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大街”,是从1915年开始叫这个名字的,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条街曾经既有王府,又有水井,历史悠久,商业繁荣,有很多景点可看,是北京第一商业街。
这里原来住着王公贵族。元朝,忽必烈定都北京后,这里逐渐热闹起来,定名“丁字街”,属于五十坊中的“保大坊”,在枢密院北,随后开始有了商业。明朝时,这里陆续建造了十座王府,被称为十王府或十王府街,因为距离皇宫咫尺之遥,居住皇亲显贵,并非平民市井街区。明朝灭亡后,王府荒芜,清朝贵族官员在这里建住宅、寺院,此地继续称为十王府街,属于镶白旗的领地范围。清乾隆年间,这条大街上只有八座王府,不再叫“十王府街”,改称“王府大街”。清末,街道两旁出现了许多摊贩和店铺,这里又开始成为京城的繁华街市之一。
这里曾经有供饮用的水井。据说在王府大街南边(如今的大甜水胡同)有一口水井,它的水很甘甜,和其他水井不同,成为附近居民赖以生存的水源,为了方便称呼,当地人就把这条街称为“王府井”了。1915年,北洋政府内政部绘制《北京详图》时,就把这条街分成三段:北街称王府大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称王府井大街。后来,逐渐用王府井大街称呼整条街了。然而,到了1916年,甚至直至1949年前,一直有人将王府井大街称为莫里循大街。1949年后,政府废除了“莫里循大街”的称呼,改回原来的“王府井大街”。
王府井大街其实并不长,只有1600多米。如今,这里琳琅满目,寸土寸金,人潮涌动,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金街了。
最早期这里的地理位置是十个王府,后来因为数量减少简称为了“王府”,加上周边有一口井就叫做了王府井大街。
因为在明朝的时候在这里规划了十座王府,1915年政府绘制地图的时候,把王府街同旁边的大甜水井胡同合并在一起,所以被叫做王府井。
这个称呼是民国时期才有的,是因为这一带原来有王府。
因为此处建王府最早始于隋唐时代,“隋朝燕王府,北平王罗艺之帅府”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