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的逃课现象

2024-11-15 22:24:2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对学生逃课现象的反思
  人们所说的逃课,通常指没有履行请假手续而不上课的行为,即所谓的显性逃课。而现实中,有些人虽然是人在课堂而未学习,形成了隐性逃课。我们将二者均视为逃课行为。
  1.显性逃课成因分析
  通常人们把学生不正常进入课堂听课的原因归结为3个方面,即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师的原因及管理的原因。上述3种原因其实质只有一个——管理制度不严格或执行力不够。不管学生有什么样的心态,不管他有多少逃课的理由,也不管授课教师是否能做到每节课必点名,如果制度严格到逃课需要付出高额代价的程度,估计逃课的人将会大幅减少,毕竟大多数学生希望最终能顺利毕业。如果显性逃课问题解决后演变成隐性逃课,则需进一步探讨解决方式。
  2.隐性逃课成因分析
  隐性逃课是指学生虽然人在课堂,但并未听课的现象,其具体表现如利用课堂时间写作业、看其他无关书籍、玩手机、互相说话、睡觉等。当管理制度不严时,学生的显性逃课表现得较为显著。如果学校加强管理,学生在制度的压力下不得不来到课堂,然而,很难想象,靠制度被“逼”到课堂上来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老师讲课。在此情况下,显性逃课便演变成了隐性逃课。隐性逃课现象,难以靠制度加以解决,必须根据其成因采取相应措施,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众所周知,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由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逃课现象也不例外。从内因来看,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来到大学校园只是为了“混”得一张文凭,60分万岁的思想使其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二是有些同学学习吃力,跟不上进度,听老师讲课如同听“天书”,自己对所学习内容又无兴趣,于是便有了放弃某门课程学习的念头;三是认为老师所讲授内容过于简单,稍微听课便能得其要领,于是便利用上课时间学习些其他课程的内容。从外因来看,一是教师授课水平不高,讲课枯燥乏味而且信息量少,或者是讲课缺少激情,照本宣科,思路不清,表达欠佳等,致使学生丧失上课的积极性;二是课堂上整体的学习氛围不浓,教师又不能积极组织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造成部分学生随波逐流,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三是课程考试内容较为简单,既使上课不认真听讲,在考试前猛抄或复印同学的笔记,“临时抱佛脚”也能过关,体现不出认真听课与不认真听课的区别。
  二、教——学矛盾存在的客观性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如果学生们都能回归课堂,用他们渴求知识的目光与教师进行互动,是教师们迫切希望的,也是激励教师认真上好每节课的力量源泉。教师如果能把每一节课都上得精彩,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部分对学习无兴趣的同学引导到课堂上来。但是,课堂上每一位教师所面对的是几十个鲜活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同学,他们学习基础不同,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如果希望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满足每一个同学的需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提倡因材施教,但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只能考虑满足大多数同学的需要,因材施教只有在个别辅导时体现。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满足每个同学的需要,每一个同学也不可能对所有的教师都满意就成了一个无法争辩的事实。
  三、疏——堵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思路
  教-学矛盾存在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应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面对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应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拓宽人才培养的思路。笔者这里所说的“疏”,是指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允许其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自修,对于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的学生,则可采取允许其转专业的方式,在满足制度要求的情况下,由其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从管理者的角度讲,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使教师们尽量把课上得精彩些,能把游离于逃课与到课之间的同学以及隐性逃课的同学吸引到课堂上来,以提高教学效果。“堵”是指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学生,通过制度的约束、考核方式的改革等,“逼迫”其不得不认真对待学习,不得不到课堂上认真听讲。
  四、结束语
  大学生逃课现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使大学生们都能按要求到课并认真听讲,不发生显性逃课及隐性逃课现象,是教师、学校、家长、社会都希望看到的。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定能使逃课现象有所减少。但在进行疏导及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方式方法的研究,不能使不正常的逃课现象变成正常现象,即避免逃课现象的“合法化”。笔者相信,只要管理者能用心管理,就能化解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回答2:

大学生逃课其实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因为在大学生活中没有过多的规矩会约束着学生,而且大学老师一般都不会过多的询问学生现状,现在大学生都是比较自由的,所以逃课也是比较常见的。

一些大学生在上了大学之后,发现大学是一个非常自由的生活,在大学里边儿没有人会管束着自己,就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开始无限的放纵自己。在刚开始逃课的时候都会有着畏惧的心理,怕被老师发现了之后会如何,在多次逃课之后发现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罚,就开始不断的放纵自己。就开始各种变本加厉的去逃课。

在大学里面儿大学的课程一般是比较少的,不过有的学校有的专业课就非常多。大部分学校是比较少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些空闲时间去发展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过在培养自己的性爱好中,有的学生不免控制不住自己,就开始把时间无限的投放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甚至利用逃课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去完成学业,逃课是一个非常不对的行为,在大学里面,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去更好的完成学业,然后再危害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好工作,去获得更好的生活。如果在大学的时候不珍惜时光,去浪费时间,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能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更加麻烦,所以大学生应该珍惜时光光去学习。

逃课的行为是非常不正确的,但是如果改正的话,也是可以补救的,大学里面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因为大学的课程是比较松散的,学习任务是也不是非常繁多的,有许多大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最后也能考上研究生的,所以只要努力去学习,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回答3:

促使大学生逃课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内因。这取决于大学生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大学生逃课,从自身原因来看,可能出于以下几种情况:

1、对所修课程不感兴趣。


2、认为做自己的事比在教室里受束缚地盯着老师看或者睡觉强。


3、自律能力很差,不能很好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4、课程与其它课程或工作或对学生有意义的事情冲突。

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大学生逃课这种行为一定是好的,或-定是坏的。

如果大学生逃课是因为觉得自己在上课的这一时间段内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回答4:

大学也算是一个小社会,进入大学学习主要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大家发现上大学与上高中区别很大,上高中一天学科内容很多,而且课程也排得满满的,主要还是综合性学科多,不像进入大学主要针对专业方向的领域学科内容多,有些同学因为选择了一个自己不满意的专业,导致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日常就是打游戏、逃课、谈恋爱这些事儿,殊不知,这是浪费生命的一种表现,但是往往人们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于是很多大学生经常爱逃课,最后导致专业成绩学得一塌糊涂。

过来人给各位在座的大学生一些忠告,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一个阶段,为什么呢?大学自由自在、衣食无忧、时间与空间及学习资源都很丰富,大家应该好好珍惜,不要盲目的浪费时间,特别是逃课爱打游戏的这部分同学特别浪费青春,其实之前我上大学也逃过课,不过逃课次数并不多,不像有些学生一年的课程都没去几次,甚至书本都是新的,最后离开学校将书本都卖掉了,这就是典型的逃课学生现象。

很多逃课学生只考虑眼前的欢快,没有长远的学习计划,最终导致他们能够从大学带走的只有青春与年龄,其它的什么都没有带走,人们常说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如果在大学这四年你好好利用,将来走上社会你的人生之路也会比其它学生走更坦然一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大学珍惜了时间,利用了课外时间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面,为未来的专业铺好了路,然而那一部分爱逃学的学生则将这些时间白白浪费了。

人生在任何一个阶段都很重要,很多同学往往缺乏对待学业的长期规划,最终导致学业受影响,应该说逃课并不会给个人带来什么坏的影响,最多也就是对前途有那么一点点影响,仅此而已。

回答5:

自己做的事更加符合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如果他这一行为是有计划、有目的,且目标合理的,那这一行为便是可取的。毕竟每个人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发展方向不同,我们不能用“大锅式”的教育限定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如果说逃课仅仅是因为自己懒惰,自律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有的大学生用上课时间玩游戏,这便是很不可取的。我们应当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和准则要求自己,而不能一旦缺少了学校、家庭对我们的束缚.便松散地对待学习。同时,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老师也可采取相关措施.如老师多与学生沟通:学校严格管理制度,增加激励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