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最终没有变成君主立宪制?

2025-01-05 15:26:5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清朝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欺骗。

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过于强大

1894年,一场甲午海战彻底宣告了清廷洋务运动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让举国震惊,于是便有了之后的“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变法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改变为跟日本一样的君主立宪制,从而使国家强盛起来。

但是变法改革一开始就受到老旧势力的层层阻扰,比如工部尚书怀塔布就非常抵制变法,光绪皇帝刚刚把怀塔布革职,怀塔布的老婆就到慈禧那里哭诉去了,这种抵制变法的事件很多。

最最要命的是光绪帝手里没有军权,遇到这种激烈矛盾根本没有牌,没有王炸来控制局面,想拉拢的袁世凯最后还没敢站出来。所以慈禧在1898年9月21日,冲进光绪皇帝寝宫,直接在中南海瀛台把光绪皇帝囚禁了。

二、有识人士对清廷失去信心。

天平天国灭亡之后,国内基本没有大规模的反清廷运动了,相反当时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矛盾。比如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有识之士都是想振兴清廷,赶跑西方列强。但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清廷对支持自己的义和团放黑枪,再到签订丧权辱国《辛丑条约》,清廷基本就已经失去了人民最后的信任。这时候推翻清政府的运动就开始轰轰烈烈地上演了,慈禧为了抚平民怨,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想进行君主立宪制,但为时已晚。

三、清廷对封疆大吏已经失去约束。

一场体制大变革需要上下齐心才可以顺利完成。但是甲午海战之后,各国列强蚕食中国,清廷已经对封疆大吏失去足够的约束力。最为典型的就是八国联军入侵之际,慈禧太后一怒之下宣布“对外宣战”。但是部分清朝地方官员竟然公然抵制朝廷对外开战的决定,私下与外国达成和平协议。像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等,都没有听慈禧的,更没有出兵去勤王救驾。所以这种情况下,即便你想君主立宪,封疆大吏不同意,你也根本实现不了。

回答2:

封建帝王制度从秦朝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清朝,而君主立宪制无论是帝王还是老百姓都要按照宪法为基础,这就触碰了帝王的利益。

回答3:

因为清朝末年发生了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所以也就没有再实行君主立宪制。

回答4:

因为皇权深入那些贵族心里,不想让皇权受到压制,那么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什么要选择君主立宪制