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研究、投资和开发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矿山建筑等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本专业现设有3个专业方向:建筑工程方向、地下工程方向以及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方向。
主要课程:
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材料、画法几何、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砌体结构、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建设项目策划与管理、工程概预算、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等。实践教学环节有实验类(大学物理实验、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工实验、结构实验 )、实习类(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地质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类(勘测或房屋建筑课程设计、无梁楼盖课程设计、单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桥梁课程设计、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交通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公路、铁路和市政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到2015年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等22个城市将建设79条地铁线路,总长2259.84公里,总投资8820.03亿元;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10万公里;另外,城际铁路和轻轨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交通形式。针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学院于2007年开办了交通工程专业,它是郑州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就业前景好。交通工程专业以土木工程基本知识为基础,以交通规划、道路、桥梁、地铁与轻轨、隧道工程、交通控制与管理为专业知识背景,结合计算机和实践教学等基本技能训练,培养适应交通工程需要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才。 本专业具有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结构工程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专任教师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留学回国人员2人。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设计、道桥施工、道路交通规划、施工组织、交通工程学、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运筹学、道路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等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交通规划、勘测、设计、建造、监理、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主要面向公路、桥梁、市政、城建、公安、铁道和民航等领域,适合在公路局、交通局、市政局、建设局、设计院、高速公路建设公司、高速公路养护公司、交通管理部门等单位工作,亦可到科研、教学单位工作,或继续深造。我国正处于交通工程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学生就业前景良好。
修业年限: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市场开拓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建筑环境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建筑、机械、自控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接受建筑环境与能源供给系统的工程设计、设备开发与使用、施工组织与安装、系统运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的意识;
4.掌握扎实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理论提出解决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的能力,并具有解决一般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6.具有能够参与生产及运行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能够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8.具有建筑环境控制、能源供给及节能技术工程中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了解有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及法规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热学。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原理与方法;力学原理和方法、机械原理与控制、电学与智能化控制、建筑领域相关基础、能源应用技术、工程管理与经济、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运行)实习;设计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热工流体实验、建筑环境实验、暖通空调实验、能源设备与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