。
图5-2 crossline192,inline166线地震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