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空的理解

2024-11-19 05:24:2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空与‘有’相对。音译为舜若。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 等,此一思想即称空。亦即谓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自佛陀时代开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空可大别为人空与法空两者。人空,意谓人类自己无其实体或自我之存在;法空,则谓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缘而产生,故亦无实体存在。天台大师智顗与嘉祥大师吉藏皆以小乘佛教所说之空,系观察分析一切事物而入空,故称析空观。相对于此,大乘佛教则针对小乘佛教之析空观而另立体空观,即观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之当体即是空之法。
又小乘仅见‘空’,而不见‘不空’,故被称为‘但空’。大乘则不仅见及一切存在悉为空,且兼及不空之一面,故称‘不但空’、‘中道空’。盖作一切法皆空之观者,称为空观。空非虚无(偏空),观空就是发现真实之价值,故真空就是妙有。反之,将‘空’视为虚无,则称为恶取空。兹列举诸家所作空之分类如下:
(一)二空:(1)依中论卷四观邪见品及成唯识论卷一等说,分为人空与法空。人空,意谓在有情个体之中无实我之存在,故人空又称我空、众生空、生空、人无我等。法空,意谓由因缘所生之一切法无实体之存在,故又称法无我。小乘说人空而不说法空,大乘则主张人法二空(又作人法二无我、我法二空)。(2)依成实论卷十身见品之说,分为析空与体空。析空,意 谓将存在之事物分析至最后不可得时,则为空。体空,则意谓一切存在之本身即是空,故不须分析,当体即空。小乘与成实宗主张析空,大乘则主张体空。(3)依三论玄义之说,分为但空与不但空。但空,意谓仅偏于空而不知空之真义与妙有之境。不但空,意谓了知空之真义与承认妙有之境的中道空,此乃自观一切法无自性而获得之空。
(二)三空:(1)依辩中边论卷中及显扬圣教论卷十五等,法相宗认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中之每一性均有空义,故谓之三空。即凡夫所妄执之境为遍计所执性,该性本来空无,此即‘无性空’。而由因缘所生之法即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不同而非完全‘无’,然亦非如众生妄情所认为之‘有’,此即‘异性空’。至于真如为圆成实性,系由观人、法二空所显之自性,此为‘自性空’。(2)依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一之说,指人空、法空、俱空(人、法二空)等三空。
(三)四空:大集经卷五十四及大品般若经卷五等所说,指法法相空(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自法相空)与他法他法相空(他法相空)等四空。
(四)六空:(1)内空,谓眼、耳等六内处(六根)为空,又作受者空、能食空。(2)外空,谓色、声等六外处(六境)皆空,又作所受空、所食空。(3)内外空,又作身空、自身空。(4)空空,谓所观之空亦是空,故又称能照空。(5)大空,十方世界为空,又作身所住处空。(6)第一义空,在诸法之外,无有所谓实相之自性,亦作胜义空、真实空、真境空。语出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六。
(五)七空:(1)相空,谓诸法之自相与共相均空,又作自相空。(2)性自性空,谓诸法之自性即空,又作自性空。(3)行空,谓五蕴远离我及我所,而由因缘所生。(4)无行空,谓五蕴之中未曾有涅盘,又作不行空。(5)一切法离言说空,谓一切法无法以言语形容而为空。(6)第一义圣智大空,由果位圣智所见之第一义空。(7)彼彼空,谓你我彼此互为空,一般所说的‘无’即相当于此空,为浅义之空。语出四卷本楞伽经卷一。
(六)十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散坏空、本性空、无际空、胜义空、空空等十种。其中,有为空,谓有为法即空。无为空,谓无为法即涅盘为空。散坏空,谓因缘假和合之物,终将离散与破坏,又作散空。本性空,谓自性为空,又作性空。无际空,谓无始以来存在之一切法皆属空,又作无始空、无前后空。语出大毗婆沙论卷八。
(七)十一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等十一种。其中,无所有空,谓由于一切法无自性,无法求得,故亦作不可得空。语出北本涅盘经卷十六。
(八)十六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等十六种。其中,毕竟空,谓诸法毕竟是空之穷极空。无散空,谓积集之善根不会散失,然并非执于善根之空,又作不舍离空、不舍空。相空,谓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皆为空。一切法空,谓一切佛法为空。无性空,谓由于人、法二空,故不可执着任何一物。无性自性空,谓无性与自性皆空。语出辩中边论卷上。
(九)十八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等十八种。其中,诸法空,谓一切诸法皆空。无法空,谓过去、未来诸法皆空。有法空,谓现在诸法皆空。语出大品般若经卷三、大集经卷五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此外,尚有十二空、十四空、十九空、二十空等诸种分类,而以十八空为着。
我国在魏晋时代虽已传译道行、放光等诸般若经典,而尚未译出中论等论着,加以当时清谈之风极盛,故多有附会老庄思想以阐释般若经所说之毕竟无所得空,惟立论有失‘空’之实义。据出三藏记集卷八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载,当时成立之本无异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等,皆系以上记之‘格义’方式宣说般若性空之宗派。[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四、北本涅盘经卷二十五、大智度论卷三十八、菩提心论、十八空论、大乘义章卷一至卷四、维摩经义记卷三、华严法界观门、中观论疏卷二末](参阅‘本体’1983、‘空有论争’3473)

回答2:

  在佛教之中,“空”这一概念非常重要,因为“空”这个概念涉及到自性本心的证悟,因此,佛教经典之中才有很多关于“空”的论述,如《心经》《中观》等,甚至有人(须菩提)因解“空”而闻名于世。

  那么,佛教之中,关于“空”这个概念,我们该如何理解呢?

  我个人的看法是,在真正的理解“空”这一概念,必须从“无自性”和“空性”这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无自性。佛教之中,往往认为一切存在的现象都是有条件产生(本心)的假象,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比如桌子就是一堆木头、木板、铁钉等为条件,一旦没有这些条件,桌子也就不存在了。

  但在一般人的眼中,桌子总是独立存在的。

  实际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也就是说桌子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存在,因为离开了木头等这些条件的话,桌子就不再是桌子了。

  而自性则不一样,自性的本身并不依赖任何条件而存在,换句话说,自性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这就是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的地方。

  佛教讲“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是“无常”存在的幻象。

  正是因为无自性,世间的一切存在(一切法)才处于不断的生灭变化之中,也就说一种东西消失了,但它并不是没有了,而是换了另一种方式存在,如水蒸发变成为气,又经过变成云,最后由云又变成雨,又归于水。

  因此,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中,“五蕴”也一样,“五蕴”是无自性的,若认为空是没有则是断见。佛教讲“空”,《心经》中的有这“空即是有,有就是空”的说法,因此,因缘和合所生的法就是“空”,没有自性就是“空”,但空的同时不影响因缘和合的假相存在,也就是说,在佛教之中,空和有是统一的。

  二、空性。在佛教的理论之中,“空”并不是代表没有,也也不是表示什么都不存在的意思,而是代表无所不在,无所不有的的意思,因为“空”这一概念的本身已经超越了一切存在,具有了超越于存在的内涵。因此,“空性”代表宇宙人生最高的真实,但“空性”并不是空,也不是“不空”,“空性”在佛教的理论中,超越了二元对立的存在。

  因此,证得“空性”的智慧,就是实相般若,就可以超越二元对立的世界,从而彻底的摆脱、出离人生之中的一切痛苦和灾难,这就是宇宙人生之中最高的真实。

  这就是佛教之中,所讲的“空”,“空”是通过“观照”的修行而证得,其目的是解除生命的迷惑、烦恼、痛苦,从有所执到无所执,最终解脱人生苦海,换句话说,就是从观照般若到实相般若,以般若的智慧改变自己的命运。

回答3:

佛教对空的理解就是舍弃。没有任何欲望无欲无求,就是空。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道理就是如此。无所求的状态就是最高境界。

回答4:

空:在佛教中意为“清净心”不着相。
在《金刚经》中的具体说明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回答5:

佛教的空其很广,有十八空。
略说为有为空与无为空。
有为空为不可得空,无为空为佛性空。
即佛性是空间的本体,名为无为空。
众生贪而不得,有得必失,名为不可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