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简称澄,古称暨阳,是位于江苏省南部一个小城。虽然地方小,但江阴可谓是历史悠久,江阴的饮食文化是江阴的历史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江阴处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北滨长江,南近太湖,东连张家港、常熟,西邻常州、武进,形状宛如一条头东尾西的大金鱼。正是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带给江阴著名的“长江三鲜”—— 鲥鱼、刀鱼、河豚。鲥鱼每年五到六月由沿海上溯入江,是名贵的淡水鱼之一,被列为我国“鲥、甲(中华鲟)、鲳、黄”四大名鱼之首。每年三到四月间,江阴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会出现刀鱼,清蒸刀鱼是我的最爱。蒸刀鱼不用去鳞,放几味调料,放几片姜,蒸出来的刀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但要小心,刀鱼的鱼刺也不少。可惜的是,近年来生态环境变化,长江刀鱼面临灭顶之灾。河豚鱼肉虽然鲜美,但河豚毒不可小觑,处理不当或者贪食太多会让人一命呜呼。
提到江阴就不得不提一下江阴的马蹄酥。马蹄酥,是江阴历史上的土特产,江阴的马蹄酥和别处不同,由重油,重糖,赤豆沙,黑芝麻加工而成,因其形如同马蹄,故得名马蹄酥。马蹄酥酥香松软,味甜油润,入口即化,酥松软兼备,色香味俱全,所谓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马蹄酥真遗憾”。马蹄酥始创于明末清初,为纪念江阴的抗清斗争,故以马蹄为形。后经历代改革,才成了今天的菊花状。在江阴人眼里,菊花状的马蹄酥才叫马蹄酥,其他的所谓马蹄酥则称为老婆饼或者是蝴蝶酥。
“长江三鲜”、 马蹄酥都是江阴的特产之一,江阴还有一样特产是黑杜酒。黑杜酒又称江阴黑酒,相传由“酒仙”杜康创制,故得名。
在江阴,春节这天早上必须吃红汤团圆,寓意团团圆圆、红红火火。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东西南北文化的互相渗透,江阴的餐饮业推出了更多的具有各种口味,风味的新菜,新点,让人们感到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到江阴的一些旅行社的网页上去看,那里有很多这方面的介绍。
江阴最有名的是长江三鲜:河豚、鲥、刀鱼。要吃它们要到江阴申港河豚鱼村。江阴出黑杜酒。草鞋底饼。其他就没什么特色了,不吃也罢。
江阴凭着濒江临水的地理优势和盛产鱼米的物产优势,一年四季不断地品尝着长江中的“江鲜”和这块福地上生长出来的“树鲜”,“地鲜”,练就了善于烹饪的技能,养成了讲究饮食的习惯,使历代的江阴烹饪开出朵朵绚丽之花,结出累累丰硕之果。
宋代,王安石脍炙人口的诗句:“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早就将江阴万商云集,食品丰富之信息传至神州各地。元代,退隐库使王惠之筑亭,课童,治圃于“清机园”,他所种植出的“金钱塌菜”甘美如酥,引得今人还争相食之。明代,“长江三鲜”载入县志,成为地方一大特色。鲥鱼,籽鲚被列为贡品,成为皇上御餐之物。从此,江阴“江钱”成了美食之栋梁。明,清两代,“江苏学政衙署”设在江阴,各地考生汇集江阴,又吃又住,促进了餐饮业的繁荣,“其热状况,即苏恒之金阊大街,亦不过如是。”由此产生了了诸如隆源馆这样的酒店和宽汤面,特色面点。清末明初,江阴饮食业迅速发展,三星园,新景园,新协园,惠澄饮食部,怡园菜馆相继开业,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局面。此时,朱鸿兴面饭馆,陆星兴小吃店以品种多,质量好,重信誉盛极一时,名噪江阴,顺心饭店,石正兴饭店,陈永记饭店等低档次饭店也不甘示弱,相继开业。
抗日战争时期,关卡林立,要道封锁,百业萧条,民不聊生,餐饮业大部分被逼停业,趋向衰落。抗日战争胜利后,百业复兴,餐饮业又呈发展之势。新鸿园,老鸿园,新民轩,乐露春等菜馆相继开业。饭店,熟食摊畸形兴旺,遍布街头巷尾。至解放前,城菜馆,饭店多达30家,饮食摊92户,水面大饼店47户。建国初期,由于受长期动乱之影响,大店,名店保留不多,沿留下新鸿园,老鸿园,得胜园,新民轩,朱鸿兴,陆星兴等,其余的均成为小店,流动摊贩。1952年,协兴饭店开业。1958年第一家国营饭店--江阴饭店建成。1979年后,暨阳饭店建成。至1987年,江阴城内的饭店有江阴饭店,暨阳饭店,芙蓉饭店,新鸿园饭店,江南饭店,扬子江点心店,延陵楼等。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东西南北文化的互相渗透,江阴的餐饮业推出了更多的具有各种口味,风味的新菜,新点,让人们感到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同时,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以致大小星级饭店遍布城镇,中小饭店数不胜数。现在星级酒店数十家,堪称中国饮食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